ISO國際標準化及中國服裝標準化狀態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作為?前國際標準化活動最活躍、標準數量最多、影響?最?的法定國際標準化組織之?,每年定期發布ISO年度?作報告。該報告中介紹了上?年ISO的組織結構變化和國際標準發布等情況,并列舉了各種成功的伙伴關系所帶來的積極成果。本?梳理分析了ISO近三年(2018-2020)年度?作報告,與業內專家分享交流。
ISO近三年主要工作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貿易國際化的背景下,ISO通過落實戰略規劃中部署的各項細化指標,近三年在各個??的?作穩步提升。
(一)成員數量:
近三年成員國數量基本穩定。2020年,成員數量達到165個,其中正式成員122個,通訊成員39個,注冊成員4個;相對于2018年和2019年成員數量分別增加3個 和1個(見圖1)。
(二)國際聯絡組織:
近三年國際聯絡組織數量穩中有增。2020年,國際聯絡組織數量達到793個,相對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別增加了48個和25個組織成員(見圖1)。
圖1
?。ㄈ┘夹g機構:
近三年技術委員會數量?幅上漲,?作組數量持續增加。2020年,ISO共有3696個技術機構(含技術委員會、分委會、?作組、咨詢組),對?2018年的3573 個,增?了123個,主要是在?作組層?的增加(見圖2)。

圖2
其中ISO近三年新成?的委員會(見表1) 。

表1
?。ㄋ模┌l布國際標準數量:
近三年發布的國際標準及其他標準類型?件數量基本保持穩定。2020年,ISO共出版發布1627項國際標準及標準類型?件,累計發布國際標準23574 項(見圖3)。

圖3
?。ㄎ澹┌l布國際標準領域:
2020年,發布數量前三名的領域分別是信息技術領域(263項,占?16.20%),交通運輸領域(253項,占?15.60%)和機械?程領域(190項,占? 11.70%) 。另外,礦?與?屬領域發布了70項標準,占?4.30%(見圖4)。

圖4
(六)在研國際標準數量:
2020年,在研標準數量前三名的領域分別是信息技術領域(769項,占?17.20%),交通運輸領域(763項,占?17.10%)和機械?程領域(514項,占?11.40%)。另外,礦?與?屬領域在研國際標準項?為151項,占?3.40%(見圖5)。

圖5
?。ㄆ撸┱匍_技術會議:
召開線上會議數量激增。2020年,總共召開了4456次線上會議,增?率為294.7%;2019年線上會議的召開數量從2018年的769次增加到1129次,增?率為47%(見圖6)。

圖6
?。ò耍┏蓡T國貢獻:
德國承擔國際秘書處數量居?位,美國承擔?作組召集?數量居?位。2020年,中國承擔了66個技術機構秘書處(包括TC和SC機構秘書處),位列各成員體第6名,排在德國(135個)、美國(103個)、法國(81個)、?本(78個)、英國(77個)之后;中國承擔了215個?作組召集?,位列各成員體第五名,排在美國(427個)、德國(384個)、?本(227個)、英國(226個)之后(見圖7)。

圖7
ISO近三年工作亮點
(一)建立各個領域良好的伙伴關系
ISO與各個國際、地區和國家組織建?了?泛密切的伙伴關系,共同制定全球相關國際標準,更好地滿?企業、政府和社會需求。?如,為了應對全球?候變化、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ISO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涉及的可持續發展?標(SDGs)納?到新國際標準提案申請表(Form04)中,使各利益相關?重視可持續發展。
?。ǘ┏蓡T新技術領域委員會
ISO在2018年?2020年成?了17個新的技術委員會,主要針對近年涌現出的新技術、新材料、新需求。?如,新成?的ISO/TC333鋰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鋰是重要的戰略?屬元素,?泛應?于新能源汽?正極材料的制備中,該委員會的成?,便于鋰產品的國際貿易往來,促進國際間鋰產業鏈相關技術交流。
(三)定期更新ISO導則
近三年,ISO每年都會對ISO標準化?作導則進?調整和完善,ISO針對使?過程中的問題對導則進?定期更新。?如,加嚴?作組管理的要求,2019年版本開始強調??作組專家不應參加?作組?作,召集?可以邀請特定的專家參加?次會議,在2020年版本中新增了通知被邀請專家所在國家成員體的要求。
?。ㄋ模╅_展重大標準制定
近三年,ISO發布了多項重?標準。?如發布IWA:30-1:2019《標準專業?員能?第1部分:企業》和IWA30-2:2019《標準專業?員能?第2部分:標準化相關組織》?件,該?件是標準專業?員所需能?的國際標準指南,明確標準化?作所需技能。
?。ㄎ澹┲贫ㄓ行Т胧獙σ咔?/strong>
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嚴峻形勢下,ISO為了維護組織成員的健康和福祉,同時確保國際標準化?作的連續性,迅速作出了有效應對,確保各項?作有序推進。ISO中央秘書處根據疫情發展,持續開展?度評估并通知會議推遲的期限。
中國服裝標準化工作框架簡介
在推進服裝標準化工作中,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標委會(SAC/TC 219)、中國服裝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CNGA/TC)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 133這三個標準化技術組織起到了關鍵作用。
?。ㄒ唬┤珖b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19)(以下簡稱服裝標委會)于1996年5月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成立,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服裝協會領導和管理,是從事服裝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起草和技術審查等標準化工作的技術組織,負責我國服裝行業標準化技術歸口工作,同時承接相關國家及省部級的科研項目的研究。在主任委員單位中國服裝協會的帶領下,服裝標委會已經發展壯大,由130多名服裝行業資深專家委員組成,其秘書處現設在上海紡織集團檢測標準有限公司,秘書處成員均由碩士組成,其中2名為高級工程師。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下設羽絨服裝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19/SC1)和襯衫分技術委員會(SAC/TC 219/SC2),其秘書處分別由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和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擔。此外,服標委還下設茄克衫、兒童服裝以及智能服裝等3個工作組,分別由不同委員單位承擔工作組工作。
(二)中國服裝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中國服裝協會成立于1991年,是中國服裝業全國性行業組織,中國首批4A級全國性行業協會。2018年1月,為適應我國標準化體系改革的需要,推動服裝領域新型標準體系建設,中國服裝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中服協標委會)在云南昆明成立,秘書處由中國服裝協會和上海紡織集團檢測標準有限公司聯合承擔。中服協標委會從優化標準制修訂流程、加強委員評估管理、組建各領域工作組分工管理、建立有效的檢測認證機制等方面推進標準化工作,制定具有較強適用性和先進性的團體標準;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優化整合利用各類標準化資源;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鼓勵團體標準及時吸納科技創新成果,統籌團體標準與現有標準體系,形成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協同發展的新型標準體系。截至2022年3月,中國服裝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累計發布標準 40項。累計立項56項,在研計劃16項。
?。ㄈ﹪H標準化組織ISO/TC 133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 133“服裝尺寸系列——尺寸代號、尺寸測量方法和數字化試衣”成立于1969年,距今有52年的歷史。該技術委員會致力于負責基于人體測量的尺寸系列和代號、以及數字化試衣的國際標準化工作。ISO/TC 133現任主席由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服裝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楊金純擔任,現有中國、南非、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26個正式成員國(Participating Country),阿根廷、古巴、智利等24個觀察國(Observing Country),已發布ISO標準11項,在研6項。ISO/TC 133下現有3個工作組,分別是人體測量、數字化試衣及尺寸標識。ISO/TC 133的國內技術對口單位由上海紡織集團檢測標準有限公司承擔(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負責國際標準的動態跟蹤、評估和轉化工作,以提高我國服裝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一致性程度;聯系組織國內相關專家參與到國際標準制定工作中,積極推動我國國際標準化工作進程;凝聚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加強重點標準的中國標準外文版翻譯工作,促進中國標準輸出,帶動我國服裝產業、產品、技術 “走出去”,以標準互聯互通促進產能合作和經濟貿易便利化。
來源:冶??業信息標準研究院
原文作者及其單位:常莘東、任翠英 冶??業信息標準研究院
服裝行業內容增補:中國服裝協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