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需要理論
服裝設計首先應從理論上確定“大設計”觀念。有關此問題多年前我受陳逸飛“大美術”觀念的啟發提出來,2003年還曾引起《服裝時報》的大討論。近年來,我通過分析國際國內設計發展現狀,通過對國內外研究機構研究報告和學校教學計劃的對比研究,更加堅定確立大設計觀念和大創意產業概念的重要性。沒有大設計觀念的設計師,成不了優秀的設計師;沒有大設計觀念、大創意產業的概念,設計就沒有了理論依托,也就缺乏了產業基礎。英國作為老牌工業國家,二次大戰以后設計王國的地位逐漸走向衰弱。特別是設計創意領域,它喪失了十九世紀現代工業設計領頭羊的地位。然而,自撒切爾夫人執政開始,英國**高度重視設計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特別是1997年布萊爾工黨**上臺執政以后,制定了許多獎勵設計的政策。布萊爾認為“進入21世紀后,英國的創意產業對經濟發展來說將非常重要,希望企業能夠通過產品和服務來體現英國引以為自豪的高度革新性、創造性和設計性,用來證明英國的實力”。行動和實踐需要理論與思想作支持,一個以平庸的功利論取代理性思辨,它的代價只能是貌似繁榮的從眾和盲目。英國在理性思想照耀下,文化、新聞和體育部專門成立了振興創意產業委員會,實施人才教育,放寬限制實行改革。一個刻板而保守的英國,正因為重視設計思想建設和創意產業,倫敦正成為最先鋒的時尚城市。作為推動,2002年秋,倫敦舉行了前所未有的盛大“設計展覽會”,舉辦了“100%設計國際展覽會”等近50項活動。尤其是首次舉辦的“世界創意論壇”受到廣泛關注。由此,英國創意產業創造了每年1125億英磅的收入,雇傭了130萬人就業,并創造了103億英磅的出口額,使得英國創意產業額占了全球創意產業額的16%。人們不得不承認十九世紀“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發祥地和世界工廠,正成為21世紀的“世界設計工作室”。其中服裝、服飾以及與此相關的時尚產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說英國創意產業的發展得益于思想的先導和**的推動以及能從這片曾經是世界工廠的大地上尋找到某種根源的話,印度孟買創意產業的高速發展,則對中國時尚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了直接的借鑒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