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H&M的每個環保動作做得都不低調,這是因為作為快時尚品牌的代表,H&M過快的擴張速度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一直為人詬病,挽回自己的品牌形象已經迫在眉睫。8月,H&M、優衣庫、Zara等工廠被曝出曾對印度南部小鎮造成災難性污染。為了適應行業高速的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時尚品牌不得不耗費海量的資源,這些都對環境造成了很難修復的破壞。
“無論是從社會層面還是環境層面,我們都在正想辦法傳遞產品的正面信息,讓負面影響低于我們的競爭對手。”H&M的可持續業務經理Henrik Lampa對Quartz說,“因此我們必須采取系統性方案。”
然而,太高調的呼聲總讓人懷疑營銷痕跡太重。早在2013年,H&M就已經是Texile Exchange有機棉使用量排行榜上位列第一的品牌,但事實上,那時候,不依賴有毒殺蟲劑等藥物的有機棉在H&M所用棉花中的占比還不足14%。快時尚的發展還是很大程度依賴于資源消耗型作物。
眾所周知,尋找社會責任和經濟利益間的平衡并不容易。為了兼顧責任,企業往往要付出昂貴的成本,H&M既然做了這么多,讓人多談論兩句也可以理解。下一步,它還將積極配合美妝產品推廣反動物測試活動,鼓勵人們在社交媒體上使用#BeCrueltyFree標簽,以次來吸引消費者和股東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