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民幣貶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國人出境旅游時,消費除了部分客流帶回本土市場外,更多的是流入跨境電商平臺。Winnie認為,“隨著國人出國機會的增加,在全球購變得便利的環境下,他們更容易了解到奢侈品價格與歷史甚至品牌定位,因此選擇的角度會由從前盲目消費改為對品牌質量與風格所取代。所以匯率差的影響因素,會因為跨境電商的出現而減到最弱。”
未來,新一代年輕消費群體將不斷壯大,而他們所代表的消費群體,正是奢侈品消費需要培育的初級群體,而他們從一開始,關注的正是個人大于品牌,因此,以關注個人風格為主導的購買模式將持續走紅。LUMLUM預測,“我對奢侈品消費這行很有信心,不管什么時候,都會有一批這樣的消費者,專業人士是能夠看出問題源頭,找到消費者和契合他們的需求,在消費力強的時候要專業,消費力低下時更要專業。”Karen Choo認為,“跨境電商會成為一個新興的消費方式。因為隨著跨境電商物流和稅金政策落地,跨境電商在品質保證、品牌款式的選擇上,對境內電商造成巨大的沖擊。而在價格上,也比去境外旅游購買成本更低。奢侈品消費已經成為日常的一種生活行為,便利、價格優勢,這些都會將他們引流到跨境電商這個平臺。”
前麗柏廣場副總經理Clare Wu表示,“未來奢侈品門店需要投入更多會做CRM(客戶關系管理)的人才,保持客戶的購買習慣及活躍度。”廣州芭曲形象策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Winnie Ho則指出,“以往的個別品牌獨大的狀況,相信未來不會重現,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為不同風格的消費者提供更適合自己生活模式的產品必成為往后奢侈品牌的新經營勢態。”傳統的導購平臺,顯然正逐步失去往日獨大的話語權。而在這樣的一個親民時代,奢侈品消費在同樣親民的廣州城,似乎更容易獲得煥然一新的微妙商機——在導購層面上,消費者買賬的,顯然不全是品牌本身,更多的還有以達人身份為奢侈消費做個性分析的達人,他們各自鮮明風格的詮釋,估計將成為新派軟性廣告掌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