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永不止步 收購亞瑪芬只是一個開端?
2019年4月16日,安踏集團董事長丁世忠發朋友圈,宣布自己擔任亞瑪芬體育的董事會主席,這代表著亞瑪芬的新一屆董事會正式成立。
而根據新公告來看,安踏收購了亞瑪芬體育98.11%的股份。相比較2019年3月12日已經收購的94.98%,安踏所占比例又進一步上升。
安踏首次創新,是建立品牌批發模式,給予分銷商在指定區域內銷售安踏品牌產品的許可,分銷商也承諾不銷售其他品牌的產品。安踏通過提前舉辦季節性訂貨會等方式為分銷商提供應季的產品。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晉江很多貼牌造鞋的企業都倒閉了,而安踏因為有自己的品牌銷售網絡,活了下來。
隨著安踏由生產單一運動鞋過渡到生產多類體育用品,后來安踏也嘗試終端模式,即自己建體育用品專賣店。
1999年,安踏公司一年的利潤有幾百萬元。這一年,丁世忠提出要抓住歷史性的機會——推廣“奧運營銷”來塑造公司的品牌。
他決定投入公司的全部利潤,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在CCTV5投放了廣告,廣告語是“我選擇,我喜歡”。借著奧運會的國際影響力,讓安踏紅遍大江南北,當年銷售額突破了3億。
安踏也從此進入了首一個個持續的高增長期,其首創的“體育明星+央視廣告”的品牌營銷模式被廣泛模仿,CCTV5的廣告時段涌入了眾多晉江體育品牌,成為“晉江現象”。
從悉尼奧運會到北京奧運會,是體育用品全行業增長的黃金時代。外資品牌和中國品牌都在增長。
安踏因為贊助了大量體育賽事運動隊,被稱為“中國體育聯賽的發動機”,增速表現更加優異。2007年,安踏體育在香港上市。
在北京奧運會后,整個體育用品行業因為前期虛增過快,產能嚴重過剩,庫存積壓,危機顯露。2011年前后,安踏有兩年多的時間業績下滑。
通過零售轉型和多品牌發展,安踏在中國的體育用品市場上,風生水起,生生不息。能夠形成如此強大的本土化創造力,背后是安踏的執行力和創新精神。
在創新方面,安踏一直有強烈的危機感。過去十年,安踏的競爭力是對渠道的把控。
>>進入安踏兒童?品牌中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