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已被低估 買入還需等待
經過連續暴跌后的棉價是否被低估,在大豆、玉米等農產品普漲背景下,棉花是否值得抄底呢?筆者認為,當下棉價雖被低估,但暫無上漲驅動,抄底時機還是偏早。
棉花估值處于低位
首先,從成本角度來看棉價是被低估的,北疆棉花基本售罄,銷售進度約90%,南疆棉花存到現在疊加倉儲和利息折盤面最低也得16000元/噸,當下13660元/噸價格低于成本2340元/噸,這種折價水平已反應大部分利空。其次,從基差角度來看鄭棉亦被低估,北疆機采棉(328級)與9月合約基差約1000元/噸,在歷史上屬于偏高位置,說明盤面價格被低估。再次,從進口利潤角度來看,目前滑準稅進口利潤為15元/噸,基本平水的內外價差對于棉花凈進口國是不合理的,拋儲結束后僅靠自身產量和配額內進口是無法平抑國內缺口的,長期來看需要保持一定的配額外進口利潤來促成進口貿易。最后,從比價估值上來看,截至5月28日,鄭棉相對于國內大宗商品的估值僅有9.23,是2008年以來的最低位。毫無疑問,當下的棉價是被低估的,但這僅代表棉花具有買入安全邊際,并不代表買入后會上漲,目前暫時看不到上漲驅動。
天氣利多缺席棉花,消費利空邊際加重
受北美持續降雨影響,玉米和大豆種植進度大幅慢于歷史同期水平,引發棄種減產憂慮,本月美玉米至低點漲幅26%,美豆至低點漲幅12%。不過,棉花主產區天氣基本正常,棉花種植有序推進,天氣升水缺席棉花,暫不支持棉花跟漲。據USDA,截至5月28日,美棉種植進度57%,近五年均值58%,并無異常。
消費方面,國內5月份的內需和出口數據尚未公布,不過據筆者了解,下游消費利空邊際加重。相對于4月份,紡服訂單進一步低迷,產成品庫存進一步增加,降價銷售現象增多,部分地區無奈放假降低開工率。目前的形勢來看,6月底美方對剩余約3000億美元商品加稅的靴子可能落地,屆時被低估的棉價可能會有最后一跌,空間上極有可能擊穿13000元/噸,具體點位看情緒沖擊的烈度,目前不好定量。
綜上所述,從成本、基差、進口利潤、商品比價等方面考量鄭棉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具有較好的做多安全邊際;但是目前下游消費利空邊際加重, 3000億加稅利空懸而未決,天氣升水缺席棉花,棉花暫無上漲驅動,買入時機仍需等待;后市可關注4個可能的上漲驅動“中美和談、天氣災害、國儲輪入、消費好轉”,亦可等待加稅利空落地的最后一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