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參一控”松綁:券商資管公募牌照申請放開 公募業邁入大發展時代
公募基金管理辦法迎來重大變革。
近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就《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新規’)及相關配套規則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證監會修訂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并更名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這也是2004年首次發布、2012年修訂的基金公司管理辦法再次迎來大修訂。
值得注意的是,新規優化了公募牌照制度,適當放寬了“一參一控”限制,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這意味著券商資管公募牌照申請放開,公募基金的市場參與主體將進一步多元化。
“新規主要是利好券商資管,對公募行業的長期發展有幫助,會有更多的優質機構加入,可以提供更多優質產品,促進公募行業良性競爭。”8月5日,平安證券基金研究團隊執行總經理賈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券商迎來大利好
新規中針對“一參一控”的松綁,對于券商機構來說,利好不言而喻。
興業證券研究表示,征求意見稿指出優化公募牌照制度,加強股權管理。一是統一各類機構準入標準;二是拉平公募持牌機構監管安排;三是允許“一參一控一牌”,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這是本次修訂最為重要的利好。
過去“一參一控”是指一家金融機構或者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多家金融機構參股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其中控股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
也就是說,同一家券商只能控股一家公募,如果券商旗下有基金公司,那么券商資管就不能申請公募牌照。
按照“一參一控”規則,目前券商中持有公募牌照的僅13家,包括6家證券公司及7家券商資管子公司。分別是高華證券、東興證券、國都證券、華融證券、山西證券、中銀國際證券、渤海匯金資管、財通資管、華泰資管、東方資管、長江資管、浙商資管、中泰資管。
而一大批券商則因“一參一控”而拿不到公募牌照,特別是頭部券商。
“頭部券商大多缺乏公募牌照,若未來征求意見稿落地,則部分已控股基金公司的券商,其資管部門即可申請公募牌照,利好券商開展公募管理業務;同時在基金投顧資格放開背景下,券商資管部門也可基于自身投研和產品創設能力為財富管理條線提供特色化的公募基金產品,為自身帶來業務新增長點?!迸d業證券指出。
“遠期來說對我們是重大利好,新規意味著成立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這條路已經打通,后續可以一步步往下走。”北京某大型券商資管部門副總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按照新規中“一參一控一牌”的要求,同一主體或者受同一主體控制的不同主體控制的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數量不得超過1家,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其中控制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
“適當放寬公募牌照,有利于順應大資管時代的最新業態。目前,雖然部分證券資管公司完成了大集合產品的規范和整改,但受制于‘一參一控’限制,產品規范了,卻沒有公募牌照。按照修訂后的公募牌照制度,部分大型券商可以‘一參一控一牌’,實現集團化運營的大布局。”博時基金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行業競爭加劇
另一方面,政策松綁的同時,行業生態必然也要出現變化。
“對我們來說也不是影響很大,其實銀行理財子公司、保險資管都可以做公募,以后就是大家公開競爭比拼實力了。各家都有不同的優勢,競爭一直存在,就看誰能勝出?!比A南一家券商人士受訪表示。
一家券商系公募基金的經歷亦頗為戲劇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某券商系公募基金高層近期在內部會議上討論新規時,董事長和總經理就出現了完全相反的態度,一方認為是大利好,希望積極申請牌照;另一方則對現有公募基金公司運營感到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從去年以來券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的情況來看,市場對相關產品的關注度不減。
事實上,自2019年8月證監會向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和東方證券下發同意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合同變更函后,券商的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就已拉開帷幕。目前,已有中金公司、廣發證券、太平洋證券、興業證券等多家券商均推出了公募化改造產品,公募化轉型已經進入快車道。
多家機構的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產品也取得了不錯的發行成績,甚至成為爆款基金。
譬如去年9月,國泰君安證券旗下君得明混合型資管計劃,完成公募化改造后該基金首日募集規模達122億元;去年11月發售的東方紅啟元與中信紅利價值兩只公募化改造產品,首日募集規模亦均在40億以上;而今年3月發行的中信證券臻選價值成長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在發售首日上午該產品募集規模就已近30億元。
另一方面,新規強化“扶優限劣”、完善公司治理,包括首次明確基金管理人退出機制,法規體系結構由“準入-經營-監管”調整為“準入-經營-治理-退出-監管”,為基金公司市場化退出渠道完善了制度準備,此外還有強化基金公司長期激勵約束機制等等。
“新規突出了公司治理的長期穩健。良好的公司治理將對國內資管機構進一步做大做強、保持內部穩定、更好保護投資者長期利益奠定基礎;能為人力資本提升創造良好環境。”博時基金受訪表示。
在其看來,以人為核心、利益訴求一致的長效激勵機制和制度安排能提高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的責任心,同時營造以人為本的良好企業文化,在公司內部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共同理念和價值體系,有效激發人才隊伍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團隊精神,形成上下同心、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有效提升競爭力。
興業證券認為,當前公募基金市場已是紅海競爭,在打造國際一流資管機構的監管意愿,以及公募退出機制推出背景下,頭部優質基金有望做大做強,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