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業績扭虧的利好預期*ST博信 最后一搏
“公司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086.68萬元,扭虧為盈。”
這是*ST博信交出的2020年成績單。
公司20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086.68萬元,今年一季度,實現盈利61.37萬元。
面對業績扭虧的利好預期,*ST博信此前卻連出三個“可能繼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風險提示公告。
根據上交所退市新規,若公司 2020年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收低于1 億元(“凈利潤”以扣非前后孰低為準,“營收”應當扣除與主業無關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收入),公司股票將在年報披露后繼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其年報顯示,公司2020年營收為2.44億元,同比增長43.01%,但扣除新增貿易收入等與主業無關的收入2.37億元后,*ST博信營收僅為713.10萬元,低于1億元摘帽標準。
同時,公司扣非后的凈利潤為虧損2449.6萬元。
這意味著*ST博信在蘇州市姑蘇區國資辦接盤后,雖然短期實現年報扭虧為盈,但仍將持續“披星戴月”,被警示退市風險。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從1997年6月6日登陸上交所主板,*ST博信二十四年間幾經易主,數次被警示退市風險,時至今日始終僵而不死,被業界稱為A股的殼資源“僵尸股”。
此次,蘇州市姑蘇區國資辦接手后將做出怎樣的改變,能否實現紓困上市公司,實現持續發展同樣存在諸多疑問。
殼資源“僵尸股”
經過長達半年的運作,2020年4月22日,*ST博信發布易主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蘇州晟雋、實控人羅靜分別將其所持有的公司 6530.01萬股和125.05萬股對應的投票權不可撤銷地委托給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集團(簡稱“蘇州文化”),有效期為60個月。
蘇州文化接手后,可以實際支配的*ST博信表決權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8.93%,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蘇州文化,實控人更為蘇州市姑蘇區國資辦。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此次變更完成后,*ST博信上市后已經歷6次易主變更。
*ST博信前身為“欺詐上市”的國資控股公司紅光實業。
1997年6月,紅光實業為了上市,在明知1996年公司虧損5000余萬元的情況下調整財務數據,虛增、虛報1996年利潤過億元,實現欺詐上市。
上市后,紅光實業連續三年累計虧損逾7億元,創下彼時A股市場的“紀錄”。
紅光實業原董事長、總經理等多人因為犯欺詐發行股票罪,2000年被先后判刑,紅光實業因此成為我國首家高管被判處犯欺詐發行股票罪的上市公司。
“紅光事件”至今仍是A股市場的反面典型案例。
1999年5月,紅光實業被實行“ST”特別處理,2000年5月股票暫停交易,進入“PT”(特別轉讓)。
不光彩的開局似乎注定了*ST博信的宿命,此后公司徹底淪為資本市場殼公司,數次易主卻始終不能走出經營困境。
2001年5月,財政部批復,將紅光實業集團所持占紅光實業34.62%的國家股無償劃轉給廣東福地科技總公司。2003年5月,公司名稱由“成都福地科技”變更為“成都博訊數碼”。
2007年1月,公司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當年3月,公司名稱變更為“廣東博信投資”。
2009年10月,公司原第一大股東深圳市博信投資將其持有的*ST博信14.09%的股份轉讓給楊志茂,楊志茂成為了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2015年11月,公司原實控人楊志茂將其所持公司14.09%的股份全部轉讓給深圳前海烜卓投資,深圳前海烜卓投資成為*ST博信控股股東。
但深圳前海烜卓投資并沒有長期把控上市公司,公司陷入激烈的控股權爭奪戰。
2016年9月,*ST博信原股東西藏康盛通過集中競價增持公司股份,合計持股占到公司總股本的16.51%,超過深圳前海烜卓投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而公司原控股股東深圳前海烜卓投資和公司原第三大股東朱鳳廉隨即于 2017年7月與蘇州晟雋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將公司共計28.39%的股權轉讓給蘇州晟雋。轉讓完成后,蘇州晟雋成為*ST博信的第一大股東,公司控制人變更為羅靜。
直至此次蘇州市姑蘇區國資辦接盤,*ST博信再次回歸國資控股。
二十多年間數次易主都未迎來公司經營業務的實質性轉變,*ST博信的名稱從紅光實業到ST紅光,到ST博訊,再到*ST博信,但公司始終沒有丟掉 ST帽子,成為僵而不死的A股公司。
全力保殼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蘇州姑蘇區國資辦入主*ST博信,同樣沒有被投資者看好。
4月22日實控人變更公告當日起,*ST博信股價就連續創下多個跌停板,從4月22日7.17元/股的高點持續下滑至5月7日收盤時的5.22元/股,累積跌幅達27%。
21世紀經濟報道查閱公開信息了解,蘇州文化主要從事古城保護等文化旅游項目的投資開發和運營管理。
2020年底,蘇州文化營收為4.05億元,凈利潤為虧損9258.73萬元,期末公司資產總額為87.04億元,負債率為42.90%。
對于此次*ST博信的權益變動,蘇州文化表示,主要目的是紓困上市公司,取得控制權后將優化上市公司管理及資源配置,提升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幫助上市公司邁入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
北京某頭部券商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ST博信是老字號的殼資源,就目前公司的狀況來看,公司剩下的資產僅有殼,蘇州市姑蘇區國資辦接手*ST博信主要看中的也是其主板市場的殼。
但其同時坦言,至于會不會裝入資產還要看能不能先保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ST博信的年報發現,羅靜入主后,*ST博信主業定位轉變為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致力于提供TOP級智慧產品和服務。
但其掌舵三年時間,*ST博信主業并沒有大的進展。
2017年公司營收8773.94萬元,盈利922.40萬元,2018年、2019年公司連續兩年陷入虧損,2020年*ST博信營收為2.44億元,但扣除新增貿易收入等與主業無關的收入后,公司營收僅為713.10萬元,如果不是轉讓子公司博信智通債權取得4704.53萬元和收到政府補助1000.31萬元等營業外收益,*ST博信2020年仍將繼續虧損。
2019年6月,羅靜等多位*ST博信高管因為涉嫌合同詐騙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被刑事拘留。
這也是*ST博信上市后再次出現高管違法事件。
截至2020年底,*ST博信母公司和主要子公司在職員工數量合計僅有23人,其中行政人員12人、財務人員4人、銷售人員7人,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高達97.90%,歸母所有者權益僅為1013.15萬元。
*ST博信的原有主營業務面臨停滯,公司想保殼必須先解決虧損難題,注入新業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此電話采訪*ST博信,其證代并沒有透露公司的經營布局和資產注入計劃。
蘇州文化此前公開稱,未來12個月內,不存在改變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或者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作出重大調整的計劃;不存在對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資產和業務進行出售、合并、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計劃,或上市公司擬購買或置換資產的重組計劃。同時,未來12個月內,不排除通過定增或二級市場等方式增持上市公司股份。
目前,蘇州文化紓困*ST博信的措施,主要是在原有智能硬件及衍生產品領域業務的基礎上,拓展重型機械設備租賃及購銷、商品貿易等業務。
2020年9月,為解決*ST博信的資金困難,蘇州姑蘇區國資辦會同各方組建紓困基金蘇州姑蘇興宏,給予公司流動資金支持。
根據財務資助議案,姑蘇興宏擬向*ST博信提供不超過8500萬元借款,用于補充營運資金;擬向*ST博信子公司杭州新盾保提供總額不超過2.52億元借款,用于購買營運所需機械設備及補充營運資金。
上述借款利率按照央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4.35%)下浮10%計算,即一年3.915%,借款期限為不超過18個月。
得益于國資新主的輸血。
*ST博信宣布,2020年9月子公司杭州新盾保已與杭州金投融資租賃簽署協議,擬以不超過2.9億元向其購買不超過8臺盾構機設備。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ST博信持有重型機械設備包括1臺盾構機和2臺龍門吊,全部處于投入運營,全年實現的租金收入僅為133.69萬元,而公司的營收主要依賴借資金倒手鋁、鉛和鋼材等大宗商品和工程物資,當年實現銷售收入2.37億元。
上述券商分析人士稱,如果蘇州文化不能實現*ST博信新主業快速盈利,公司仍將不得不面臨通過非經常損益手段保殼。
事實上,*ST博信注冊會計師也提醒稱,2020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對財務報表影響重大,存在管理層為了達到特定目標而操縱收入確認時點的固有風險,因此將收入識別為關鍵審計事項。
仍面臨易主風險
*ST博信坦言,與蘇州姑蘇區國資辦的權益變動后,蘇州晟雋、羅靜持有的*ST博信股份如果被司法處置,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將可能發生變更,上市公司存在控制權不穩定的風險。
2019年7月開始,*ST博信原控股股東蘇州晟雋、原實控人羅靜所持的公司全部股權,先后因為與蘇州名城文化發展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上海歌斐資產、杭州金投承興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諾亞(上海)融資租賃等原告產生的合同、借款糾紛,被多個法院輪候凍結。
凍結期限為兩到三年不等。
市場上有分析指出,*ST博信所涉及的上述糾紛原告多為股權投資和資產管理機構,均可能對*ST博信殼資源產生興趣。
這也意味著,若有原告進一步謀求對蘇州晟雋和羅靜所持公司的股權,則蘇州姑蘇區國資辦可能面臨殼資源爭奪對手,*ST博信可能再次易手。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截至2020年年末, *ST博信累計未分配利潤負3.16億元。
記者向北京某會計事務所會計師咨詢得知,上市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意味著盈利后要先彌補虧損,才能進行分紅。
也就是說,*ST博信即使解決好保殼問題,實現盈利,也不得不先彌補前期虧損,然后才能分紅回饋投資者。
這再次給公司發展蒙上陰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