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新股上市表現掃描:最高浮盈超26萬元 注冊制下“閉眼”打新策略生變
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截至4月26日,已有143只新股成功掛牌上市,上市后表現股價普漲,至今僅有3只新股破發。打新策略整體賺錢效應顯著,而注冊制下的高價新股成為獲得超額收益的主要標的。不過注冊制持續擴容下,一向不愁流動性的新股也面臨資金的挑選。近期部分高價新股上市后迅速破發則顯示,A股打新風險有所增加,“閉眼”打新策略或不再有效。
賺錢效應顯著
總體來看,年內上市的143家企業共計募資1049.22億元,有22家企業募資規模超過10億元,居前列的有天能股份、C華利、重慶銀行、貝泰妮、尤安設計等,融資規模分別為48.73億元、38.87億元、37.63億元、30.10億元、24.16億元。
證監會行業分布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專用設備制造業兩大行業的上市公司數量居于前列,分別涉及24家和20家企業。143只新股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浙江省和江蘇省,分別聚集29家、26家、24家企業,約占所有上市公司的55%。
從新股上市表現來看,年內上市的143只新股股價表現普遍喜人。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143只新股中有140只最新股價高于發行價,70只個股最新收盤價實現了較發行價格翻倍,且出現了中金輻照、順控發展、商絡電子等多只股價大漲數倍的盛況。
其中,中金輻照刷新了今年新股上市首日漲幅最大紀錄,其4月9日登陸創業板,發行價為3.4元/股,首日開盤即大漲661.18%,當日午后股價連續拉升,盤中最大漲幅超過1000%,收盤漲幅為920.59%。
中金輻照最新報收26.07元/股,與發行價3.4元/股相比翻了近7倍。
資料顯示,中金輻照是一家輻照加工連鎖企業,其以輻照加工為主業,利用發射性同位素鈷60生產的γ射線為客戶提供醫療產品滅菌、食品保鮮、化工材料改性等輻照加工及技術解決方案,致力于健康產業的發展。
3月8日登陸中小板的順控發展亦是創造了今年的神話,其發行價為5.86元/股,因搭上了“碳中和”概念,上市后一路爆炒連續收獲23個漲停板,刷新今年A股最長連板紀錄。其4月26日收盤價44.75元/股,較其發行價格漲幅近七倍。
此外,南網能源、楚天龍最新收盤價均漲超發行價5倍以上。
前述漲幅居前的個股均為發行價不超過10元的低價股,盡管漲幅居前,但打新絕對收益有限。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年內打新最賺錢的三甲分別為極米科技、中望軟件和惠泰醫療。
其中,目前“最賺錢”的極米科技是國內投影設備行業龍頭企業,公司主營業務是智能投影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同時向消費者提供圍繞智能投影的配件產品及互聯網增值服務。
極米科技發行價為133.73元/股,為年內上市新股中第三高價。自3月3日在科創板正式掛牌以來,公司股價已漲至4月26日收盤的658元/股,也就是說,打新中簽的投資者單簽收益可達26.21萬元。
“賺錢”第二名中望軟件同為信息技術行業,主要從事CAD/CAM/CAE等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的研發、推廣與銷售業務,于3月11日登陸科創板。
中望軟件的發行價為150.5元/股,也是年內發行價第二高的新股,僅次于達瑞電子的168元/股。其上市后股價已升至當前的594.8元/股,漲幅近三倍,單簽收益達22.22萬元。
屬醫療保健行業的惠泰醫療緊隨其后,截至4月26日,收報259.09元/股,相較74.46元/股的發行價漲超兩倍之多.單簽收益超9萬元。
年內賺錢效應突出的新股中還包括貝泰妮、海優新材、華康股份、立高食品、奧泰生物、霍萊沃、長齡液壓等公司,其發行價格均高于30元/股。
“閉眼”打新策略料生變
從收益來看,打新仍然是不錯的策略。但近期市場已經出現明顯變化,上周甚至出現了兩只新股上市后快速破發的情況,這顯示出,“閉眼”打新策略正面臨著挑戰。
上周,A股市場迎來了年內第一高價股達瑞電子和創業板第三高價股尤安設計的掛牌上市,但這兩只新股的上市表現則沒有上述幾只高價股幸運,盡管上市首日均高價開盤,卻在此后一路下行。
達瑞電子雖然截至目前尚未破發,但其上市以來亦是一路下行,現已從上市首日開盤252元/股的高價跌至最新收盤價174.96元/股,距離“破發”僅一步之遙。
尤安設計在上市第二個交易日破發,對此,尤安設計回應稱,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并表示公司一定會努力做好經營,以良好的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
4月26日開盤后,尤安設計維持跌勢,最后收跌6.8%,報104.1元/股。這意味著,打新中簽者一簽已經浮虧近萬元。
上周另一只破發股為C瑞捷,其在上市后第四天破發,最新收盤價為83.86元/股。
尤安設計和C瑞捷并非年內上市新股中首批破發的新股。在此之前,藍天燃氣和青云科技也曾破發。2月8日,藍天燃氣跌破14.96元/股的發行價,成為年內首只破發新股,不過目前已重新回到發行價之上。青云科技目前則仍處于破發狀態,但其跌幅相較尤安設計稍低。
一周出現兩只新股快速破發,這種情況并不多見。
“一方面的原因是近期的流動性問題,節前市場流動性略有收縮。另一方面,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溢價在逐步消失,上市后股價表現出現分化。一些被市場看好的上市公司,依然會有上市紅利,上市之后股價不斷走高,而一些并不被市場認可的上市公司,則會出現股價波動,甚至下跌。部分個股上市后表現不佳主要還是市場認為這些公司發行價偏高?!敝心县斀浾ù髮W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表示。
有券商投顧人士認為,近期新股走勢分化,主要原因還是流動性之下資金投向出現分化。國內貨幣政策處于穩健適度的狀態,而注冊制下的新股發行速度不改,故存量資金博弈背景下,一些被市場認為估值偏高或者所處行業缺乏增長前景的新股在上市后恐怕就將面臨破發的局面。
(編輯:張玉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