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板合并正式實施 “深市主板”全新起航
4月6日,深市主板和中小板完成合并。
原中小板“002001-004999”證券代碼區間由主板使用,原中小板指數、中小板綜合指數、中小板300指數等名稱也分別調整,交易、行情展示等前端界面也不再設置中小板股票專區。
十七載風雨兼程,中小板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但其留給資本市場的印跡卻不會磨滅。
從2004年6月25日,中小板首批8家公司掛牌上市至今,中小板已經服務了1004家上市公司,在原深市主板暫停IPO發行期間,中小板累計服務企業IPO募資達6745.72億元,這些企業目前累計市值高達13.57萬億元。
作為從深市主板到創業板的平穩過渡,中小板已然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小板與深市主板的合并,將開始資本市場“新篇章”,未來,深市將形成以主板、創業板為主體的市場格局,合并后的深市新主板總市值將超23萬億元,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主板和中小板合并之后,深市就形成了以主板和創業板為主體的市場格局。合并之后主板和創業板的定位和分工更為明確,深市主板定位于支持相對成熟的企業融資發展,創業板主要服務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共同為處在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功能不會因為這次兩板合并而削弱,實際上在不斷增強。”招商證券研發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受訪指出。
中小板功成身退
回望資本市場三十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中小板的出現,不僅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一步,更是建立并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關鍵舉措。
1990年,深交所“開天辟地”正式運行并設立主板,在經過十年時間運行后,為了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產業,深市擬對標納斯達克設立創業板市場,彼時,為集中精力籌建創業板,深交所在此后的四年時間里暫停了新股上市業務。
然而進入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香港創業板發展不及預期,深市設立創業板的計劃被擱置。直至2004年5月,為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分步推進創業板建設,深交所在主板內計劃設立中小板,為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探路。
從制度設計上,中小板自設立起便定位于主板內設的板塊,在主板制度框架下運行。據深交所介紹,中小板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機制、投資者適當性要求等主要制度安排上與主板基本保持一致。中小板經歷多年發展,在部分板塊特征上也與主板趨同。
中小板的設立,“過渡”意味濃厚,其設立初衷之一為推進創業板建設,且在創業板尚未開通的背景下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平臺。
從17年的運行情況來看,中小板很好地完成了這一歷史使命。首先,在IPO融資規模上,中小板合計服務1004家上市公司,累計實現IPO募資額6745.72億元,同期深市主板僅5家企業通過吸收合并上市,IPO發行停滯20余年。
在個股市值上,中小板的多年發展也孕育出了不少優質的龍頭企業,其中市值最高的海康威視最新總市值已突破5000億元,緊隨其后比亞迪和牧原股份市值也達4559億和3981億元。而主板個股市值中,五糧液以1.1萬億市值位居榜首,此外美的集團和平安銀行位列二、三,其市值為6134億和4172億元。
從2020年三季報業績上看,中小板企業歸母凈利潤合計達3082.47億,其中牧原股份和寧波銀行業績均超過百億。wind數據顯示,中小板、主板完成合并后,深市新主板上市公司數合計達到1466家,總市值超過23萬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與深市主板同質化的中小板“退出歷史舞臺”,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建設的必然結果,兩板合并將使得板塊定位更加清晰,有助于推動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并能夠簡化監管,重啟主板發行,積極服務新經濟,繼續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這是因為,兩板合并可以讓深圳證券交易所厘清板塊功能定位,從總體上提升資本市場的活力和韌性,讓投資者形成核準制主板和注冊制創業板不同的風險認知,讓證券監管減負瘦身進而精準監管。所以,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并是與時俱進,能夠形成對于資本市場長期的制度利好。”南開大學金融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田利輝受訪指出。
“深市新主板”起航短期市場影響有限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深市兩板對資本市場短期影響有限。
4月6日,深市新主板正式運營的首個交易日,深市各大指數表現平穩,中小100、中小300、中小綜指漲幅分別為-0.11%、0.12%、0.28%,與當天大盤表現基本一致。
據深交所介紹,深市兩板合并遵從“兩個統一、四個不變”原則(統一業務規則,統一運行監管模式,及保持發行上市條件不變,投資者門檻不變,交易機制不變,證券代碼及簡稱不變)。
由于合并僅對部分事項進行適應性調整,不會對深主板和中小板指數的編制方法作實質性變更,亦不會對上市公司上市與運營、投資者交易習慣與行為、市場產品構建與運作產生實質影響,對固定收益類、期貨期權類產品和深港通業務等也基本沒有影響,在業內人士看來,對市場造成的影響有限。
光大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便指出,一方面,因為這次合并并不會改變證券代碼和證券簡稱,只是對部分業務規則、技術系統和發行上市安排等進行適應性調整,所以對市場運行和投資者交易影響較小。
“另一方面,兩板之間的平均市盈率有所不同,主要是行業因素導致的,深市主板上市企業以食品飲料、房地產、家用電器等傳統行業為主,中小板上市企業以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等新興行業為主,當前我們國家金融市場已經日趨成熟,市場越來越理性,兩板合并后對個股估值的影響相對有限。”高瑞東進一步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深市新主板”成立后,發行上市仍實行核準制,不新增新上市通道,這也就意味著當前注冊制并不會全面鋪開,兩板合并對市場運行的整體影響預計較小。
“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并不意味著全市場注冊制很快實施,兩者沒有必然聯系,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循序漸進地推進。在全市場推行股票發行注冊制不能過于理想化,也不能急于求成。目前從總體看,注冊制在科創板、創業板的試點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但還需要進一步評估,之后再在全市場穩妥推進注冊制。”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