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e系統”實現銅仁市紡織行業閉環式大數據管理
日前,走進位于碧江區川硐街道的銅仁福建天翔紡織實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臺臺自動化、智能化的設備正在分毫不差地進行生產。
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市紡織、紡機產品出口增長明顯放緩,能源、原材料、人工成本等持續上升,企業生存壓力不斷加大。為應對行業困局,我市出臺多項政策、規劃,提出以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為基礎,推動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在這個大背景下,“數字化e系統”應運而生。
“目前棉紡織行業信息化普遍存在在線監控應用比例偏低、集成應用水平不高等問題。”天翔紡織廠負責人說,“棉紡織企業的智能生產不只是單臺紡織設備工藝性能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更重要的是實現生產全流程的網絡化、集成化。”
“數字化e系統”即“基于物聯網采集技術和大數據應用的棉紡生產智能管理系統”,依托智能傳感技術,“數字化e系統”將不同廠家、不同年代、不同機型、不同接口的多種類棉紡織設備并入同一系統,采集清花、梳棉、預并、精梳、末并、粗紗、細紗、絡筒等全工序數據,構建了完善的物聯網智能信息采集系統,綜合運用兼容多種工業總線協議的智能采集卡、協議轉換器、數字濾波技術、總線技術等,將紡織車間的機臺運轉數據、質量信息、人員信息、設備電量、車間環境溫濕度等集成到大數據平臺進行深入分析,以數據分析反向指導生產管理,在我國紡織行業率先實現閉環式大數據管理,真正實現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生產。
該平臺可實現生產的透明化,車間狀況隨時掌握,實現生產制造的敏捷化,實現設備、人員、質量管理的精細化,減少紙質錄入、節約用工、避免人為錯誤,實現產品全流程、全方位的監控、記錄,訂單可隨時跟蹤,自動按照班次、品種、批次進行分類統計,形成上百種報表,各道工序上的產量平衡精細化,通過實時的數據采集,準確預測前后道工序的開車時間和產量。
天翔紡織通過“數字化e系統”項目的建設,可實現生產全流程的信息化,探索棉紡行業發展新方向,進一步建成智能紡紗車間,實現用“大數據流”指導“智慧生產”的最終目標。據悉,該平臺將于7月下旬在該企業正式上線運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