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云推介”武漢紡織大學專場“帶貨”1.89億元
7月18日,由湖北省科技廳主辦的“聯百校轉千果”高校成果云推介活動武漢紡織大學專場,在湖北技術交易所舉行。10項成果吸引120人(企業)爭相下單,預計轉化金額達到1.89億元。
“打三個8給我們看看,哦,真的是,很快就到了!”
在衣服上點點劃劃,就可以控制手機、電腦。這種出現在科幻大片中的場景,已由紡大技術研究院院長王棟教授團隊實現。他們研發的柔性智能傳感材料,做成服裝服飾后,可持續采集人體的脈搏、心跳、血壓,甚至人的姿態、動作等。王棟介紹,與目前智能手環、手表相比,其信號更加準確、穩定。“我們的產品,能通過服裝設計,固定在特定位置上,并且和人體接觸直接采集力學信號,這樣一來,還能通過增加采集點數,保證準確性。”
監測人體健康的衣物、編織而成的“人造血管”……現場,最新紡織技術與各行業結合的成果,令人大開眼界。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彭育園介紹,學校以“現代紡織、大紡織、超紡織”為特色發展方向,將傳統紡織向軍工航天、醫療衛生、節能環保、智能穿戴等領域延伸。為此,學校搭建30多個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臺,并對科研人員實施最大化激勵政策。“因為高校的成果大部分是職務成果,那么學校把高校持有的成果通過制定政策,允許科技人員持有大頭,甚至99%給持有者。這樣從經濟上激勵他,愿意把成果體現出市場價值。”
截止目前,“聯百校轉千果”直播活動已舉辦七場,2900項成果通過科惠網集中展示,66項重點成果在直播間“吆喝下單”,加速湖北科技成果由“紙”變“錢”。省科技廳廳長王煒:“370家企業和54名技術經紀人積極參與認領并達成了意向協議,累計認領金額達11.65億元。“碳化硅陶瓷膜在垃圾滲濾液中的應用”等69項科技成果已成功與企業簽約,成交金額超過一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