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紡機企業又該如何高效“出海
從企業自主出國參展、考察市場,到地區政府組織企業包機出海“搶訂單”,再到資本雄厚的企業跨境布局產業鏈,近年來,不論紡織業還是紡機企業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外向”意愿。
當前,海外市場的增量在哪兒?紡機企業又該如何高效“出海”?
本刊攜手中紡對外公司,共同打造“CTMTC出海攻略”專欄,一手海外市場信息分享,高經驗值需求狀況分析,開放貿易平臺協作共享,為紡機企業外向拓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國紡織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中國紡織機械和技術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聯生
在30多年的紡織從業工作經歷中,中國紡織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中國紡織機械和技術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聯生親身見證并參與了中國紡織行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于他而言,身處這個率先實現市場化運作并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的行業,是一件倍感驕傲的事。即便是在行業發展面對困難疊加的當下,他依然對這份事業充滿信心,他說這是產業賦予的底氣。
外向發展 背靠信心產業
1993年由當時的紡織工業部調入中紡對外公司開始,黃聯生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活躍在經營業務一線。從參與大型海外工程項目,到負責紡織原料、紡織品貿易業務,從倡導貿易業務轉型,到親歷公司的國內外市場布局,每一項職業經歷他都從零開始、做到滿分。而今,他帶領的中紡對外公司正展現出生機勃勃的發展狀態。
2021年,公司營業規模突破百億元,全年進出口總額達7.9億美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銷售收入超56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進出口貿易總額4.35億美元,同比增長25%,預計全年出口額可突破2.6億美元,其中紡機出口額有望超過1.7億美元。
在黃聯生看來,無論是中紡對外公司今天的發展勢頭,還是更多業界企業的良好成長狀態,皆因身處強大的中國紡織產業。

烏茲別克斯坦駐華大使到訪中紡對外公司洽談經貿合作。
“從為國家創造外匯儲備的領軍行業,到今天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配套能力,以及高性價比的產品技術和良好售后服務能力的行業,中國紡織業,包括紡機業,已經建立起自身的國際市場競爭優勢。”黃聯生表示。
雖然中國紡織的產業能力正在被更多的國家接受,但黃聯生在多年的紡織及紡機國際貿易中,也清醒地看到了國內企業的海外營銷服務能力尚待加強的事實。“特別是紡機行業,作為身處產業鏈前端,技術門檻、系統集成能力相對要求更高的行業,對國際貿易的適應難度更大。”黃聯生坦言,在海外市場走訪過程中,中國紡機業的品牌認知度、影響力、本土化適應能力,以及服務保障能力等都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紡機企業都是以單打獨斗的方式進入海外市場,在國際貿易中缺乏主導能力和話語權。在有些地區,中國紡機的品牌形象甚至是被不知名的組裝企業拉下馬的。我們的紡機企業是時候徹底改變這樣的外貿狀況了。我們應當抱團發展,樹立起真正的‘中國紡機’形象。這對于行業和企業來說意義重大。”黃聯生希望中紡對外公司能夠為此做出更多貢獻。
順勢而為 擴容海外市場
外貿形勢可謂變化無常。從2021年訂單接到手軟,到今年大量訂單外流,當前一些紡織企業都面臨著無單可接的狀況,生產運營全面承壓。
隨著近年來中國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在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之下,行業的增長方式早已從“增量”轉向“提質”,新增產能不斷收縮。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市場的競爭變得越發激烈,轉戰海外便成了一些企業的選擇。與此同時,包括越南、孟加拉等在內的海外紡織市場作為全球訂單的重要承接地,表現出了較好的產業發展增勢。再加上國內紡織企業持續進行海外市場布局,由此帶來的產業和訂單轉移,帶動了更多紡機企業“出海”的訴求。
“雖然這些國家也面臨著訂單減少、能源不足、外匯不足等問題,但在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下,疊加勞動力成本等因素影響,這些國家紡織業的上升動能表現突出,從完善自身產業鏈、供應鏈,到提升產能、升級裝備技術等需求都很明確。”在黃聯生看來,當下正是紡機企業“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時候。

中國紡聯領導調研中紡對外公司印尼客戶企業。
談及中國紡機企業的海外市場拓展,黃聯生基于多年的國際貿易經驗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議:中國企業“走出去”要在深入了解海外市場需求和國際貿易規則的基礎之上,以扎實做好產品質量和技術為絕對前提,將提高售后服務水平作為市場拓展的保障,這樣才能抓住較好的商業機遇。
拼船出海 托舉中國制造
“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里航”,作為紡織行業的“國家隊”,中紡對外公司對行業的發展始終有一份責任和情懷。“我們的愿景是成為業界有公信力、有影響力、有央企擔當和行業情懷的紡織貿易綜合服務商,以開放包容的姿態,為行業發展創造更多價值,貢獻更多力量。” 黃聯生說,這是企業的目標,更是無法推卸的行業責任。

中國紡機企業的外向拓展需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和貿易規則。
“拼船出海”是中紡對外公司倡導的共建共享理念,在黃聯生看來,“拼船出海”一方面可以形成產業集聚優勢,通過優勢互補,形成合力,能夠提高中國紡機產品的競爭優勢和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發揮規模效應,改變中國紡機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品牌弱的狀況,增強行業的海外市場影響力和話語權。
“幾十年的海外市場耕耘,中紡對外公司已在孟加拉、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印尼、中亞、非洲、南美等國家和地區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我們愿意聯合更多業內優秀企業實施品牌戰略,進行多種形式的海外市場推廣,在幫助業界企業降低海外營銷服務成本和國際商務風險的同時,與大家一道推動中國紡機的整體形象提升,擴大國產裝備的海外市場影響力。”黃聯生表示,公司所擁有的海外營銷服務體系,包括海外渠道資源、安裝及售后服務能力、出口貿易經驗、融資能力等都將為中國紡機“出海”提供有力支撐。
“中紡對外公司數十年來聚焦紡織,已在紡織原料和紡織品貿易、紡織工程和對外經援合作等方面形成了自身在全球范圍內的行業影響力,這些同樣會為中國紡機出海創造有利條件。”
黃聯生希望“拼船出海”可以讓中國紡機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更有底氣,更安心、放心,穿越全球經濟低迷、國際局勢動蕩的迷霧,凝聚行業力量,在海外市場乘風破浪。

中紡對外公司以國際化視野,助推中國紡織業外向發展。
優勢集結 釋放外向能量
在近40年的發展中,中紡對外公司始終立足紡織,堅持主業,圍繞大紡織產業鏈,形成了紡織機械進出口等多版塊共同發展的業務結構。目前,公司紡機業務覆蓋棉紡、化纖、織造、針織、印染等領域,年均出口額超1.5億美元,最高達2.5億美元。其中棉紡成套設備出口量累計近1000萬錠。
幾十年的海外市場耕耘,幾代紡機外貿人的堅守,中紡對外公司形成的獨有競爭優勢讓黃聯生倍感驕傲。
首先是廣闊的海外營銷網絡。據了解,目前中紡對外公司的海外營銷網絡已覆蓋巴基斯坦、越南、印尼、印度、孟加拉、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泰國、埃及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十多個海外代表處和境外機構,與當地的行業協會、政府機構建立了長期良好的關系,CTEXIC和CTMTC品牌已擁有較高的國際市場知名度和公信力。
其次是專業化對外平臺。中紡對外公司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幫助眾多國內紡織龍頭企業布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以天虹紡織為例,作為全球紡織產能布局的戰略合作伙伴,中紡對外公司已助力天虹完成了海外超過100萬錠的產能布局,在越南、土耳其、墨西哥、尼加拉瓜等國家建立了大型產業基地,投資規模超5億美元。


中紡對外公司為眾多業界企業的海外市場拓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第三是優秀的紡機人才隊伍。經過幾代紡機人的專注、堅守和傳承,中紡對外公司鍛造出了一支專業的紡機出口業務團隊,他們常駐海外,不僅精通專業技術、貿易規則,而且熟悉當地語言和文化習俗,成為了公司布局海外的“利器”。
第四是完善的營銷服務能力。中紡對外公司長期致力于本地化安裝服務團隊和零備件倉庫的建設,大大提升了服務速度和質量,降低了服務成本,并形成了以服務反饋銷售的良性循環體系。此外,公司擁有三十多年組織參加海外紡機展會的經驗,具備系統的展會組織、活動策劃、品牌營銷能力。
“基于這些資源優勢,我們有意愿、有能力,助力中國紡機企業更高效、高質地進行海外市場拓展。”黃聯生說。
對于持續的海外市場發展計劃,黃聯生表示,中紡對外公司將充分融入國家“雙循環”發展格局,在海外市場,以“深度開發已布局市場、努力開發潛在市場”為導向,加大孟加拉、越南等傳統重點市場挖潛,深度開拓中亞、非洲、南美等新市場。在國內市場方面,在現有“以北京總部為中心,立足華南、華東兩個市場前沿,輻射全國”的基礎上,針對紡機及機電產品出口業務,進一步加大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布局,貼近市場開展業務,與國內紡機企業深化交流合作,完善紡機出口基地建設和國內市場渠道建設。
“在產業數字化升級的背景下,我們也在積極探索數字化賦能紡機出口,通過打造數字化的線上產品中心,為海外營銷服務人員提供系統性工具支持,為海外客戶提供更加豐富、更具針對性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滿足不同市場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黃聯生說,“中紡對外公司會持續煥發企業活力,推動中國紡機‘走出去’,為中國紡織強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