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莉芳線上線下齊發展 二季度營利增長30%
作為本土內衣品牌,安莉芳未來的發展前景可觀,卻也充滿了挑戰。
7月31日,安莉芳控股發布二季度正面盈利預告,預計2018年4月至6月之間純利比去年同期增長30%;二季度整體銷售額與去年同期增加14%;截至6月底,零售點數目為1867個,其中銷售專柜1632個,專門店數235個,較去年12月底凈減少58個。
截止2017年12月底,安莉芳共有1925個零售點,包括1705個專柜和220個零售商鋪。2018年一季度銷售數據公告中稱,截至2018年3月底,安莉芳總零售點為1908個,其中銷售專柜為1683個,專門店數為225個,較去年十二月底減少17個。而在二季度結束時,安莉芳在全國的銷售點僅剩1867個,與一季度相比減少了41個。
關店無非兩種原因,一是調整,二是節流。安莉芳一季度銷售額增幅15%,并在公告中提及了關店的原因:集團銷售網絡正處于調整期,并將在整個2018年持續清理低效益門店以提升整體運營效益。2017年年報的數據、一季度的數據和二季度的數據對比來看,可以發現,安莉芳在專門店和專柜的數量上進行了調整,減少專柜數量、增加專門店數量。此舉有利于優化零售點的網絡,加強線下零售點的銷售效率、改善費用率。
布局線上線下 發展線上銷售平臺
安莉芳在公告中表示,二季度盈利增長主要由于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升值以及來自各銷售渠道包括零售點和線上銷售平臺的整體銷售增加。線上銷售平臺已成為安莉芳盈利的主要來源之一。2017年財報顯示,2017年度安莉芳線上銷售及批發占總銷售額的14.5%,線下銷售專柜占76.5%,零售店鋪占8.7%。
線上平臺的發展受到中國消費者消費模式的影響。據普華永道2017年調查,中國消費者移動購物的頻率比線下實體店購物的比例更高,就全球平均水平來看中國消費者使用移動消費的比率也要高出38%。但線下實體店仍舊有線上平臺無法替代的優勢,通過安莉芳二季度盈利預警可以發現,安莉芳在大力發展線上銷售的同時也在調整線下銷售門店,力圖做到線上線下互補互推,共同發展。
多品牌戰略
安莉芳盈利增長的原因還得益于推行多年的多品牌戰略。安莉芳集團目前有安莉芳、芬狄詩、Comfit、E-BRA、LIZA CHENG、IVU、安朵等七大品牌,其中安莉芳和芬狄詩是安莉芳主打的品牌。根據2017年財報,主品牌安莉芳貢獻了總銷售額的46.3%,而主打自然環保綠色的芬狄詩則貢獻了總銷售額的26.3%。
安莉芳旗下各品牌市場明確,針對不同的消費者群體:Comfit以功能性內衣為主,強調健康、運動、美體等概念,當下健康運動理念的興起,使該品牌也成為安莉芳集團主品牌之一;E-BRA則是網絡品牌,主要在線上渠道銷售;LIZA CHENG品牌為高端內衣,是安莉芳為填補國內高端內衣市場空白所設立,風格奢華;IVU為全品類男士內衣品牌;安朵為線下批發品牌。多品牌戰略的推行有利于安莉芳開拓細分市場,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鞏固品牌的市場地位,提升市場占有率。
中國內衣市場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國內內衣品牌雖多,但單個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卻不高。隨著人們對內衣質量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品牌在市場邊緣蠢蠢欲動,以分一杯羹。2018年上半年以來,不僅國內的各大品牌在加碼內衣市場,國外的品牌也在加入中國市場。如為加強競爭力,國內另一內衣巨頭都市麗人聘任維密前CEO為首席戰略官;在歐美發展碰壁受阻的維密看中了中國巨大的消費群體,一年的時間里連開多家全品類旗艦店,希望能夠在中國市場取得盈利的增長。
作為本土內衣品牌,安莉芳未來的發展前景可觀,卻也充滿了挑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