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丑為美” 為什么現在時裝越丑越流行?
總對一部對于眾多人而言是時尚啟蒙的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中的一句臺詞記憶猶新。實習生 Andy 初入公司,穿著她大碼的藍色毛衣,對主編 Miranda 和眾人為下期雜志封面糾結一條在她眼中一模一樣的腰帶感到不解,露出輕蔑的一笑時,Miranda 停下手中的活對 Andy 說的一段話:
“你從你的衣柜里選了你身上這一件臃腫的藍色毛衣,想告訴全世界你是嚴肅面對自己,肩負責任的人,絲毫不在乎那些膚淺的外在物。殊不知,你身上的這個藍色,是通過無數設計師作品改造進化從而被放到大眾生產線上的一件商品,背后的工作和開銷無可計數。你覺得你自己是時裝行業的一個例外,其實你正穿著被你嘲笑的這房間里的人為你選出來的毛衣。”
從前的時裝,似乎正如 Miranda 講的那樣,大眾總是被時裝牽著鼻子走。
可當下流行趨勢,似乎在違反一切當代的審美規則。曾經被時裝界不齒的元素:腰包、洞洞鞋、牧場裙和老爹鞋,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了潮流人士趨之若鶩的單品。
這無疑是一種對審美發起的挑釁。保守的人每每看到 instagram 上過于標新立異的最新宣傳照片時候,都不禁回想,這或許只是個玩笑。然而,設計師們才不會為了好玩就設計產品,不要忘了,他們的目的終歸是讓品牌盈利。
這些乍眼看到讓人覺得懶散,毫無審美,具有爭議性的時裝,最終還是會被消費者收入囊中——因為他們是舒適、熟悉、合時宜和實用的。正確的審美在這里似乎變得沒有那么重要了,有辨別性的眼光自然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美學。這些就像我們在現在覺得破洞牛仔褲,Oversize 的衣服很正常一般,只是需要一些時間的洗禮和耐心的等待。
這股“以丑為美”的風潮,似乎是從2013年勃肯鞋風靡全球開始的。這雙鞋從誕生之日,就被視為邋遢的同義詞。當2013年春夏,領導 Celine 的靈魂人物 Phoebe Philo 重新改造了這個來自德國的經典品牌時,時裝界為之瘋狂。這雙經過重新設計,零售價為900美金的聯名系列,毫無意外的被一售而空。人們看到了不同的東西,為想要脫穎而出擠破腦袋。
不久以后,我們便在雜志上看到明星穿著勃肯鞋出現在時裝雜志里。例如女演員 Milla Jovovich 在《Vogue》雜志卷首這張穿著中性白衣白褲的照片,配上黑色的勃肯鞋,竟然絲毫沒有違和感。你甚至還會默默地想,我也想要成為這樣風格的女孩兒!
誰又能抵制這股風潮呢?這些常常被大眾視為“丑”的物件,在經過細節的改造和聯名的營銷策略以后,不僅價格從原來的120美金翻了好幾倍,銷量更是風速增長。時裝化的勃肯鞋是當今“反時裝”這股風潮的最佳例證:這雙如今被各種時裝元素改造的拖鞋,已經遠離它最初戶外遠足的初衷,變成了一種舒適而耐穿的時裝元素。
這個在2012年全球僅售出1000萬雙鞋的公司,在2017年售出了2500萬。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球鞋上。《阿甘正傳》里被認為丑和呆的老爹運動鞋,被 Balenciaga 和 Maison Margiela 挪用改造,成為了價格昂貴(Triple S 售價高達895美金,Margiela 更高達1645美金)供不應求的時尚單品。
這種以“丑”為榮的趨勢如何形成的呢?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 Prada 色彩暗淡無光的裙裝系列開始;再到2013年曇花一現,追求反潮流極簡的性冷淡 Normcore 風潮,讓不起眼的衣服成為了風尚。今天的丑美學,加入一點老爹元素,混合一點來自于 instagram 時代的假完美主義,再投入一些從未被時裝看好的元素,便打造了Vetements、Balenciaga、Y/Project、Gucci 這些在時裝界大行其道以挑戰傳統女性審美和性別模糊的熱門品牌。
過去我們一直覺得奢侈品是女性的象征,比如一個漂亮的手袋和一件柔軟的開司米羊毛衫;然而今天流行的奢侈品恰恰相反,他們都缺乏傳統奢侈品應有的女性元素。不做作不偽裝,無性別化,流行是他們的代名詞。
這一切都在宣告著時裝的精英化向大眾繳械投降了。時裝與大眾的位置交換了,如今更像是消費者在引領著時裝。就像勃肯鞋的例子一樣,設計師們現在會這樣想:如果人們選擇穿勃肯鞋,那我也要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我要根據消費者的回饋將它設計成絲絨的材質,并加上珠寶,投入市場。換而言之,今天造成丑時裝現象的人正是我們自己。
Givenchy 和 Gucci 在今年都推出了帶著 Logo 的澡堂拖鞋。同樣的款式在沃爾瑪或許只要10美金。你是會買原版的款式還是經過設計師改良的天價拖鞋呢?我想,大部分人沒有勇氣穿上沃爾瑪沒有名字的版本。加上了品牌設計和 Logo 的版本,似乎是有了設計師的金字招牌認證。
就像今天大家想起腰包不會再將它與90年代油膩的中年路邊攤商販聯想起來,今天的時裝人士愛用腰包,也是因為它可以把手機放在身上收好,解放你的雙手。
丑時裝,退一萬步說,是以實用為原點出發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