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一場民族美的盛宴
“感覺把國際時裝周搬到了內蒙古,美得讓人流連忘返。”22日,“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總決賽賽場上,來自上海的觀眾李陽感嘆道。
老年模特隊展示蒙古族華服
近日,“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總決賽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辦,這個從遠古走來的28個蒙古族部落的文化之美,如今正在以時尚化、國際化的姿態走出草原,向屬于世界的蒙古族“時裝周”邁進。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主要民族之一,在幾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形成了不同的部落族群。因其部落不同,又呈現出不同的服飾風格。資料顯示,蒙古族服飾擁有800多年的歷史,有自己傳統的種類、款式風格、面料色彩、縫制工藝等。
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開幕式現場
內蒙古文化和旅游廳官方消息稱,為了挖掘內蒙古豐富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內蒙古自2003年起創辦“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以此搭建平臺,舉辦了一場民族美的盛宴。
內蒙古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蔚治國介紹說:“從最初參賽的18支代表隊,增加至今年的156支,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喜歡、關注蒙古族服飾文化,甚至還將蒙古族服飾文化帶出國門,帶向國際舞臺。”
據了解,本屆藝術節總決賽共有1500余人、2000多套蒙古族服裝服飾參賽,是歷年來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一次。比賽項目分為傳統服飾、冬季傳統服飾、工裝、時裝、休閑裝、學生裝等6大板塊。
今年5周歲的香香在奶奶的陪同下從呼倫貝爾大草原來到呼和浩特參加比賽,她告訴記者:“蒙古族服飾很美,我喜歡大家夸我的衣服美。”
“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已經舉辦了14屆,每一次來參賽都讓我很震撼。老一輩的蒙古族無論來自于哪個部落,都能把自己部落的傳統文化和手工技藝拿出來展示,并與我們分享。”來自赤峰市的“蒙繡”非遺傳承人那仁其其格說。“而年輕的蒙古族設計師便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做出了大膽創新,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國際范兒。”
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蒙古族文化,內蒙古于2012年發布《蒙古族部落服飾》地方標準,為規范蒙古族傳統服飾的制作和使用提供了科學依據;2014年,蒙古族服飾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今年66歲的薩仁格日樂是“巴林蒙古靴子制作技藝”項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說,從搓線、納鞋底、盤花、繡花到完整地做成一雙靴子,都是她自己的手工藝活兒。“現在做啥都用機器,省時間、省精力,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再辛苦,我也不能舍棄,那樣的美是不可復制的。”
63歲的張平是呼和浩特市火雅藝術團的團長,她帶的老年模特兒隊已經參加了十余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的比賽。她說:“每年穿著各式各樣的蒙古袍走上T臺,是我們最美的時刻,不僅體現了我們老年人的生活之美,更通過我們的展示讓更多人看到蒙古族服裝服飾的美。”
近年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還吸引了來自俄羅斯、蒙古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積極參與。今年,除了內蒙古、青海、新疆、云南、甘肅等地區參賽外,蒙古國、俄羅斯圖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也帶來蒙古族民族服裝展示。
蒙古國首席名模寶樂日瑪首次以評委身份參加本屆藝術節總決賽,她告訴記者:“內蒙古擁有最傳統的蒙古族文化,這是蒙古族的‘根’,我們一定要通過各種方式保護好這個‘根’,才能更好地去傳承和創造更美的民族服飾。”
內蒙古文化和旅游廳廳長賀志亮表示,本屆藝術節以“亮麗內蒙古·霓尚草原”為主題,集中展示蒙古族服裝服飾獨特魅力,并廣泛吸取國際時尚元素,從民族文化、現實生活、未來時尚等多角度呈現蒙古族服飾之美,吸引更多人關注并喜愛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從而推動內蒙古民族文化傳承和文化旅游產品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