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紡織:一件襯衣凝結30多項科技成果!傳統產業走出科技新貴
2010年成立的新疆如意紡織服裝有限公司,是山東如意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是一家集紡紗、織造、服裝研發和生產于一體的大型紡織服裝企業。10月22日,“山東產業援疆這些年”采訪團一行來到位于石河子市的新疆如意紡織服裝有限公司,親眼見證了襯衣、毛巾的生產制作過程。令記者意外的是,看上去簡簡單單的一件襯衣,竟然凝結著如意公司超過30項的科技成果,科技創新引領下的如意公司,早已打破傳統紡織行業經營效率低、產品標準化低、減排難等“痛點”,于2015年在我區建立起完整的棉紡織產業鏈,其襯衣、毛巾產品更是受到歐美、中亞十多個國家以及日韓市場的歡迎,遠銷海內外,展示出新時代下傳統產業的新作為。
小小襯衣里科技大文章
衣食住行,民生大事。那么你知道一件襯衣是如何制成的么?在如意公司的車間里,記者得到的答案卻遠非人們想象中那么簡單。一件襯衣制作本身就有著幾十道復雜工序,而這其中大到布料選擇,小到一根線、一根紗的應用,都有嚴格的考量和標準化要求,要得到一件高品質的襯衣,更少不了將科學技術注入產品。
就拿面料制作來說,普通的棉質面料盡管有著柔軟、透氣、易著色的優勢,但易皺、縮水、易變形的缺陷也很明顯,為了改善面料,如意公司自行研發或引進專門設備,將問題“逐個擊破”。
為了賦予棉質面料抗皺和表面絲樣光滑的性能,如意公司專門投資上千萬引進世界最先進的液氨整理設備,也是全疆唯一一臺“液氨絲光機”,替代傳統燒堿對棉織物進行絲光加工的方法,采用“液氨浸軋、液氨回收、液氨再使用”的可循環模式對織物進行絲光加工,有效提高了織物的彈性、耐磨性、強力和吸水性。
針對棉質面料易縮水的特性,車間工人秦紹云在實踐中發明了“預縮操作法”,有效保證了面料寬幅,這一操作法也成為標準化生產程序中的一環。
像這樣的技術這樣的智力和科技投入都只是如意為實現“做一件好襯衫”目標所付出的冰山一角。
如意自建科創“智庫”為企業發展“造血”
2018年11月,新疆如意紡織服裝有限公司傳來喜訊,公司自主研發的“鹽回收”項目創新成果被兵團科技局評為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繼如意集團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以來獲得的又一最高獎項。這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不僅展現了新疆如意紡織的科研實力,更是實現了中國紡織印染行業的歷史性突破。
該技術的發明人留美博士李世琪介紹,該技術是將染色過程中的棉染廢水分為高鹽殘液、高COD重污水、淡污水,使其分別處理回用或達標排放。目前已經實現廢水中鹽回用率達80%至90%,中水回用率50%,其它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經常規生化處理,可達到灌溉標準,分離出的染料殘余可碳化成高品質活性炭材料。該技術進一步發展可實現印染廢水低成本近零排放。
記者注意到,這項成果由新疆如意職工創新工作室領先實施,歷時三年方才完成。這一“職工創新工作室”便是新疆如意紡織保持科技創新活力的重要“智庫”。
“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進步,消費者對于紡織品的質量、花色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為了促進產品的生產和新產品的開發,我們必須從設備上下功夫,哪怕是微小的一點點細節也不要放過,不斷進行攻關和技術創新,以促進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和新產品的開發。”新疆如意紡織服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仰孚介紹,就在這樣的理念支撐下職工創新工作室應運而生。
工作室現有人員13人,平均年齡41歲,組成人員全部為中專以上學歷,全部為機械或者電器專業,高級工程師2人,工程師3人,技師3人。該工作室圍繞生產、效率、新產品開發、產品質量、節能減排、降耗等,在設備、動力、環保等領域,進行深入扎實的創新探索。
近三年時間中,工作室共完成120余項設備創新攻關項目,其中15項通過國家專利審查取得國家專利證書,還有6項正在申請中。工作室還肩負為企業科技未來“造血”使命,累計培養大學生和設備骨干30余名,在質量管理、新產品開發、設備管理、技術改造等崗位大顯身手,發揮人才的引領作用。
科技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一直以來,新疆如意紡織以科技創新、時尚化、智能化為主要發展方向,從2015年開始,花費4年的時間進行企業技術改造,將之前的織布項目改造成為新的現代化的高檔襯衣面料項目,將毛巾車間做成大的國際生產平臺,與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合作生產高檔毛巾,走出國門,同時也把自己的毛巾品質和品牌做大做強。
采訪當天,正巧遇到兩位日本客商在毛巾生產車間考察參觀。在一排排的全自動毛巾橫縫機、縱縫機前,兩位客商饒有興致地拿起剛剛制作完成的毛巾成品研究,“中國的紡織產品在日本還是很有市場的,在價格一樣的情況下,如意的產品質量要好一些。”日本客商這樣評價道:“我們對如意的企業文化和產品質量都非常認可,因此特意從東京飛過來看一看。”
如今,新疆如意紡織已經集中了紡紗、織布、毛巾、印染、襯衣和西裝生產線,并在寧夏、南疆、石河子布置了九大工業園區,不斷進步的科技水平助力產品質量的提升讓國際市場注意到如意品牌,并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引導下,與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建立貿易關系,不斷壯大了如意走國際化、時尚化、科技化的道路。
新疆如意紡織的產業援疆之路走得風生水起,公司黨委副書記林淑萍認為這與山東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未來,新疆如意紡織將進一步加強與山東省人民政府駐新疆辦事處的聯系,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發展。把智能紡紗引進到石河子的工廠,目前智能化設備已在1號車間安裝和調試中,那時擋車工將騎著電瓶車拿著IPAD在車間里實現大數據化、智能化的紡紗,讓產業發展走在國際前沿,用企業發展實力展現山東產業援疆力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