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和服飾面料緙絲皇家御用織物
緙(kè)絲,又稱“刻絲”。因其彩緯間換梭產生的"縫隙"像刀刻過的一樣而得名。自宋元以來,緙絲一直是皇家御用織物,因其工藝極為復雜,藝術感染力強, 而享有“一寸緙絲一寸金”之盛名。
#01
“非遺緙絲”
“以梭代筆,以絲作畫”
緙絲,又稱“刻絲”,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是中國絲織業中最傳統的一種挑經顯緯,極具欣賞裝飾性絲織品。
緙絲流行于隋唐,繁盛于宋代,宋人追求精神生活,在緙絲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與書畫藝術相結合,開創了以緙絲工藝織造繪畫卷軸的新風尚。
緙絲具備藝術和工藝雙重價值。織造時,通過在豎排蠶絲上橫穿彩色線條呈現畫面。
一根緯線不必穿過所有經線,即“通經斷緯”,因此同一緯度下,色彩更多樣,特別適宜制作書畫作品。
緙絲制作一般有16道工序,所用彩色緯緯絲多達6000種顏色。但色彩變換極其繁瑣,每一個過渡色都都要不停地變換小色梭,繪畫中一筆可以得得到的變化,在絲中就要分解成無數色塊。
南宋朱克柔 《緙絲蓮塘乳鴨圖》
一個熟練工,一天也只能織出幾寸絲,有時為了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幾個月乃至至一年以上。
緙絲必須純手工織造。同是非遺,相比于部分織造可用機器代替的云錦和宋錦,絲織造過程極其細致致,稍有差池,便需拆掉重來,存世精品極為稀少。
緙絲 《博古書幌》
放大鏡下的緙絲《翠羽秋荷》細節
緙絲 《鹡鸰紅蓼》
《宋沈子番花鳥》緙絲
宋 緙絲孔雀圖
緙絲乾隆御制詩花卉冊
清乾隆 緙絲御筆墨云室記手
#02
“緙絲”
“非遺時尚走出圈”
新一代的中國設計師也開始運用中國非遺工藝與現代生活美學相碰撞,激發出新的中國美學樣式。
蓋婭傳說
蓋婭傳說不斷從中國傳統文化和服飾中獲取靈感和創意,不僅全情詮釋了緙絲、蘇繡、羽繪等諸多東方非遺工藝,更是關注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時裝表達,用時尚語言說出遠古的故事。
為了讓衣服飄逸靈動,蓋婭選擇了最為高級的緙絲,在這樣薄如蟬翼的面料上縫制難度加倍。
采用古老絕版緙絲孤品,從敦煌色調及壁畫圖案中攝取靈感,緙絲工藝一寸片料須有十萬于次斷針斷絲,時間之久,技藝之高。融合古法布料的多重工序,從紗線織布上色抽紗緙花,盤繡勾金等刺繡手法及細節層次,仿佛揭開古老面紗,還原敦煌仙子的絕美。
這些神話故事從來不是遙遠的,都會在秀場中真實地展現出來,用輕盈薄紗來承載厚重的歷史,用創新刺繡來道出遠古的傳說,用巧妙設計傳遞中國韻味。
LIQINGWEI
LIQINGWEI 23春夏季發布會主題“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東西方藝術在這里交融綻放,迸發出品牌這一季度的深刻詮釋。
面料上,主要采用典型東方絲綢,如非遺緙絲 、宋錦、香云紗、重磅真絲等原料,植物染料棉、蕾絲為輔,通過刺繡、提花、手繪、珠片、串珠等重工藝等,同時把代表著西方貴族階級蕾絲、“珍珠時代”文化運用到本次設計,讓蕾絲和中式刺繡巧妙結合,加上中式傳統手工藝,有力表達出絲綢的別樣之美。
色彩上,以金色、銀色、珍珠白、古銅色,翡翠綠、法式勃艮第紅等為主。款式上,古典與現代的結合,加上珍珠的全新設計和多樣化的風格,傳達一種浪漫與典雅。
在新一代設計師的作品中傳統織造、花邊等重工藝永久不衰,也是一種傳承之美,物盡其用,發揚可持續設計的環保理念。
荷木HEMU
身處城市鋼筋水泥的叢林之中,我們向往自然和回歸的心無處安放。東晉陶淵明曾在《歸去來兮辭》中發出“田園將蕪,胡不歸”的長嘆,這像是一種召喚,也成了我們歸隱的夢境。歸去不是逃避,而是休整心靈后的再次出發;歸去不是遁世,而是生命的認知與重生。
荷木HEMU丨2023SS上海時裝周“歸去來兮”攜手著名藝術家胡軍軍女士,來共同呈獻一場藝術與時尚的對話。
這一季的荷木HEMU也將打破以往的沉穩色系,汲取胡軍軍繪畫作品中精彩的圖案和色彩,為您帶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服裝面料以絲綢、錦緞、絹、綃、羊毛、羊絨等天然纖維為主要材質。特別在國家級非物質遺產的緙絲織造工藝、染整工藝、刺繡工藝上大力的推廣和傳承。
荷木HEMU追求的是一種東方雅致的生活方式,荷木HEMU同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們共同構建了一個獨特而極具東方美學的世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