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械新出路:加快智能化和高端發展
據了解,今年1~10月,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已召開了9次科技成果鑒定會,對18項產品進行了鑒定。其中,東華大學與徐州恒輝編織機械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特種編織技術與裝備以及產業化”項目和立信染整機械有限公司開發的DYECOWIN高溫染色機兩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另外15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項成果為國內領先水平。
2017年以來,紡織機械行業整體運行穩中向好。1~8月,規模以上紡機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35.21億元,同比增長12.46%;實現利潤總額為59.15億元,同比增長21.91%。1~8月,紡織機械進出口總額44億美元,同比增長18.52%。不難發現,紡紗機械中高端產品需求保持增長。
織造機械中,高速劍桿織機、噴水織機、噴氣織機三類機型的需求均大幅增長。其中,國內主要生產企業銷售高速劍桿織機3592臺,同比增長11.45%;銷售噴水織機1.9萬臺,同比增長46.15%;銷售噴氣織機5503臺,同比增長37.13%。
印染及后整理機械上半年銷售情況普遍向好。低浴比間歇式染色設備普遍訂單飽滿;中小型導帶式數碼印花機銷售持續增長;中高端拉幅定形機生產企業銷售平均增長10%以上。
針織機械運行平穩。針織橫機保持較強的增長態勢,表現搶眼,上半年銷量超過11萬臺,同比增長69%。圓緯機國內市場表現平淡,特殊機型如毛巾機、調線機銷售成亮點;但海外市場表現突出,銷售數量和金額均同比增長。經編機中、高速經編機銷量明顯增加,而花邊機銷量略有下降。
化纖機械需求增長,訂單有所增加。市場需求主要集中在新增產能,滌綸長絲紡絲機、加彈機和粘膠短纖設備的市場訂單有較大幅度增長,但海外市場同比下降。
非織造布機械延續了需求旺盛的局面,高速高產成套生產線成為市場熱點的同時,差別化、柔性化生產線不斷涌現。水刺非織造布生產線市場銷售井噴,出現供不應求局面。針刺非織造布機械生產企業銷售平均增長10%以上。
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等各種技術的發展,中國紡織工業已經進入了新時代,規模快速擴張的階段已經過去。盡管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還有較高增幅,但纖維加工量增長已不多。紡織生產設備不斷更新換代,水平不斷提升,而且產能向優勢企業集中;業內龍頭企業向產業鏈兩端發展。這些是當前行業發展的明顯趨勢。紡機生產企業對這些發展趨勢要有所準備,要將主機設計、工藝設計、專配件設計等結合起來,向智能化和高端產品發展。
對于紡織機械智能化發展問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說提出,紡機行業是最早參與智能發展研究的行業之一,但目前紡織工業2.0還需補課,工業3.0還在推廣,工業4.0僅有少量示范。對此,紡機企業應先把產品做好,發展好數據化、網絡化、自動化,在此基礎上輔助智能手段邁向智能化。應打好基礎,跟上社會智能化的步伐;同時也要密切跟蹤智能化進程,了解智能化新成果。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總工程師祝憲民表示,目前政府對智能制造的引導方向是建立示范區,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推動智能制造供應商聯盟,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他提出,智能制造的基本要素是數據-分析-決策-執行,人工智能要具備自學習的功能。新時代要抓住新機遇,同時要創造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機遇。紡機企業不僅是賣產品,還可以提供更多服務。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