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大中華區增收24%+稅前利潤增長三成 但耐克仍需控制成本
中國市場的需求依然強勁,但耐克在這一區域并非高枕無憂——2017年大中華銷售猛增29%的阿迪達斯剛宣布一項亞太市場計劃,將上海設為亞太新總部,希望進一步在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提升業績,從而整體趕超耐克。

3月23日,耐克集團公布2018財年第三季度的業績。截至2018年2月28日,耐克全球營收同比增長7%至89.84億美元,高于分析師預期的88.5億美元。
受到美國稅制改革的影響,耐克第三季度虧損9.21億美元,每股虧損57美分。據金融數據公司FactSet的數據,該公司上一次公布季度虧損是在1998年。扣除20億美元的稅收支出,每股收益為68美分,比分析師預期高出15美分。
這一季度,大中華市場再次成為最大亮點。受到直面消費者計劃(Consumer Direct Offense)的推動,大中華區營收達到13.36億美元,同比增長24%,連續15個季度實現雙位數增長。該區域稅前利潤同比增加30%,達到4.96億美元。
但耐克在北美市場的效益仍無明顯復蘇,第三季度,本土市場的銷售額同比下降6%。其中,該地區的鞋類銷售仍然疲弱,服裝銷售增長則同比持平。耐克首席執行官馬克·帕克(Mark Parker)在財報中說道:“第三季度結束的時候,我們已經看到北美趨勢逆轉的跡象。”
對此,耐克集團首席財務官安迪·坎皮恩(Andy Campion)則告訴分析師和投資者,該品牌在北美的銷售額有望在2019財年上半年恢復增長,當前庫存情況已經改善,耐克在北美的訂單正在增加。
此外,耐克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9%,亞太和拉丁美洲增長13%。兩大區域的表現較為出色。
在大中華地區、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推動下,耐克品牌的營收為85億美元,同比上漲4%。旗下品牌匡威的營收為4.83億美元,下降8%。
毛利率下降70個基點至43.8%,耐克對此表示,主要原因是外匯匯率的不利變化,部分被產品成本下降所抵消。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耐克連續第9個季度出現毛利率下降,表明該品牌在通過價格戰與競爭對手抗衡。
財報顯示,銷售和管理費用同比增長11%至28億美元。受到市場營銷費用增加的影響,需求創造支出成本同比增長15%至8.62億美元。運營開銷費用增長9%至9億美元,主要原因是管理成本增加以及持續投資全球數字業務和NikePlus會員計劃。
稅前利潤下降12%至12億美元,原因是雖然全球大部分區域收入增長強勁,但受到毛利率下降、銷售和管理成本上漲的影響而有所抵消。
由于收益和營收超過分析師預期,財報發布當天,耐克公司股價在盤后交易上漲5%。
3月18日,耐克曾發布聲明稱,品牌總裁特雷沃·愛德華茲(Trevor Edwards)離職,并將于今年8月正式退休。據華爾街日報,CEO馬克·帕克在發給內部員工的郵件中表示,其收到有關集團內部某些不符合耐克核心價值的行為報告,但未說明是否涉及愛德華茲或其他高管。在此之前,愛德華茲曾被視為馬克·帕克的潛在接班人。
第三季度的業績繼續顯示出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但耐克在這一領域并非高枕無憂。
2017財年,頭號競爭對手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猛增29%。3月14日,阿迪達斯宣布一項亞太市場新計劃,將上海設立為亞太區新總部。德國品牌此舉,希望進一步在全球增速最快的消費市場提升業績,從而整體趕超耐克。
顯然,兩大巨頭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爭奪戰仍將持續加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