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衣界的“鐵公雞”——浪莎股份20年首次分紅 每股分紅只有6分錢
浪莎股份上市以來,共經歷了20個財務年度,其中有6年出現虧損,上市以來累計虧損3.07億元,累計獲取經營現金流凈額2.17億元。
作為鐵公雞中的戰斗雞,曾連續19年不曾分紅的浪莎股份,在今日終于宣布首次進行現金分紅,但每股分紅只有6分錢。
浪莎股份今日發布年報稱,董事會提出2017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即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0.6元(含稅),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也即向全體股東派發583.31萬元。
不過,參照今日收盤價19.72元,浪莎股份這一分紅方案的對應股息率只有0.3%,給予投資者的回報力度較為有限。
據記者統計,浪莎股份上市以來,共經歷了20個財務年度,其中有6年出現虧損,上市以來累計虧損3.07億元,累計獲取經營現金流凈額2.17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在2016和2017兩個財務年度中,浪莎股份的盈利較大程度依賴了銀行理財,銀行理財收益分別達到219.09萬元和643.31萬元,分別占當年凈利潤的16.28%和28.03%。
較少投資者關注到的一個現象是,A股上市公司浪莎股份作為浪莎控股集團的一個成員,其主營業務其實是賣短褲、而非賣襪子,浪莎襪業一直留在了集團內部、并未注入上市公司。
另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浪莎控股近些年來開始多元化經營,涉足了支付領域、微商領域。
19年鐵公雞終拔毛,10股拔6毛
在加強監管“高送轉”、引導公司現金分紅的監管新態勢下,浪莎股份一度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其19年連續不分紅的紀錄也成為一個重要的股價壓制因素。
2017年12月1日,在證監會的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明確表態,將加強對“高送轉”上市公司的現場檢查,尤其對其中長期沒有現金分紅的“鐵公雞”嚴格監管,“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的,一律依法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受該消息影響,浪莎股份從2017年4日開始連跌7天、累計跌幅達到39.35%,中間包括連續3個跌停板,股價至今未曾恢復,浪莎股份成為這輪新監管態勢下的一個典型反面案例。
在股價與監管形勢的雙重壓力下,浪莎股份董秘在2018年1月18日答復投資者疑問時表示,“從2017年經營成果來看,通過子公司再向母公司分紅彌補完虧損后,今年應該可以達到現金分紅條件”,再次吸引了投資者眼光,被認為鐵公雞開始開始“拔毛”。
但今日出爐的年報則顯示,浪莎股份給出的現金回報仍較為有限,每一股的分紅只有0.06元,參照今日收盤價19.72元,當前股息回報率只有0.3%,算不上是很豐厚的股息回報。
就派現規模來看,本次現金派現的規模達到583.31萬元,占股東凈利潤的25.41%。
無奈要做鐵公雞?分紅已近上限
盡管鐵公雞成為輿論批評對象,但回顧浪莎股份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浪莎股份既有主觀上對現金分紅的重視因素,也有歷史遺留問題的客觀限制,并且2017年的分紅規模已接近可分配利潤上限。
作為一只借殼上市股,浪莎股份的前身長江控股一度資不抵債、留給浪莎股份較大遺留虧損,因此浪莎股份每年的盈利都必須優先用于彌補遺留虧損,直到2017年才算彌補完虧損,這是浪莎股份成為鐵公雞一個重要原因。
回顧歷史數據,浪莎股份的前身長江控股從1998年上市后,前8年中有5年出現虧損,到了2006年年底時,公司股東權益已成負數、達到-2.63億元,合并口徑下的未分配利潤達到-4.9億元、母公司口徑下未分配利潤為-4.47億元。
2006年5月,浪莎控股通過與宜賓市國資公司簽署協議,以7000萬元受讓長江控股3467.13萬股國家股,當年長江控股扭虧為盈,化解暫停上市風險。
根據《公司法》和浪莎股份公司章程,公司凈利潤分配順序首先是彌補公司上年虧損,其次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然后是提取任意盈余公積,最后才是支付普通股利。但是,浪莎股份上市后,其母公司未分配利潤仍一直為負,一直到了2017年才首次轉正,這也導致了浪莎股份前19年都無利潤可供分配。
那么,浪莎股份是否能夠給出更多的分紅?
表面上,根據公司財報,浪莎股份2017年實現盈利2295.36萬元,是當前現金分紅近4倍,與此同時,浪莎股份賬面上擁有的貨幣資金也有2.93億元,是當前現金分紅規模的50倍左右。
但是,根據年報信息信息,浪莎股份合并報表口徑下的未分配利潤達到2658.09萬元,但母公司經全資子公司向其分紅彌補遺留虧損后,未分配利潤只剩下667.52萬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10%后,可供股東分配利潤只剩下600.77萬元。
因此,相較于目前發布的583.31萬元分紅規模,浪莎股份已經將97%的可分配利潤用于派現。
20年累計虧損3.07億元,盈利依賴銀行理財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在上市以來的20份財報記錄中,浪莎股份曾有6年經歷了虧損,其中5年發生在2007年重組之前,累計虧損3.07億元,上市以來沒能為全體股東創造正的經營收益。
其中,最大虧損發生在2002年,該年一年虧損6.68億元,直接將股東權益打成負數、達到-5.21億元,也是在這一年給后續借殼的浪莎股份留下了較沉重的財務欠賬。
在經歷重組之后,浪莎股份的虧損年份比例有所下降,只在2015年曾虧損0.21億元,其余年份均實現盈利。
那么浪莎股份是如何實現盈利的?就2016年和2017年數據來看,積極參與銀行理財是一個重要的盈利手段。
數據顯示,浪莎股份在2016年實現投資收益219.09萬元,占該年份凈利潤的16.28%,全部來自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收益;2017年期間,浪莎股份也實現投資收益643.31萬元,占全年凈利潤的28.03%,也是來自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收益。
根據財務附注,上述投資收益來自購買交通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到期、收回理財資金本金并取得理財投資收益。
截至2017年期末,浪莎股份仍持有銀行理財產品8000萬元,產品類型是對公結構性存款(掛鉤利率)產品,為短期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
在現金流方面,浪莎股份上市20年以來,經營現金流整體凈流入2.17億元,投資現金流為凈流出3.13億元,同時籌資現金流也凈流入3.33億元。
浪莎股份:不賣絲襪賣短褲
“浪莎”作為一個知名的襪子品牌,一直家喻戶曉,但很多股民朋友不知道的是,A股中的浪莎股份經營的并非襪子生意,而是主要銷售短褲和內衣。
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浪莎股份第一營收來源是短褲,共計實現營收1.87億元、占全部營收的55.24%,第二營收來源是內衣,共計實現營收9598.43萬元、占比28.36%。
主要原因在于,在2006年進行借殼的時候,浪莎集團只是將浪莎內衣注入了上市公司,而將其最核心的浪莎襪業留在集團,浪莎股份和浪莎襪業都只是集團的下屬公司。
有意思的是,如果我們繼續觀察浪莎控股集團,會發現這家公司除了經營服裝生意外,也開始進行多元化經營,尤其是進軍金融領域,推出了“浪莎支付”,且涉足微商領域。
根據官網信息,浪莎支付是由浪莎控股旗下浙江眾米金融服務外包公司、上海金也信息科技公司及第三方營運團隊組成,是一家“以支付為核心業務、銀行卡收單維護、金融增值服務、行業應用技術系統研發等業務于一身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此外,浪莎集團官網上還給出了一個微商品牌鏈接“浪莎國際”,且公布了“微商代理政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