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破產、倒閉…… 泉州鞋服企業出路何在?
?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泉州、晉江、石獅都曾因鞋服而出名,可現在,這顆曾熠熠生輝的“寶珠”,似乎正在漸漸失去往日光澤。
欠下30億巨債,工廠停工,被立案調查,今年3月,創立于1991年的泉州鞋服品牌富貴鳥,倒下了;
幾個月前,曾請明星周杰倫代言,巔峰時期曾在全國擁有4000多家門店的德爾惠,倒下了;
時間再往前推一年,喜得龍公司破產重整、閩超鞋業公司破產重整,曾讓業界為泉州鞋服企業捏把汗。
再往前,還有曾經家喻戶曉的牛仔褲品牌旗牌王申請破產清算
還有閩超鞋業、已經重組成功的諾奇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泉州、晉江、石獅都曾因鞋服而出名,可現在,這顆曾熠熠生輝的“寶珠”,似乎正在漸漸失去往日光澤。
隕落
對80后來說,體育品牌金萊克,在當年可謂是大名鼎鼎。金萊克總部位于晉江池店鎮,與其緊鄰的是大名鼎鼎的陳埭鎮,陳埭鎮是安踏、特步、361度、德爾惠和喜得龍等“大牌”的發源地,也是德爾惠總部所在地。
來自湖南的陳武,18歲就在晉江打工了,先后換過七八家工廠,最后自己也開起了工廠,專門給一些鞋廠提供鞋帶,他說,相比較過去喧喧鬧鬧的晉江鞋業,如今就連訂貨會都顯得有點冷清。
陳武說,以前訂貨會每年舉辦四次,每次都是人山人海,最近這兩年,一年舉辦兩次,每次即便是大企業也不過幾百人,“其實,晉江鞋服的下坡路,早幾年就開始了,只是這一兩年,潰敗的都是知名企業而已”。
他口中的知名企業,是富貴鳥和德爾惠。
富貴鳥是創立于1991年的泉州鞋、服品牌,巔峰時期躋身國內第三大品牌商務休閑鞋產品制造商、第六大品牌鞋產品制造商,被譽為“縣城男鞋扛把子”,2013年香港主板掛牌上市。但今年3月,伴隨“這只鳥”的,卻是身背30億巨債,半數廠房停工、員工流失,資金鏈已全線崩盤,因違規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而德爾惠,曾因周杰倫那句“不走尋常路”譽滿市場,高峰時期在全國擁有4000多家門店。可去年年底,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發布公告,德爾惠、新亞集團、永勝3家企業目前已處于停業狀態,其資產也將在公告日期之后予以處置。
陳武還記得,去年,安踏董事長丁世忠在參加安踏上市10周年慶典時說,十年前沒有的企業做得很大,十年前好多很大的企業已經沒了。而說這句話時,曾經年銷售額超30億元的喜得龍剛剛宣布破產不足百天,德爾惠也已經滿目瘡痍。
時間軸往前推,2006年8月5日,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喜得龍(中國)有限公司破產重整一案,意味著喜得龍公司破產重整案進入實質性階段。這家零售網絡曾覆蓋全國28個省市,擁有超過數千家零售店鋪的福建體育明星徹底隕落。
同時,晉江法院召開晉江閩超鞋業公司破產重整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由全體債務人開會共同決定公司財產的分配處置。晉江法院公開信息顯示,此次會議前,共有63名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債權,債權總額1.9億元。
其實
不只是晉江、石獅的鞋服企業
放眼全國
90年代進入大陸市場的百麗,其門店擴張在2012年達到頂峰,2010年-2012年每年的凈增門店數在1500-2000家,尤其在2011年增速更高,平均兩天便有一家新店開出。去年宣布退市并進行私有化,這也意味著“鞋王”就此告別神壇。
艾格全球共運營3767個銷售點,其中987間位于歐洲,2442間位于中國,另有338間國際特許經營店。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上半年期內,艾格集團新增21個內衣銷售門店,但這些都與中國市場無關,中國市場上半年主要仍是以關店止損為主,僅2017年上半年就凈關閉了154間門店。
一直處于虧損的還有達芙妮,去年虧損達到7.34億港元并關閉超1000個門店,此前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別關閉門店805家和1030家。遇此現狀,近期達芙妮也在門店風格、跨界合作、電商業務方面有所行動。
弊病
1、盲目上市
泉州不少企業存在攀比心理,隨著晉江、石獅不少鞋服企業上市成功,不少企業攀比,為了追求上市,而為了上市就必須付出高額的成本:企業需要補稅,還需要支付“包裝公司”一筆傭金。有一家營業額數千萬的企業曾表示,其為了上市,光補稅就上千萬。有業內人士表示,曾有一家企業上市融資了2.3億,包裝就花掉了1.4億。很多鞋服企業,為了上市,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是實際的經營狀況卻跟不上,結果導致企業資金鏈斷,企業發展遭遇重傷。
2、盲目擴張
建更多的廠、開更多的店,曾經是泉州老板們的慣性思維。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外貿訂單減少、庫存危機及電商的影響,鞋服門店生意大不如前,部分老板們后知后覺,對行業升級、產品研發等投入少,導致盲目擴張帶來一系列影響。據相關媒體報道,某鞋服品牌單店開店投入需要60-100萬的投入,這對企業來說是極大的投入成本。
3、現金流
對于不少企業來說,融資主要手段是銀行、民間借貸及上市融資,但目前這三種途徑不僅阻力重重且暗礁洶涌。大部分跑路的企業就是因債務到期無力償還而致資金鏈斷裂。企業有一定規模尚可爭取銀行貸款,而更多的小微企業只能轉向民間借貸,民間借貸高額的利息,隨著經營狀況下降,拆東墻補西墻,危險可想而知。
4、明星光環
曾經晉江、石獅的鞋服企業流行聘請明星做廣告,央視體育頻道甚至稱為“晉江頻道”,但是現在消費者很理性,他們要么選高性價比的產品,要么選高附加值的產品,不會因為你這個品牌是哪個明星代言的就會買。曾經的明星光環不再。
5、生產成本上升
生產成本的攀升也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對于晉江鞋服而言,過去依靠人口紅利降低成本,融資進而快速做大規模的捷徑已經不復存在了。人力成本每年以15%速度上漲,一雙鞋400-750元的平均價格則多年不變,轉型迫在眉睫。
6、創新力難以適應消費者
隨著80、90、00后的成長,這類消費群體追求服飾個性化、潮流化,傳統服裝企業所存在的產品雷同和同質化的弊端恰巧與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形成對立。
突圍
晉江獲得2020年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舉辦權,對晉江、石獅的鞋服企業來說是個好消息。
2017年財報顯示,安踏體育營業總收入增長25%達到167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8.5%達30.88億元。
此外還有舒華體育,于5月10日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申請。
最終決定企業命運的關鍵點其實還應該在于企業自身,老牌企業的隕落想要開啟翻身仗還需要嚴謹思考。提高產品創新力在于對消費者消費習慣和心理的把握以及流行趨勢的及時掌控;降低成本要在產品制造、供應鏈和渠道運營方面入手。
新零售時代,大數據、AI技術在線上線下的應用在逐漸開展。例如數字時代的Zara專賣店將實現自動化點擊取貨,門店帶有iPad、智能試衣鏡、自助結賬和網購訂單自助取貨等技術。當然門店與技術的接觸不可能在短時間里覆蓋,因為存在技術不成熟和高成本需求。
此外,線上線下雙渠道融合是趨勢所在,既要有渠道優勢也要通過渠道給予消費者優質的用戶體驗。近期盡一切力量滿足年輕消費群體的好奇心和個性化,增強優質的用戶體驗便能增加用戶粘性,顧客流量加大方可能實現復購率的提升。近期京東聯合英特爾、沃爾瑪、唯品會等數百家AR行業和零售行業合作伙伴成立全國首個AR無界創新聯盟,致力于用AR技術打造線上和線下全新的購物場景,通過增強現實視覺體驗的形式來為消費者創造購物的新鮮感和樂趣,用“體驗式”購物方式提升消費感受。年輕消費者愿意接觸新事物同時接受能力強,把技術與零售行業相結合或許在未來是一條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