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擾亂“一池春水” 服裝行業電商有什么變化
1994年互聯網接入中國,發展到如今,已經整整24年,美國的亞馬遜公司在1995年開始搞電子商務。1999年中國第一家電子商務C2C平臺是王俊濤的8848,三個月后是邵亦波的易趣,一個月以后是馬云的阿里巴巴,而同樣屬于C2C的淘寶網,2003年才誕生。作為最早進入電商的服裝行業,在陪著電商行業成長的過程中幾經改革,與十五年前的行業狀況相比,如今又是另一幅景象。借傳統服裝企業的電商之路發展,這十幾年來電商有了什么實質性的變化。
商品上線之初,目的只為清理庫存
相信在淘寶網剛開始進入大眾視野的時候,大家經常聽到的聲音就是,網上的東西買不得,都是假貨,等等。實際上是因為企業在進行線上銷售的目的,都主要是以清理庫存為主。就是把實體店處理不掉的商品,以低于市場價好幾成的價格紛紛放到網上售賣。即使在今天,我們仍然看到很多服裝電商還在用這一招,即實體店上線商品,過一段時間之后,會有很多同款出現在網絡上。
線上線下差異化銷售
傳統服裝企業在線上獲利后發現,線上不僅能清理庫存,也可以上新品。但是如果新品同時在線上線下發布的話,會發現線上價格遠遠低于實體店。毫無疑問,這對于實體店并不是一個好勢頭。那怎么辦呢?做差異化銷售,出線上專供款和實體店專供款。不少服裝企業也用這個套路賺的盆豐缽滿。
為線上商品成立子品牌
線上線下款式不一樣了,但怎么說也是同一個牌子。憑什么你實體店貴這么多?長期如此下去,最終的結果就是,消費者都覺得你這個品牌商品只能賣線上價,拉低了品牌的價格區間。這種情況下,服裝企業被迫為線上的產品另起品牌。所以我們現在也經常看到五花八門的服裝品牌原來都隸屬于幾個大服裝品牌旗下。
線上為線下引流
服裝企業另起了很多子品牌后發現在線上的子品牌都賣的很快,但實體店的主品牌還是受到影響。部分服裝企業已經意識到線上線下其實是無法分離的。所以我們現在也能看到部分服裝品牌線上的價格和實體店并沒多大差異,除了網購節,平時也沒什么促銷活動。到這個階段,傳統服裝企業明白了,線上的主要作用是服裝的展示,給消費者暗示品牌價位區間,為線下引流。這樣當消費者在去實體店試穿的時候,內心已經知道了衣服的大概價位。那么在實體店成交的概率也就提升不少。
迎來新零售,線上線下一體化
線上線下一體化關鍵點在于兩個業務共享同一份數據,沒有差異。在同一份數據服務的體系下,基于客戶的地理位置進行人、貨、場的智能匹配。這樣的話,消費者無論在網上下單,還是在實體店來下單,最終的結局是一樣的,一樣的商品、一樣的價格和就近的服務。最貼近我們身邊的例子就是優衣庫,我們在優衣庫旗艦店商品詳情頁面可以看到最近實體店位置。
新零售攪亂了電商行業的“一池春水”,同樣給這個時代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如果我們還是拿著傳統地位或早期的電商思維來運營,會很累并收效甚微。我們要做的是跟上這個時代的節奏,把握每一次創新機會,才不會被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所淘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