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就業,紡織專業不受追捧?可紡織就業率卻震驚了所有人!
2018年高考錄取工作已經接近尾聲,眼下國內各大院校對今年的新生招生錄取情況統計也基本結束。本網記者近日對幾家紡織服裝類高校展開調查,看紡織服裝相關專業院校今年的招錄情況如何?紡織服裝相關專業是冷還是熱?
整體偏冷,服裝設計相對熱門
◆西安工程大學作為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紡織服裝為特色的高等學校,近年來紡織服裝類專業學生生源數量保持穩定,其中紡織材料類專業招生數每年在360人左右,服裝類專業學生數在500人左右。據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學校在紡織工程、輕化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國家級特色專業或省級特色專業增加本碩分流培養計劃,報考生源充足,錄取分數較往年有較大提升。
學校負責人表示,今年紡織服裝類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專業設置及招生計劃與往年基本一致。從今年招生統計數據來看,包括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在內的設計學類專業報考情況非常好,紡織服裝理工類專業報考一志愿率略低。其中,服裝設計與工程(含卓越班)專業由于專業認可度較高且培養模式多樣化,因而受到考生們的歡迎,紡織工程、輕化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專業等專業的報考情況與去年基本相同。
◆蘇州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與2017年平均分數相比較,今年錄取分數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今年學校熱門報考的專業主要包括金融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英語、會計學、經濟學、法學、軟件工程等專業。紡織服裝類專業相對上述專業來說,考生報考的熱門程度不算高,其中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作為藝術類專業相對較熱門。
◆北京服裝學院招生處處長孟慶瑤表示,作為北服的王牌專業,藝術類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在報名階段就有3萬人報考,可謂相當火爆,同樣的熱門專業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也很受考生歡迎,學校外地生源考分均在一本線上。
盡管如此,但相較金融學、計算機學、軟件工程等社會熱門專業而言,紡織服裝類專業報考的熱門程度仍然不算高,紡織服裝類專業第一志愿報考率低。
記者了解到,現在越來越多的院校采取大類招生政策,即大學一、二年級不分專業,統一學習基礎課程,大三后根據學生意愿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很多學生在大三選專業時并不是很傾向紡織服裝類專業。同時,現在教育部允許學生在讀期間調換專業,還有部分被調劑到紡織服裝專業的學生重新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對此,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秘書長紀曉峰表示,考生不愿選擇紡織服裝專業和社會的傳統觀念有很大關系,公眾對紡織行業現在的發展情況不了解,還停留在過去落后低效的陳舊認識上,認為從事紡織行業的職業前景不好。
截然相反,紡織就業質量過硬
事實真的如此嗎?紡織專業就業前景到底如何?就在今年畢業季時,《中國紡織報》記者還曾對今年紡織類高校的畢業就業狀況進行了調查。
哪些專業畢業生最為搶手?
各相關專業的就業趨勢如何?
畢業生最心儀什么樣的企業?
據調查,今年◆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輕化工程3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達100%,與2017屆、2016屆基本持平;材料科學與工程就業率為93.75%、表演為98.57%、服裝設計與工程為95.24%、服裝與服飾設計為97.26%。整體來看,工程類學生的就業率最高。
◆蘇州大學的服裝設計與工程、輕化工程兩個專業就業率高于本校就業平均水平。紡織工程、非織造材料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輕化工程、紡織工程中外合作辦學等5個專業的就業率水平基本相當。
多年來,◆武漢紡織大學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保持在94%左右。根據近3年第三方教肓評價權威機構麥可思對學校應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報告顯示,畢業生非失業率、月收入、就業滿意度均高于全國非211高校平均水平。
除本科院校以外,高職高專院校就業率也相對較高。◆四川某紡織服裝院校的現代紡織技術、紡織品檢驗與貿易、紡織品設計、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材料工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商務、應用電子技術、連鎖經營管理、商務英語、產品造型設計等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達100%,服裝類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在97%以上。該校老師表示,2018屆畢業生早在2017年年底就已和工作單位簽訂協議。
西安工程大學黨委副書記趙小峰表示,畢業生愿意選擇行業中知名品牌企業,尤其是那些重視人才發展培養并具有企業文化的大企業。如溢達集團、山東如意科技集團、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柒牌集團、寧波太平鳥時尚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瑪絲菲爾時裝有限公司、深圳市歌力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武漢紡織大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畢業生主要面向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等單位就業。
從就業地區來看,四川、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北京等地是熱門;蘇州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本科畢業生中70%在江浙滬地區就業。
從就業去向來看,民企、中小企業依然是主要就業去向,且比例持續上升。企業類型包括:紡織、印染、新材料(化纖)、服裝、裝備制造、商貿、電子商務、物流等。
調查顯示,天津工業大學2017屆紡織服裝類本科畢業生月平均收入5496元,在紡織服裝類專業中,紡織工程(紡織與服裝貿易方向)月收入5514元、表演(服裝表演與營銷)月收入5613元、材料科學與工程月收入5611元等3個專業的月收入在該校所有專業畢業生平均收入以上,其他專業均在平均收入以下。蘇州大學紡織服裝類專業畢業生的平均在4500元左右。武漢紡織大學每年有部分學生畢業年薪在10萬元以上。與本科院校不同,高職高專院校收入略低,平均工資在3000元左右。
不可小覷,紡織高校強力導向
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發布的《紡織服裝行業人才需求與專業設置指導報告》中指出,我國紡織服裝企業中大型企業較少,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占到總量的90%以上,設計師是這些中小企業最缺乏的人才,生產與貿易結合、設計與管理結合的復合人才則更為緊缺。
為滿足行業發展所需,各大院校也紛紛拿出解決方案。西安工程大學圍繞如何培育出行業的卓越工程師與設計師一直在積極探索,學校從強化“能力導向”,有效契合紡織行業轉型升級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能力要求;實施“三突出”能力培養:培育和提升學生全產業鏈認知能力、行業應用能力、綜合創新能力;打造“多維融合”育人環境,實現藝工融合、學科產業融合、學科交叉融合、產教融合和科教融合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育人體系。
為了更好地培養滿足“綠色科技時尚”紡織產業對高素質復合型工程人才的需求,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根據國家工程專業認證通用標準以及紡織類工程專業認證標準,結合教育部新工科人才建設項目“面向新經濟的紡織類工科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的要求,全面重構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增加“高端紡織”和“智能化紡織”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型課程模塊、實踐類課程和創新創業課程模塊、本碩貫通類課程等三大模塊,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創業能力、再學習能力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天津工業大學的“紡織科學與工程”專業在2017年年底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學校倡導科學研究,自主創新,鼓勵現代紡織和產學研相結合,目前已經形成“先進紡織復合材料”、“膜分離技術”、“水處理技術”、“功能纖維與產業用紡織品”、“纖維界面處理技術”等特色科研優勢,并且構建了以能源材料、數字化紡織、功能服裝、納米材料與技術等方向為重點的領域。學校多項科研成果應用于“神舟” 系列飛船、“嫦娥奔月”工程、新材料開發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高科技產業,為這些產業培養更加專業的人才,學校今年批準了“高分子材料和工程專業”。“基于學校的綜合實力以及近年來的國家戰略規劃,今年天津地區考生報考紡織工程類專業的熱情超出預期。據現階段統計,紡織工程類專業考生基本是第一志愿報考。”學校招生就業處處長張玉波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