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聯生態 締造WE來” 中國服裝物聯生態聯盟成立暨衣聯網生態發布會圓滿落幕
2018年8月26日下午14:00,由中國服裝協會、中國物品編碼中心、青島海爾洗衣機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的“衣聯生態 締造WE來”中國服裝物聯生態聯盟成立暨衣聯網生態發布會,在上海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汪敏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海爾集團執行總裁梁海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周一奇、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焦培、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總工程師李建輝、萬事利集團董事長李建華、小星辰集團CEO欒熙忠等眾多嘉賓齊聚現場,共同探討中國服裝物聯生態聯盟未來將如何通過提升服裝產業物聯技術水平,協同制定服裝、洗護等相關產業物聯標準等工作,進而加強跨產業鏈信息共享、資源覆蓋及協同創新,促進服裝產業升級發展。
信息物聯 助力服裝行業轉型發展
“科技進步一直是服裝行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表示,“面對消費升級、產業要素變化以及數字經濟帶來的商業變革,服裝行業正全面加速行業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和綜合利用,緊抓由互聯網點燃的數字化革命的時代契機,不斷為產業的升級發展注入全新的能量。”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致辭
而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射頻識別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的支撐下,將服裝行業不同環節,如生產、設計、倉儲物流、品牌、渠道、用戶等進行智能互聯,從而實現資源利用效率與管理水平提升,強化服裝企業與消費者個性化需求之間的交互與連接。
跨界物聯 共享未來
正如海爾集團執行總裁梁海山、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海爾洗衣機總經理李洋、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全球信息平臺CEO李福生以及小星辰集團CEO欒熙忠在會上所強調的“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當下服裝行業各個環節的發展都需要圍繞“用戶”這一核心點出發。傳統服裝行業模式顯然無法讓絕大多數企業直面用戶、了解用戶真實需求,而物聯網卻可以依托RFID技術、大數據采集、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讓不同領域的企業,如洗護產品與服裝企業,以“共同的用戶”為觸點,立足云、場、店、家四個維度,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經驗共享,強化企業與消費者個性化需求之間的交互與連接。
海爾集團執行總裁梁海山
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海爾洗衣機總經理李洋
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全球信息平臺CEO李福生
小星辰集團CEO欒熙忠
物聯標準 推動產業升級
物聯網在制定推廣相關產業物聯標準上,同樣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總工程師李建輝、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海爾洗衣機總經理李洋、品冠物聯CEO蔣宗青以及萬事利集團董事長李建華紛紛在發言中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總工程師李建輝
品冠物聯CEO蔣宗青
物聯網依托RFID射頻技術“可群讀、距離遠、非可視化”的優勢,將聯合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共同推動服裝商品編碼和射頻識別標簽的標準化進程,致力于從標準化、智能化標簽的角度,跟上國際智能制造浪潮、響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綱領。
萬事利集團董事長李建華
而萬事利&海爾攜手解決真絲洗護千年難題、共同制定真絲洗護標準的實踐,也為眾多服裝企業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尤其是針對類似絲綢這樣“價格高”“洗護難”的服裝細分品類產業,物聯網圍繞產業痛點提供的智能化、開放型的物聯解決方案,將進一步推動產業的升級發展。
衣聯生態 締造未來
紡織服裝產業在規模和數量上已經做到了極致,而人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正在推動這個行業不斷的去探討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的方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汪敏燕表示,無論從企業角度還是用戶角度,更高的效率、更精準的了解用戶需求、更全程的產品追蹤,以及由此帶來的更好的用戶體驗,是物聯網存在的意義所在。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則指出,中國服裝物聯生態聯盟的成立,為我們下一步智能制造的發展提供了數據和技術的支撐,也為我們更好的實現智能工廠、智能商店、智能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汪敏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
中國服裝物聯生態聯盟,力圖構建一個以服裝產業為主導的物聯生態平臺,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借助物聯網產業生態鏈的力量,整合物聯網資源,提升服裝產業物聯發展水平,制定推廣相關產業物聯標準,推動跨產業協同創新和模式創新,促進服裝產業智能化發展,實現“科技物聯、協同創新、產業推動、合作共贏”的目的。讓我們以“中國服裝物聯生態聯盟”成立為契機,以“衣聯生態,締造未來”為動力,以物聯科技為抓手,共同構建新時代中國服裝產業的新生態,推動產業的升級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