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Danskin兩年 李寧多品牌之路的二次探索能否成功?
“我們寧可擠在這兒,也不放在北京的李寧總部。”這是Danskin中國總經理閆志剛在接受采訪時說的第一句話,Danskin的中國總部放在了上海制造局路紅雙喜大廈3層,遠離北京亦莊的李寧營運中心。
兩年前,李寧收購了這個具有100多年歷史的美國女子運動品牌。彼時的李寧,剛剛擺脫3年的低谷期,扭虧為盈,并且在此前的八年,均沒有收購過其他品牌。重回正軌的李寧,需要在多品牌領域“一雪前恥”。畢竟,此前李寧收購的樂途、艾高、凱勝,都算不上成功。
Danskin,就是李寧證明自身運營多品牌能力的一個全新戰場。而這一次,李寧選擇了新的戰術。“我們有三個獨立:招李寧體系外的人,把總部獨立放在上海,我個人直接跟李董事長(李寧先生)匯報,”閆志剛表示,甚至在未來,Danskin要有自己的供應鏈。早在2016年簽約Danskin之前,李寧本人就確定了Danskin的運營模式。“我當時問他,你想要的是business(生意)還是brand(品牌),他毫不猶豫地告訴我,他要的是business,”閆志剛回憶起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情景。想要生意上成功的李寧,變得更加務實了。
▲李寧和艾康尼斯簽約。
Danskin在1882年誕生于紐約,從芭蕾舞舞蹈服起家;上50年代推出多功能雙向拉伸尼龍緊身連褲襪,風靡花樣滑冰和體操領域,又在此后的60年代推出生活休閑系列。2007年,知名管理公司艾康尼斯收購了這個百年品牌,2016年10月18日,李寧公司和艾康尼斯達成合作,獨家經營Danskin在中國大陸及澳門地區的業務。據懶熊體育了解,雙方合同價格大約是1億元人民幣。
“Danskin的機會大于挑戰,一個100多年的全球品牌,在日本開了500多家店,做了12年,”閆志剛表示。他在安踏剛剛收購Fila時就成為這個新品牌的一號員工,一直做到全國銷售運營總監,這段經歷讓他積累了豐富的子品牌運營經驗。而在此前,閆志剛長年在耐克擔任區域銷售經理,“辦公地點從沒出過(北京的)建國門、CBD。”選擇了在CBD的高樓大廈和晉江工廠都浸泡過的閆志剛,也反映了李寧對Danskin的訴求——保持品牌調性的同時,更加符合中國市場的需求。
▲Danskin上海K11旗艦店。
上海K11,Danskin的中國首家門店就在這個藝術購物中心的地下二層。Danskin的兩邊,分別是UA和PUMA Select兩個運動品牌,前者主攻健身,后者是一個潮流系列。夾在中間的Danskin呈現出一種復古的舞臺效果,店鋪里擺放著黑膠唱片和書籍。目前,Danskin的產品線有5條,包括運動健身的STUIDO系列,時尚潮流的U-RHYTHM系列,針對職場白領日常需求的O-LEISURE系列,擁有美國DNA的DANCE系列以及日本的中高端瑜伽系列,其中3條產品線經過更迭。
170平方米的門店里,左邊是運動生活產品,T恤的價格從320-480元不等。中間有幾件專業的連體舞蹈服,這個當家的品類在中國市場只占了5%,價位在320-580元。門店右側,則是訓練、跑步等專業運動產品,緊身褲的價格在480—620元之間,運動內衣售價420—480元。不少皮膚衣、連帽衫、休閑運動服構成了時尚和高端產品線,售價在880元、980元、1080元不等。在定價上,Danskin顯然已經邁入了高端行列。
▲Danskin的定位。
以運動內衣為例,耐克的價格在229-399元之間,lululemon的大部分款式在420元左右,但少數沖到了550元、650元,甚至850元的頂端。Danskin的價位在耐克、阿迪達斯、Fila之上,但在lululemon、迪桑特等品牌之下。 而消費者愿意為高價買單的基礎在于——產品的專業性、時尚度以及品牌知名度和溢價空間。因此,Danskin必須要為自己的定價說出一個故事。“定價是主動的,”閆志剛表示,“我們把女子運動作為優勢,以一個100多年美國品牌的角度,去考慮中國女性的膚色、體型,面對中國的中產階級。”
▲Danskin要在品牌基因和市場需求中權衡。
Danskin在日本定位是高端瑜伽,在巴西偏向于集體舞蹈,在韓國、英國又是一個女性健身品牌。中國的Danskin并沒有進口總部的產品,而是自己根據市場需求研發生產。李寧2017年財報對Danskin的描述是“舞蹈和瑜伽時尚健身產品”。在李寧的品牌矩陣中,包括紅雙喜乒乓球產品,艾高戶外運動用品,凱勝羽毛球產品和樂途運動時尚產品。Danskin是李寧在高端品牌中的一個補充,也填補了女子運動的不足。閆志剛承認,目前Danskin的心智還不精準,這就意味著,當提到Danskin時,消費者無法產生具體的聯想。而lululemon能夠和瑜珈直接關聯。
“我們不能太貪心,要聚焦,做漂亮的專業運動,再帶一點休閑的,”閆志剛表示,未來Danskin的產品一半主打專業運動,一半是休閑產品。這種定位也讓Danskin得以進入一線城市的一線商圈,目前Danskin在中國10家門店均是如此。“這些商場很難進,我們就死磕,”閆志剛說,“我們工作人員去聊,都是剛性的東西,銷售額,扣點,我都去聊軟的,商品差異化、營銷差異化。”但兩年10家店的速度絕對算不上快,和Danskin幾乎同時進入中國市場的JOMA,在2016年被吉利集團收購歐后,兩年內開出了250家門店,其中直營的有230家。
這個在西班牙主打足球的品牌,在中國主打運動時尚,價位在安踏、李寧之上,Fila之下。JOMA中國CEO葉齊此前接受懶熊體育采訪時表示,JOMA進中國的前兩年主要做商品(規劃落地)、終端建設和零售培養三方面工作,但在品牌建設和品牌推廣方面會下更多功夫。相比數量,閆志剛更在乎店效,他和團隊花了一年的時間才開了第一家店,“Danskin業務發展比我想得慢,現在店效還不算理想,現在十幾萬(每月),目標是20萬元以上,”他希望在摸索出單店模式之后,積累口碑效應,再大舉擴張。
可以參考的是,根據上半年業績,Fila的單月店效約在50多萬元,而Lululemon更是高達340萬元。這也決定了Danskin在營銷上的小心翼翼——沒有代言人,也沒有大型活動,但有1000多個VIP會員,平時會在門店里舉行一些運動、化妝舞會、插花課等小班課活動。
▲Danskin在門店舉辦“致敬經典”活動。
相比大手筆的營銷投入,Danskin用最直接的方式與消費者溝通。DTC(直接向消費者出售)正是各大品牌在過去幾年不斷投入的業務。“我經常去門店和消費者聊天,我們店員每天在群里說,消費者今天買了什么,為什么買,比如衣服扣子位置不對,我們就馬上讓設計師改,”閆志剛希望構建一個快速反應機制,這能保證產品及時反饋消費者的需求。在他的認知里,產品是第一位的,“產品+營銷+運營+管理,是1+0+0+0,有了1才有0,1沒有做好,0一大堆,都是沒用的。” Danskin顯然還處于打磨“1”的階段。
他帶領著一個20多人的小團隊,這里的人已經快速更迭了50%。他希望永遠保持這個規模,用靈活彈性的扁平組織來應對外界迅速的變化。在Danskin身上的小心謹慎,是李寧花了15年才買到的運營多品牌的經驗教訓。
2003年,李寧拿到KAPPA在大陸和澳門的獨家代理權,2005年與艾高(AIGLE)成立合資公司,次年以3.05億元收購紅雙喜57.5%的股份,并以近4億元的拿下樂途(Lotto)未來20年中國業務特許經營權。在這些子品牌中,只有2006年開始就由中國動向獨立經營的KAPPA經歷過輝煌。得益于時尚運動的差異化,更受益于中國運動用品行業剛剛起步的東風,KAPPA得以用跑馬圈地的原始方式,用五彩斑斕的T恤橫掃中國的大街小巷,營收一度達到40億元左右。
艾高和樂途就在這樣的風潮下模仿起了KAPPA的擴張方式。2009年,李寧正式開展樂途品牌運營。2004年就加入李寧的伍賢勇成為樂途負責人。第一年,樂途就在全國53座城市開出171家店,其中直營58家,獲得7600多萬的收入。
“業務雖然仍處于負盈利狀態,但虧損已控制在預算范圍內……計劃Lotto(樂途)品牌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取得良好的發展,”李寧在當年財報中表示。在市場競爭尚不激烈時,跑馬圈地確實能在前期取得奇效,畢竟消費者的唯一購物渠道就是實體店,而他們的可選擇范圍也算不上太多。
但在市場愈加飽和時,這種單一的擴張就是硬幣的另一面。品牌尚未找準定位,商品還沒來得及優化,渠道的拓展只能帶來無效客流,而不能轉化為購買力。如果此時調整,過多的門店則更是沉重的包袱。
2010年,運營第二年的樂途開始重新定位品牌,并全面落實娛樂營銷、加大渠道拓展。到了年中,樂途開始調整,強調零售盈利能力,但全年收入仍然只有9000多萬元,品牌認知度也只獲得18.7%的增長,這都遜于李寧的預期。2011年,近1.2億元的營收成為樂途的“巔峰”,這和李寧的期待相距甚遠。李寧開始在2012年尋求調整,與Lotto Sport訂立補充協議,將樂途特許權的終止日期從2028年年底提前至2018 年12月31日,也就是說,20年的特許經營時間在經營5年后就被砍半。至此,李寧也沒有再公布樂途的收入,樂途的收入從2013年開始被計入“其他品牌”,店鋪關閉,生意轉向線上渠道,生產、 研發和銷售等環節放權予李寧上海電子商務。而包括樂途、艾高、凱勝在內其他品牌占李寧集團總營收的比例還在不斷下滑,從2012年的3.1%到次年的2.2%,再到2014年的1.7%,直到去年首次低于1%,僅剩下0.6%。誠然,2012年爆發的行業庫存危機讓幾乎所有品牌都遭遇下跌。但幾乎和樂途同一時間段進入中國市場的Fila卻在之后獲得了成功。
2009年,安踏收購了Fila的中國商標權及業務。一開始,Fila也經歷了搖擺不定的定位,一度模仿KAPPA,挨著KAPPA開店,但在KAPPA衰落之后,Fila又把Lacoste作為新的對標,并以舒適為剛需,突破了地域和季節的限制。而意大利風格的簡潔設計讓Fila易于搭配,消費者喜歡買成套的產品,這意味著高客單價和店效。在經歷了前五年的虧損之后,Fila從2013年開始大踏步向前,門店不斷擴張,并將產品線拓展到兒童、潮流、專業運動。到今年上半年,Fila已經擁有1284家直營店,營收更是在去年突破50億元。這證明了多品牌運營的市場空間和可行性,也讓其他國產品牌看到了希望。
時隔八年,李寧再度選擇了Danskin作為這項生意的新試驗。和2008年一樣,2016年的李寧同樣處在上升期。但不同的是,這是經歷過最低潮之后的攀爬,李寧更懂得合理有效地分配資金和資源。李寧本人也重返公司日常管理,李寧更加具有凝聚力。運動行業也在這八年間發生巨變——安踏在2011年超越李寧成為國產第一大運動品牌,Fila的成功讓多品牌收購成為中國運動品牌的風潮,新零售橫空出世,和消費者的溝通方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細分運動市場也逐漸興起,運動休閑風盛行。
體育行業也終于從追求“先大后強”演變為“先強后大”,擺脫了對跑馬圈地的迷思,精減渠道,進而更加注重零售效率。在這個大背景下,李寧低調運營著Danskin。“合理謹慎的運用資源投入有商機的運動品類市場,包括投資Danskin品牌……品牌渠道拓展現階段仍以測試為主……未來,品牌將以數字化渠道推廣為主,傳遞品牌價值觀,通過日常聯系加強與消費者溝通的紐帶,”李寧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這和過去形成鮮明對比。
如果Danskin能夠成功,對李寧集團而言也將大有裨益,李寧目前的一大挑戰正是零售運營改革,提升零售效率。閆志剛心目中的節奏是這樣的,當單店月均店效達到35萬元,即一年店效400多萬時,再擴張到3、400家店,以此達到15億元左右的規模。
“Danskin的十年規劃會經歷四個階段,現在是1.0,明年年中是2.0,未來可以做男子、鞋和童裝,然后快速發展,4.0就是做多個Danskin的子品牌,”閆志剛表示。
李寧本人用一種寬容的心態來看待這項新業務,“女子算是李寧最薄弱的市場,目前我們還是處在摸索階段,怎么找到品牌定位產品定位,今年到年底會繼續嘗試,”李寧本人說。入華兩年,Danskin仍在尋找爆發的拐點,期待拐點一旦到來,Danskin就能翩然起舞。“別著急,”這也是李寧本人對Danskin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