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一代正在挑起大梁,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聚焦先進紡織材料跨界創新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數據顯示,近5年來,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平均年齡每年年輕一歲,2017年,40歲以下的主持人占比達到近一半,這意味著年輕一代正逐漸成為科研主力。紡織行業一批批青年科技工作者也正在挑起大梁。
10月19日,中國科協第364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先進紡織材料跨界跨學科融合創新”在西安舉行,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承辦,并由西安工程大學、蘇州(盛澤)中紡學面料產業研究院、石獅市中紡學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協辦。來自全國相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80多位在紡織纖維材料、智能紡織品與膜過濾材料等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的青年學者、企業青年技術骨干參加論壇。
武漢紡織大學教授王棟
本次論壇由武漢紡織大學教授王棟、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邱志成、天津工業大學教授孟建強、東華大學特聘研究員張坤擔任執行主席。
20位青年專家、學者圍繞“紡織新材料及關鍵加工技術研究”、“智能紡織品的開發應用與發展趨勢”、“膜分離過濾紡織材料的研究及應用”3個主題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在“紡織新材料及關鍵加工技術研究”主題論壇上,來自東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蘇州大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江南大學、武漢紡織大學的青年科學家圍繞納米纖維、阻燃改性、聚酰胺脂纖維、Lyocell纖維、溫度響應紡織材料、環境響應纖維材料等前沿紡織材料科技發展進行了研討。
在“智能紡織品的開發應用與發展趨勢”主題論壇上,來自重慶大學、東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武漢紡織大學的青年科學家針對能量采儲織物、仿生柔性器件、柔性纖維狀儲能器件、納米纖維基應變傳感器、紡織基傳感器件等智能紡織品先進技術進行了交流。
在“膜分離過濾紡織材料的研究及應用”主題論壇上,來自南京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的青年科學家就高通量分離膜、Janus聚合物膜、微孔聚合物過濾膜、超薄復合膜、納米分離膜、醋酸纖維膜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應用進行了分享和探討。
此次論壇現場氣氛熱烈,充分體現出青年科學家的特點,每位演講者演講結束后,與會者爭先恐后地提問,青年科學家們通過高水平的“頭腦風暴”和“思想碰撞”,聚焦紡織材料領域關鍵學術難點和熱點,展望相關領域的發展趨勢和科學前沿。豐富的科研話題、活潑的討論形式、開放的學術氛圍得到了與會青年科學家的好評。
此次青年科學家論壇為期兩天,與會代表還將參觀西安工程大學。
新材料是《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10項大力推進的重點領域之一,高新技術纖維和復合材料又是新材料的重要內容。紡織先進材料發展對于滿足航天、國防、安全防護等高端領域需求,替代石油資源,滿足個性化、時尚化和功能化的紡織終端產品消費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創立于1995年4月,參與者均為45歲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論壇旨在為取得突出成就的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平臺,通過相互切磋和交流研討,進一步拓寬研究視野,提高學術水平,增長知識才干,并為政府有關部門提供與科技進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有關的重要建議。參加論壇活動的優秀青年代表主要來自科研、教學、生產第一線,論壇貫徹無論資歷深淺、職務高低,學術上一律平等的原則。論壇研討和交流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學術和社會影響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