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 變“銅九鐵十” 紗線市場遇冷
目前已進入10月下旬,“金九銀十”已徹底成為泡影,甚至有的人開玩笑說是“銅九鐵十”,整體交投氣氛是大不如往年。進入10月之后,純棉紗行情繼續走淡,棉紗價格迎來全面下跌,截至10月18日,國內C32S均價報收24050元/噸,比上月同期下跌253元/噸。紗線由“明穩暗跌”變為“明跌”。
近期純棉紗市場行情逐步走淡,棉紗庫存水平不斷上升,由上圖可以看到,今年9月中旬棉紗庫存開始上升,比往年提早0.5-1個月時間,目前經過1個多月的累積,庫存已經高于往年同期。
而下游坯布市場更為夸張,近30天的庫存已創近兩年新高。據了解廣東佛山等地坯布還有大量庫存滯銷,因而對棉紗采購也較為謹慎。目前,雖然紗線市場表面報價還相對穩定,但實際成交中,紡企為急于出貨,減少庫存基本都有降價的商談空間。不少紡企反映后期訂單繼續減少,前期訂單基本交售,出現訂單接不上的情況。
9-10月,因純棉紗市場行情偏弱,純棉紗價格出現普遍下跌。不過,雖然棉紗價格多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但跌幅卻不及棉花的跌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國內市場短期并不缺棉花,紗廠并非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據中棉協統計,截止9月底全國棉花商業庫存166.6萬噸,再加上8月下旬開始陸續有2018/19年度新棉上市“查缺補漏”,因此棉花流通資源非常充裕;二是中美貿易戰打壓的不僅是紡服企業信心,對中高品質坯布、面料和服裝出口的影響或較大。
美方對紡服進口加征關稅像懸在紡服企業、貿易公司頭上的“一把劍”,隨時有掉落、傷人的可能;三是棉花價格波動大,紡企“買漲不買跌”的心態突出。再加上雖然央行一再降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不斷釋放流動性,但對于紡織、服裝夕陽產業,信貸支持力度持續收緊,仍執行“先還后貸甚至先還不貸”,因此“錢荒”仍是紡服企業不可避開的現實;四是棉紡織企業對2018/19年度新棉價格的承受、消化能力比較有限,短期面臨產銷“倒掛”的風險。因此目前紡企都遲遲不入市采購新棉,造成棉花持續下跌。據我們測算,目前C32S紡紗仍有不少利潤空間,但若棉紗銷售持續走淡,紡企庫存水平不斷上升,再加上棉花價格繼續下跌,估計純棉紗的跌幅可能繼續加大。
進口紗方面,截至25日,FCY Index C32S折人民幣現貨價報收23978元/噸,與上個月同期相比下跌257元/噸,跌幅略大于內紗。10月份中國市場進口紗現貨庫存維持高位、旺季不旺、走貨較慢,但印紗性價比相對較高。
從印度出口裝運流向來看,中國占比從上月的28.85%增至33.74%,孟加拉國占比從上月的20.66%降至18.96%,位居第二,中國、孟加拉國占了印度總出口裝運量的逾二分之一,其他國家占比相對較小;從各國均價來看,中國的均價仍為最低,孟加拉國的均價相對較高。另外,9月巴基斯坦紗、布出口呈下降趨勢,尤其是棉紗出口降幅較大,顯示巴基斯坦紗廠面臨較大壓力。本年度巴基斯坦進口棉增速、出口棉布增速較快的格局未變,但是已經受到一定影響,原因最終可能可以追述到貿易戰和美聯儲加息。
期貨方面,如果前文所說,自9月中旬至今棉紗期貨主力價格已跌超2000元/噸,受“買漲不買跌”情緒影響,棉紗期貨成交量也再次下跌,國慶至今每日基本維持在3000手不到。同時,“紗隨花舞”現象依舊維持,只不過這次差價維持在9000元/噸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