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品牌被中資企業收購前后都有哪些變化?
雖然中資企業收購海外品牌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在2018年,又有不少國際時尚品牌多了個中國爸爸。
有些中國企業收購海外品牌的目的之一是擁有自己的品牌。例如山東如意控股集團以面料紡織生意起家,在國內沒有不具有自己的時裝品牌,此前也很少對接消費者市場。收購海外時尚品牌能讓這家本土紡織生產商完成向時尚品牌運營集團的轉型,從產業鏈上游向下游布局,從面料的研發和生產走到高增值的環節。
也有一些企業是在面臨著轉型的壓力、和來自于外來者的競爭之下,開始收購海外品牌。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如今越來越多的國際時尚品牌盯上了中國市場,加上中國關稅政策近年來有所調整,消費品進口關稅自2015年起已下調五次,中國人對國際時尚品牌的消費欲望不斷增強,本土服裝品牌的生存空間也因此被擠壓。通過兼并和收購,中國服裝企業得以轉型為多品牌集團,以多品牌布局抵抗多樣的市場風險。
還有的中國企業為了開辟海外市場而收購國際品牌,通過收購海外時裝集團具備其他國際市場的經營能力,擁有全球化的供應鏈布局。
而那些被收購的海外時尚品牌則大多面臨資金困難,或處于運營瓶頸。時尚行業內的巨頭正越來越強,許多不屬于大集團的時尚品牌則陷入低迷。
麥肯錫與BoF時裝商業評論聯合發布的《2019年度全球時尚業態報告》表示,LVMH集團、Inditex集團、H&M集團、開云集團等20家上市的時尚集團在2017年創造了時尚行業97%的利潤,而這個比例在2010年時僅為70%。
海外時尚品牌愿意被中國企業收購,部分原因是中國企業出的價格足夠高,更因為中國有著廣袤且增長迅速的市場。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已占全球奢侈品市場32%的比例,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2024年比例會漲至40%。
我們盤點了2018年中國企業收購國際時尚品牌的案例,來看看這些品牌被收購前后都有哪些變化。
Bally
2018年2月9日,山東如意控股集團(下稱如意集團)完成對瑞士奢侈品牌Bally的收購,算是為2018年的海外收購開了一個聲勢浩大的頭。如意集團的董事長邱亞夫也說,收購Bally是山東如意的一次里程碑。
收購完成之后,Bally原母公司Joh.A.Benckiser集團(下稱JAB集團)以及品牌現任CEOFrédéric de Narp仍會保留品牌少量股份。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如意集團對此次收購提出了7億美元的報價。
如意集團的前身為成立于1972年的濟寧毛紡織廠,1997年進行企業改制并成立了山東如意集團,2007年1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其全球化的布局則從2010年開始。
從2010年到2018年,如意集團先后收購了十幾家原材料、制造企業以及時尚企業。如今全球奢侈品100強中,如意集團已經排到了第16位。
JAB集團于2017年8月宣布正式啟動出售Bally的程序,因為這家歐洲投資集團想將集團業務中心從奢侈品調整為消費品領域,此前已經將旗下的奢侈鞋履品牌Jimmy Choo以約12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現在的美國Capri集團。JAB宣布出售Bally后,除了如意集團,復星集團、七匹狼集團以及赫美集團都曾提出報價。
不過據如意集團董事局主席邱亞夫所說,一開始如意集團對Bally并不感興趣。“當時我們剛剛完成對雅格獅丹的收購,又在忙SMCP的上市,所以并沒有參與Bally的收購。”邱亞夫在接受《中國企業家》的采訪時說道。
一個月后SMCP在巴黎上市,有報道稱如意集團通過間接控股公司European TopSoho Sàrl套現2.61億歐元,所得將用于收購如意銀川紡織廠的國有股份。
邱亞夫對《中國企業家》記者表示,SMCP上市后又有相關方找到如意集團,希望如意集團參與Bally的收購,“其實這個肯定對我們振奮很大,隨即我們就組成了專項小組前往巴黎”。最終如意集團收購了邱亞夫口中“真正具有文化歲月積淀”的奢侈品牌Bally。
Bally過去幾年的境遇其實談不上太好。Bally在2007年的銷售額為5億美元,2014年時年銷售額卻僅為4億美元。幾年來品牌銷售額一直停滯不前,又因為數次更換設計師導致品牌定位混亂。當時Frédéric de Narp對路透社表示,希望在5到10年內將Bally的銷售額做到10億美元。只是之后4年Bally再也沒有公布過品牌年銷售額。
而Bally和中國市場也的確有著緊密聯系。Bally早在1986年便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區共有約60家門店,2016年時中國消費者為該品牌貢獻了超過50%的業績,且Bally在中國市場始終保持兩位數的業績增長。2017年6月,Bally退出了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電商網站,并邀請中國女星唐嫣作為亞太地區的首位形象大使。
{page_break}不過Bally在2017財年的表現不錯,被如意集團收購前,其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在2017財年創下十年內最高紀錄。被如意集團收購之后,Frédéric de Narp表示Bally沖擊10億美元銷售額的目標不會改變。
如意集團則有意成為中國的“LVMH”。11月接受路透社采訪時,邱亞夫透露如意集團的收購計劃仍在繼續,并且更傾向選擇輕奢品牌進行投資。
Lanvin、Wolford
在如意集團宣布收購Bally十多天后,復星國際及其子公司宣布收購法國時裝品牌Lanvin。
在收購完成之前,復星國際的對手是旗下擁有Valentino和Balmain兩大奢侈品牌的卡塔爾Mayhoola集團,傳言歷峰集團和開云集團也有意買下Lanvin。
收購完成后,復星國際還透露于近期成立了復星時尚集團。將專門管理復星目前時尚相關資產業務,Lanvin也成為了復星時尚集團的最新成員。
Lanvin由Jeane Lanvin于1889年創建,是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奢侈品牌之一,可最近幾年卻很不好過。2012年Lanvin銷售額達到2.35億歐元的峰值,自此銷售額開始一路走下坡,2015年銷售額為2億歐元,較前一年下跌20%,2016年銷售額進一步大跌23%至1.62億歐元,并錄得十年內首次虧損,凈虧損1830萬歐元。2017年Lanvin繼續虧損,銷售額同比大跌32.9%,虧損大約2700萬歐元。
Lanvin深陷財務危機的背后是管理層和創意團隊的矛盾。2001年臺灣女商人、華文報紙《歐洲日報》創始人王效蘭從歐萊雅集團手中買下Lanvin 75%的股份,之后她任命Alber Elbaz擔任品牌創意總監,Elbaz也讓Lanvin得以復興,品牌銷售額大漲的同時也獲得了時尚圈的好口碑。但2015年和王效蘭鬧崩的Elbaz離開品牌,之后又有部分董事及成員因為反對王效蘭對品牌的管理方法而選擇離開。
內憂外患之下,Lanvin還是易主了。復星國際收購品牌后,王效蘭持有的股份從75%減持至20%,持有品牌25%股份的瑞士富商Ralph Bartel則保有原有股份。
剛接手Lanvin不久,復星集團很快于5月4日正式收購奧地利高端內衣品牌Wolford 50.9%的股份。
此前曾有消息稱要收購意大利高端內衣品牌La Perla,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復星希望將La Perla的蕾絲內衣生產轉移到中國,而之后正式宣布收購La Perla的荷蘭私募股權投資公司Sapinda Holding B.V.承諾品牌產品將繼續在意大利和葡萄牙生產。
收購La Perla不成,復星轉而收購與La Perla齊名的Wolford。這個創立于1949年的品牌主營業務包括高端內衣、連體衣、泳衣、女裝和配飾,主打的AURA 5絲襪被稱為世界上最薄的絲襪。
1995年Wolford在維也納證券交易所上市,2013年進入中國市場,品牌在上海、南京、香港等都有店鋪。但近年來Wolford持續虧損,品牌原CEO和創意總監從2017年起都相繼離職,股價更是在在過去兩年下跌了60%以上。
最近Wolford又公布發布了上半財年業績數據,銷售額同比大跌至6230萬歐元,并且已經連續四季度收入下滑。
無論Lanvin還是Wolford,都是陷入低迷卻有著歷史傳承并曾十分輝煌的品牌。對復星國際來說,收購這些品牌能擴大品牌矩陣,Wolford還能帶來核心科技技術,但如何復興不斷虧損的Lanvin和Wolford仍是個不小的挑戰。
Carven
上海之禾時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之禾集團)于今年10月12日宣布收購法國高級時裝品牌Carven,當時不少人的關注點都放在了420萬歐元(約合3319萬人民幣)的白菜收購價。
和眾多被中國企業收購的時尚品牌一樣,Carven也陷入了財務困境,不過Carven的問題要更嚴重一些,因為品牌在今年6月還向巴黎商業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
Carven曾是和Dior、Chanel齊名的高級時裝品牌,由法國設計師Carmen de Tommaso于1945年創立,當時由于其華美和優雅的設計受到許多巴黎貴族和好萊塢明星的青睞。
法國商人Henri Sebaoun于2008年收購Carven并設計師Guillaume Henry擔任品牌藝術總監,兩人將品牌重新定位為現當代品牌,成功轉型的Carven當事業成功復興。但Henry于2014年離開Carven后品牌就再度陷入了低迷,2016年品牌為止損還關閉了男裝線,才上任一年的男裝創意總監Barnabe Hardy也隨后離開了該品牌。2016年Carven的原控股公司SociétéBéranger將大部分股份于2016年出售給了香港Bluebell集團。
2017年Carven任命Serge Ruffieux為新任創意總監,但Ruffieux設計的2018春夏系列由于生產環節延遲導致幾家零售商取消交付,Carven也因此損失了數百萬歐元。也正是2017年開始Carven的業績開始大幅下滑,當年銷售額僅為2014年的一半,為2150萬歐元,并且品牌還背負了高達4000萬歐元的債務。
Carven于5月進入破產管理流程之后開始尋找買家,最終已經在法國有過兩次投資的之禾集團確認收購該品牌,交易包含貢獻了Carven品牌80%銷售額的批發業務、五家實體店和品牌電商業務,Carven品牌下73位員工中的72位也都會繼續留任,只有創意總監Ruffieux不在合約當中。
在公告中,之禾集團表示對Ruffieux的設計才能十分認可,但集團需要對Carven的狀況進行重新評估,而品牌的創意方向和設計風格將會是評估的重點。顯然,之禾集團希望為“成也設計師、敗也設計師”的Carven找到新的方向。
之禾集團成立于1997年的上海,主營業務包括服裝、家具、畫廊、書店等,在國內有約70家主營門店和約180家代理門店。在收購Carven之后,之禾集團表示還將后續注入約800萬歐元(約合6321萬人民幣)資金幫助品牌在法國、中國與國際市場重振。
Naf Naf
Naf Naf是拉夏貝爾自2017年9月上市之后的第一個收購的品牌,拉夏貝爾于4月收購其40%的股權并成為其最大股東。和其他被收購的國際時尚品牌蕾絲,來自法國的Naf Naf同樣也陷入了危機。
Naf Naf由兩兄弟Gérard Pariente和Patrick Pariente于1973年創建,品牌原名為影響(Influence),后更名為Naf Naf,曾是法國最受年輕人歡迎的時尚品牌之一,2001年至2002年間銷售額曾達到83億歐元。
但Naf Naf母公司VIVARTE在近十年來遭遇財務危機,這個有超過120年歷史的時尚集團近年不斷出售旗下品牌、裁員和關店。2017年該集團營業額下跌18%至18億歐元,凈虧損則超過3.05億歐元。
{page_break}Naf Naf在亞洲和北美暫無銷售網點,此前并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拉夏貝爾收購品牌后能為其拓展國內渠道,同時也是拉夏貝爾首次拓展國際業務的嘗試。目前拉夏貝爾旗下還有10個自有品牌和13個投資的品牌,收購Naf Naf能夠進一步擴大集團的市占率并通過差異化的品牌,滿足不同類型消費者的需求。
Kidiliz
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森馬)于5月3日宣布將收購法國高端童裝企業Kidiliz,并于10月8日正式完全股權交割,收購后森馬便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童裝公司。
Kidiliz集團于1962年創建于法國,是歐洲中高端童裝行業的領軍企業,2016年將原集團名Zannier改為Kidiliz,旗下擁有10個自有童裝品牌和5個授權業務品牌。2017年Kidiliz集團銷售額為4.27億歐元,其中超過一半以上來自法國以外的國際市場。
這已經是森馬今年第二次出手海外童裝品牌,3月森馬和北美第一童裝品牌THE CHILDREN’S PLACE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產品、設計、供應鏈、渠道、零售等環節進行深度合作。
森馬在童裝板塊不斷發力,因為童裝業務如今已成為森馬增長最快的營收來源,并且童裝業務的毛利率高于集團平均毛利率。不過森馬的營收和凈利潤均保持穩定上漲,毛利潤卻出現了下滑趨勢,有分析師認為毛利率的下降系加盟推廣促銷所致。
目前森馬旗下擁有Balabala、MarColor、Mini balala、mongdodo等品牌,其中Balabala是國內市占率第一的童裝品牌。收購法國高端童裝企業Kidiliz后,森馬將具備歐洲、亞洲和其他國際市場的運營能力,同時也能協助Kidiliz集團發展中國業務。
森馬童裝業務崛起的背景是童裝板塊在全球服裝市場的爆發。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uromonitor于2018年發布的最新報告,2017年國際童裝童裝市場規模同比增長6.8%至1559億美元,童裝已經和運動服飾一齊成為國際服裝市場增長最快的兩個板塊。
除了收購童裝,森馬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曾于2015年投資韓國電商ISE Commerce,后者擁有WIZWID和WConcept時尚電商網站。投資金額約為1.15億元,成為其第二大股東。2018年9月14日,森馬又宣布收購Jason Wu品牌母公司JWU,LLC.的股權,并與JWU,LLC.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進一步拓展公司國際品牌布局。
不過就在12月19日,森馬發布公告宣布轉讓ISE Commerce的股份。雖然森馬并未就此次轉讓作出具體解釋,但ISE Commerce持續虧損,今年前三季度就虧損了26.85億韓元(約合1641萬元人民幣),嚴重下滑的業績也許是森馬放棄它的原因。
對于如意集團來說,收購海外品牌是為了豐富品牌矩陣、成為中國的“LVMH”,像森馬這樣的服裝企業則是為了擴充產品線、規避風險和擴張國際業務版圖而收購。而無論處于何種原因收購海外品牌,收購之后如何更好地運營并進行品牌管理,還需要企業投入更大的精力與財力。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