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44億美元收購 老牌百貨西爾斯能否成功“續命”?
據媒體報道,原本要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的美國老牌百貨公司——西爾斯Sears在最后一刻得以“續命”,其董事長埃迪·蘭伯特(Eddie Lampert)旗下的對沖基金ESL Investments提交了一份44億美元的收購要約,收購對象是西爾斯的425家門店,這份申請的提交時間剛好趕上當地時間12月28日下午4點的最后期限!
據路透社此前報道,當地時間10月15日,西爾斯正式向美國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預計將在2018年底前關閉至少142家無利可圖的商店。據悉,西爾斯進入破產的目標是出售和重組大約400家利潤最高的商店。
不過,蘭伯特似乎并不希望西爾斯就此走到盡頭。
12月6日,蘭伯特運營下的ESL Investments基金提交了一份價值高達46億美元的收購要約,雖然這份提案趕上了最后期限,但并不代表西爾斯就能避免破產的命運。西爾斯的顧問必須在1月4日之前決定對沖基金ESL Investments是否為“合格投標人”;如果通過,ESL Investments就能參加1月14日的拍賣。
值得注意的是,若本次ESL Investments的正式申請與此前所提出的收購計劃一致,那么該計劃很可能無法得到西爾斯無擔保債權人的支持。這也意味著,西爾斯最終或許還是逃不過破產的命運。
公開資料顯示,西爾斯創立于1888年,曾是全美最大的零售商,其股價曾在2007年達到每股超過130美元,而到了2018年9月份,其股價跌破1美元。此外還有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西爾斯累計虧損逾110億美元!
西爾斯最輝煌的時刻年營收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并一舉登頂全球最大百貨零售商的寶座,為何仍難逃“由盛轉衰”的命運?
有分析稱,西爾斯之所以會走到末路,與蘭伯特的錯誤決策有著莫大關系。2005年,在埃迪?蘭伯特的操作下,西爾斯與陷入困境的零售商Kmart合并。然而,蘭伯特對零售業本身并不感興趣,并沒有積極調整盤活零售業務本身,反而將大部分資金投向了拓展保險、金融服務和房地產業務,從而使得西爾斯從核心業務——零售業務上分心,于1991年被沃爾瑪(專題閱讀)奪走美國最大的零售商的“寶座”。
再后來,電商崛起開始瓜分零售市場份額。盡管蘭伯特也意識到了電商業務的重要,將關閉大量實體店鋪節省下來的資金,以及出售資產獲得的資金用于投資線上零售業務,但因為相關技術的落后,西爾斯還是亞馬遜無情“碾壓”,其在線上零售領域所占的份額還不足亞馬遜的零頭。
除了脫離核心業務、錯失電商,西爾斯的“固守傳統”也是其走向滅亡的重要因素。點拾投資10月報道,西爾斯的產品跟不上時代,存貨中有大量的過時產品,為了盈利又不愿做大量清倉處理;Sears和Kmart合并后,在數據和系統整合方面進度遲緩,最終離年輕消費者越來越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對沃爾瑪和亞馬遜的進攻,西爾斯并不是沒試過“反擊”,然而其在零售業務變革緩慢、數字化技術落后,使得自己錯失了扭轉局面的機會,從而被后來者超越。
來源:贏商網 作者:陳琦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