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鳥現大規模人事變動 要從企業內部進行改革!
貴人鳥的頹勢再度引發業內關注。
近日,該公司董事會發生大規模的人事變動,高管扎堆離職引起市場猜測。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中,貴人鳥瘋狂擴張,以“買買買”的方式在多元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然而,盲目的多元化不僅沒有帶來預期的成效,卻造成其股價下跌、業績下滑、庫存增長、毛利率下跌等一系列后遺癥。
業內人士向記者直言:2018年以來,貴人鳥采取變賣資產、轉變營銷渠道等策略進行自救,能否走出陰霾重回主業,前景并不樂觀。
董事會變動,高管扎堆離職
2018年12月29日,貴人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成員人數由11人調減為7人,其中非獨立董事人數由7人調減為4人,獨立董事人數由4人調減為3人。
同時,貴人鳥董事會于當日同步收到部分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辭職報告》。其中,林濤辭去公司獨立董事及董事會各專業委員會相關職務;程杭辭去董事職務,上述二人辭職后將不再擔任貴人鳥公司任何職務。林思萍辭去董事職務,辭職后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李志平辭去董事、財務負責人職務,辭職后將繼續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
此外,公告中還稱,貴人鳥董事會將根據有關規定盡快聘任財務負責人,在未聘任新的財務負責人之前,暫由貴人鳥董事兼副總經理林思恩代為履行財務負責人職責。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2018年12月11日,貴人鳥曾發布公告稱,因存在違規事項,公司財務總監李志平、前任董秘周世勇以及現任董秘洪再春被福建省證監局出具警示函,責令其進行整改。公告顯示,經福建省證監局檢查發現,貴人鳥存在未及時履行相關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未按照交易實質進行財務核算、提前確認資產處置收益等違規行為。
在業內人士看來,貴人鳥此番人事變動或與其此前剝離資產、轉型直營的戰略有關。鞋服行業分析師馬崗告訴藍鯨產經記者,貴人鳥由于轉型失敗,在業績不好的情況下,采取變賣資產、關店等方式進行自救,而企業內部則很可能出現意見不統一的情況。
亦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這樣的人事變動也透露出貴人鳥要從企業內部、從管理層開始進行改革的決心。
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貴人鳥一直在進行變革,為曾經的轉型不利買單,而變賣資產是該公司選擇的首要自救方式。2018年8月初,貴人鳥宣布將其持有的參股公司:康湃思體育管理有限公司37%的股權與康湃思體育咨詢公司37%的股權,轉讓給晉江國家體育城市股份有限公司,這筆轉讓涉及交易金額總計1.43億元。
2018年8月8日,貴人鳥再次發布公告稱,將持有的虎撲體育13.66%的股權作價2.73億元,轉讓給上海鼎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該筆交易完成后,貴人鳥將回收2.39億元投資款,并獲利3000萬元,本利將全部用于償還借款本息。
2018年12月,貴人鳥再次折翼,宣布擬以人民幣3億元轉讓其持有的湖北杰之行體育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杰之行”)50.01%的股權。而此項交易,將給貴人鳥帶來1.3億元的虧損。
此外,渠道轉型是貴人鳥的另一自救方式。2018年12月12日,貴人鳥對外公告稱,計劃將原來部分的傳統貴人鳥品牌經銷授權合作模式逐步轉變為類直營合作模式。據公告透露,貴人鳥擬收購部分經銷商的渠道資源,并收回其部分庫存。
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總經理程偉雄在接受藍鯨產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系列的動作已經傳達出貴人鳥要回歸主業的決心。
多元化之殤:股價暴跌、利潤下滑、存貨上漲
可以說,貴人鳥為其盲目的多元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2014年,貴人鳥作為體育第一股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之后,該公司便宣布了“以體育服飾用品制造為基礎,多種體育產業形態協調發展的體育產業化集團”的戰略升級目標,并開始了“買買買”的擴張之路。
2015年初,貴人鳥以2.4億元入股虎撲體育,并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同年7月,買下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BOY 30.77%的股權。2016年,該公司買下美國籃球裝備品牌AND1在大中華區為期31年的獨家運營權,還收購了代銷耐克、阿迪等多品牌體育運動產品的線下零售渠道商杰之行和名鞋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貴人鳥又宣布擬以27億元高溢價收購威康健身100%股權以布局體育健身領域,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除了上述重大收購外,貴人鳥還曾在體育保險、互聯網體育游戲等方面有所布局,但都未激起太大的浪花。
然而,這一系列的收購卻為貴人鳥帶來不少“后遺癥”,首先便是業績的下滑。藍鯨產經記者梳理貴人鳥近年的業績報告發現,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貴人鳥營收分別為19.69億、22.79億、32.52億和15.36億;凈利潤分別為3.31億、2.92億、1.57億和0.34億。從數據上看,營收上漲的同時,凈利潤卻在不斷下滑。
業內人士向藍鯨產經記者分析稱,這與貴人鳥主營業務毛利率不斷下滑有關。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貴人鳥主營業務運動鞋服行業毛利率分別為45.18%、39.84%、32.76%、30.60%,呈逐年下滑的趨勢。
而貴人鳥大力發展的“副業”毛利率也在逐年下滑。自2016年開始,貴人鳥新增合并報告范圍,其中,招商代運營業務主要來源于杰之行及名鞋庫,而體育經紀業務來源于BOY。然而,貴人鳥財務報表顯示,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招商及代運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4.97%、46.61%、45.47%;體育經紀業務毛利率分別為98.92%、90.28%、88.04%,無一不呈現下滑趨勢。
不僅如此,多元化之后,貴人鳥還迎來了關店潮。2014年至2018年上半年,貴人鳥品牌直營店由開始的4家變為3家;加盟店數量也逐年減少,由2014年的5022家,到2015年的4461家、2016年的4102家、2017年的3726家、2018年的3523家,每年的開店速度趕不上關店速度,三年半時間凈關店1499家。
存貨不斷增長是貴人鳥多元化的又一痛點。藍鯨產經記者查詢數據發現,2015年貴人鳥存貨為1.70億,存貨周轉天數為63.72天;到了2016年,因新增控股子公司杰之行、名鞋庫,導致貴人鳥期末存貨情況同比增長幅度擴大,達到4.74億,增幅達177.98%,存貨周轉天數為85.71天。
受以上因素的綜合影響,貴人鳥股價2018年以來頻頻下跌,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該公司市值已經蒸發超140億元。
馬崗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體育產業更多偏向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賽事,另一方面是體育用品器材消費,這是兩個比較大的維度。而貴人鳥在體育產業的布局都是一些概念性的東西,沒有深入做進去。另外,體育產業是耗資巨大的產業,通常情況下大財團、大企業才有能力進入,例如萬達、恒大、華夏幸福以及BAT、蘇寧云商等。而貴人鳥顯然沒有這個能力。
程偉雄則對記者坦言,主業不強大的情況下,是無法保證副業強大的。就目前來看,探路者、貴人鳥等向體育產業多元化的布局都稱不上成功,反觀安踏等企業在主營業務上站穩腳跟便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盲目的做體系外的延伸,沒有和主營業務形成互補是注定會失敗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