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棉違約或延期裝運連續上升
據青島、張家港兩地棉花貿易企業反映,據1-2月訂貨量估算,3月下旬至4月中旬至少有5萬噸印度棉可以抵港交貨,但因印度軋花廠、出口商違約或延期裝運連續上升而導致實際到港量將低于4.5萬噸。
業內人士分析,印度棉違約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3月上旬以來ICE期棉大幅上漲,再加上印度國內籽棉上市量下滑及多頭、棉花企業炒作2018/19年度印度棉產量大幅下滑的利好相疊加,因此印度國內棉花售價、出口價不斷上漲,自2月13日以來S-6、J34、MCU5的CIF報價整體上漲6.2-6.5美分/磅(印度國內棉花價格上漲也超過6美分/磅),因此印度軋花廠、出口商不肯按合同、按約定裝船交貨;
二、春節后中國紡織廠、貿易商集中簽約進口印度棉補充4-9月國內中低品質棉花供給及2019年儲備棉輪出沒有著落,給印度出口商持貨而沽底氣;
三、近1個月來印度盧比對美元匯率走強,棉花出口成本有所增長,印度軋花廠、貿易商借題發揮,希望采購方分擔額外上漲的費用;
四、中美貿易磋商短期難有結果,美棉進入中國好事多磨。據商務部消息,中美雙方將于3月底、4月初分別在北京、華盛頓就中美貿易問題繼續展開第八輪、第九輪磋商,4月底前能否達成共識、協議落地尚難判斷,印度棉花企業違約、毀約有落井下石、乘人之危的嫌疑。
青島某大型貿易企業表示,3月上中旬印度棉裝船、交貨較及時,但3月下旬、4月貨期印度棉則出現延期裝運、違約現象,國際棉商、印度出口商紛紛表示按原合同、原價格履約有困難,給買方提供解決辦法主要有三:買賣雙方再協商上調合同成交價3-4.5美分/磅,原采購合同繼續有效;允許銷售方延期15-30天裝運,因中國集中簽約印度棉導致船運緊張,裝運、交貨無法保證;直接賣方或買方毀約(少數國際棉商或給買方一定金額或其它方式補償,但印度出口商大多“一毛不撥”),采購合同作廢。
目前青島港已清關印度棉出貨相對較快,但價格并沒有隨ICE期棉、印度棉出口價的上漲而抬高,S-6 1-5/32穩定15300-15400元/噸,與上周持平,在鄭棉未突破15200-15500廂體及下游紗布消費淡季或提前到來的情況下,貿易商、中間商提價非常謹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