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品牌表現力TOP100,安踏、李寧憑什么上榜?
《BrandOS TOP 100出海品牌社交平臺表現力白皮書》是首份對中國大陸品牌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的表現力進行數據排名的榜單,品牌得分包括基礎得分、優秀主頁判定和多平臺戰略判定。數據來源為各大品牌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的粉絲數、粉絲增長數、發帖數、互動數等平臺公開數據。
服飾行業安踏和李寧榜上有名,其中安踏排名第47位,李寧排名第90位。服裝市場品牌千千萬,為什么只有安踏和李寧能上榜?
一直以來,對于國內的服裝品牌來說,開拓海外市場是一項謹慎的選擇,一大原因是中國市場的潛力和消費者的購買力并沒有完全釋放;另一原因是中國服裝品牌在國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還有待提高。
安踏:海外并購+奧運贊助
從2009年開始,安踏與中國奧委會合作,先后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4年索契冬奧會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等多項奧運賽事提供了領獎服以及運動裝備保障,在奧運會這個全球關注的體育大賽中,打開了知名度。2012年前后,經歷了北京奧運會的瘋狂,安踏隨全行業一起陷入低谷。
以前,安踏在運動領域一直遜于李寧,2012年安踏第一次反超李寧,進入超級快車道。安踏算是跟著“運動年”火了一把,和中國的體育一樣進入國外的視野。直到現在安踏在體育方面也不曾松懈對體育賽事的投資。
安踏的策略是全渠道的,體育贊助初露鋒芒,緊接著用一次又一次的“并購”占領消費者心智,不得不說,它買買買的眼光值得佩服。
《BrandOS TOP 100出海品牌社交平臺表現力白皮書》是對2018年品牌出海表現的評價,2018年安踏收購亞瑪芬,不僅是服裝界的一件大事還是中國的一件大事。被稱為中國企業在體育用品領域金額最大的一起收購案。從斐樂到小笑牛再到始祖鳥,安踏的收購一直沒有停歇,而且收購的品牌集中在海外品牌,這進一步為安踏出海的表現力加分。
李寧:國潮+收購
李寧可謂是經歷了“大風大浪”之后又挺過來的企業。如果要給中國企業出海群像論資排輩,李寧絕對是最早的一批“老大哥”。但是李寧“成也出海,敗也敗在出海”,1999年,李寧公司成立了國際貿易部。當年8月便派團出征德國慕尼黑的ISPO體育用品博覽會,其用意除了樹立國際品牌形象,主要目的便是與海外經銷商接觸,征戰歐洲市場。
彼時,李寧在中國市場收入7億元人民幣,是當之無愧的“一哥”,而1980年入華的耐克在華收入只有3億元,1997年入華的阿迪達斯只有1億元。或許正是這樣的數據對比給了李寧甫一思考國際化便盯緊發達國家市場的勇氣。李寧放棄了國內日益增加的消費人群和不斷擴大的消費市場,轉向國際市場,最后立不住腳跟。
李寧國際市場副總監高凱曾表示“跟亞馬遜的合作,幫助我們快速打開了海外市場。亞馬遜是一個成熟的優秀品牌,在美國乃至全球都很受歡迎。我們實際上是借助了亞馬遜的品牌優勢,觸及更多海外消費者,在海外樹立李寧品牌形象的同時,還輕松拓展了市場。” 與亞馬遜全球開店攜手,李寧表示這次收獲的是不一樣的品牌出海體驗。
國潮應該是李寧近兩年最自豪的點了。從‘西紅柿炒雞蛋’到中國式傳奇再到這次紐約時裝周的中國刺繡,李寧在產品設計上不斷地充分融合東方元素,展現東方魅力,而海外消費者也是認可的。
中國的服裝企業從以前的OEM到現在獨立的品牌,一步步走向國際。除了自身品牌的不斷成長還有機遇。李寧和安踏在國際化這條路上已經為很多服企做了榜樣,相信未來中國的服裝品牌也能“出海”成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