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舉辦首屆國際青年學者陽光論壇暨紡織與材料國際學術會議
5月28日,武漢紡織大學首屆國際青年學者陽光論壇暨紡織與材料國際學術會議召開。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4名青年學者來到武漢紡織大學,圍繞學術前沿和熱點問題,通過主題報告、座談交流、走訪參觀等形式,開拓學術視野,增進溝通了解,共謀合作發展。
據了解,舉辦“國際青年學者陽光論壇暨紡織與材料國際學術會議”自1月底論壇邀約發布以來,有839名青年學者報名。經過多輪遴選,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高?;蚩蒲性核?4名博士參加了本次論壇。此次論壇以學術前沿和熱點問題的學術研討與合作為契機,旨在為海內外青年學者搭建學術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臺,著力建成發現青年才俊的競技場,研討學術前沿的大舞臺。
開幕式上,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彭育園致開幕辭,他代表學校對海內外優秀青年表示歡迎。隨后,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彭育園就學校的辦學歷史、辦學理念以及學科專業和平臺實力進行了介紹。他表示,辦好武漢紡織大學,根本是立德樹人、核心是人才活力、關鍵是治校能力、重點是學科強校。他希望各參會代表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加強交流、促進了解、展望合作、增進友誼,助力武漢紡織大學特色發展、內涵式發展、跨越式發展,共同開啟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中國教育在線常務副總編董巍在講話中表示,人才是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和占領全球科技競爭的制高點的關鍵因素,國內高校對于人才的渴求也是十分迫切的?,F在是最好的時刻,是各類人才建功立業,實現科研夢想、人生夢想的最好時刻,他鼓勵青年學者抓住武漢紡織大學新一輪發展機遇期,把武漢紡織大學作為發展的舞臺,共創美好未來。
論壇特邀嘉賓、英國紡織學會主席海倫(HELEN)女士介紹了英國紡織學會的發展歷史、組織架構、工作內容、最新動態,以及與武漢紡織大學的合作淵源。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副校長、武漢紡織大學特聘專家王訓該教授作了主題為《紡織前沿研究方向和目的》的交流報告,介紹了所在團隊在紡織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及成果。
開幕式結束后,與會青年學者參觀了武漢紡織大學的技術研究院,對學校的科研設備、研究成果和學科平臺進行了了解。同時,在武漢紡織大學舉行的8個學科分論壇上,與會海外青年學者分別與所學專業對口的二級院部進行了學術交流和洽談。
當天的閉幕式上,相關學者代表與參會青年進行了交流。隨后,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彭育園與青年學者代表現場簽訂了工作意向協議書。
簽約儀式后,武漢紡織大學黨委書記韋一良圍繞學校校名的由來、紡織產業在中國的地位、紡織品廣闊的研究范圍與應用領域、學校的學科專業與發展布局、學校的愿景以及武漢的區位優勢六個方面展望了紡織行業的發展前景,描繪了學校未來的發展藍圖。
韋一良表示,高校之間的人才競爭,關鍵是青年人才的競爭。目前武漢紡織大學辦學實踐有特色、平臺建設有水平、招才引才有情懷、工作情境有氛圍,已經為各位青年才俊的加盟做好了準備。他向參會青年學者發出加盟邀約,期盼大家在紡大的舞臺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夢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