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必備 | 2019年度全球最佳時裝學院
什么是 2019 年的頂級時裝教育?
視情況而定。雖然這其中包含一些普遍的重要考慮因素,如教學質量、良好的配套設施,以及學生的活力和多樣性,但最終的答案取決于學生本身。取決于學生的個人職業目標和目的。取決于學生的預算。還取決于他們想要居住的城市、同窗對象,以及他們喜歡的學習方式。簡而言之,這個問題并沒有一個單一的答案。這就是我們制作最新一期 BoF 關于時裝教育情況年度報告時的初衷。
從 2015 年的首份報告開始,再到 2016 年和 2017 年的后續報告,為了幫助致力于時尚產業發展的學生選擇合適的高等學府、追求其職業夢想與抱負,BoF 從創意和商業層面對時裝學院的本科和碩士課程進行排名。雖然這些嚴謹細致的分析引發了全球范圍內對于時裝教育的熱烈討論,并一直是 BoF 最受歡迎的專題之一,但我們了解到,另一組重要的相關人士對我們的評選方法并不滿意,這些利益相關者就是時裝學院本身,其中甚至包括在我們公布的排名中名列前茅的院校。
我們決定暫停 2018 年度的評選工作,重新評估我們對于時裝學院的排名方法。我們對我們所采用的方法和傳達結果的方式進行了全面回顧。我們甚至打算不發布時裝教育院校年度報告。我們什么都探討過了。
在接下來的 12 個月里,我們匯集 12 位全球知名時裝教育和行業專業人士,,當我們尋求全方位重新設想我們的分析方法和結果呈現方式之際,這些專家成為了我們倍受信賴的引導者。我們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十名時裝教育工作者展開交流,收集他們對我們現有評選方法的反饋意見,了解我們的排名對于全球范圍內與時尚教育相關的討論所產生的影響。還有一些學生告訴我們,我們的教育報告確實為他們提供了幫助他們做出正確決定所需的信息。
新方法
收到這些反饋后,我們決定繼續做下去。很明顯,雖然我們有機會對我們的時裝教育學院評估方法做出改進,但 BoF 仍然可以在關于時尚教育的全球對話中發揮重要作用,而我們與之交談過的絕大多數教育工作者和學生都肯定了我們參與其中的價值。
那么,基于我們收集到的這些反饋,我們做出了什么改變呢?
我們摒棄了前幾年報告中所采用的排名形式,轉而通過“優秀徽章”(Badges of Excellence)的形式表彰學院在“綜合最佳”(Best Overall)、“最具全球影響力”(Best in Global Influence)、“最佳學習體驗”(Best in Learning Experience)和“最具長期價值”(Best in Long-Term Value)這四個關鍵領域的優勢。在每項關鍵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課程將獲得該類別“優秀徽章”,入圍評選榜單。
針對我們上一份報告所收到的將學術科目混為一談的反饋,為了提供更全面的課程列表,我們進一步將本科和碩士課程的評估工作細分為三個關鍵學科:時裝藝術指導和傳播、時裝設計以及時裝商業管理。(我們還收集了時尚紡織品的課程數據,但由于缺乏數據支持、參與程度不高,今年沒有必要單獨評估。)
我們的反饋池增添了更多的相關人員,并衡量他們對于最熱衷招生的學院的反饋意見,通過這種做法,我們加強了來自人力資源專業人士、招聘人員和業內專業人士的反饋,幫助我們評估畢業生是否做好充足的準備投身時尚行業。我們還從學術同行評論中尋求反饋意見:這些評論征求教育工作者對除自身擅長的教育服務之外,對全球時裝課程提出意見。
為了對全球時裝教育課程進行最有說服力、最全面的評估,我們與 BoF 教育委員會共同審核了出于數據分析需求而收集的數據,并對評選方法做出了必要調整。
但我們仍然堅持使用嚴謹、充滿多樣性的數據來得出結論。今年,我們采用 30 個不同的數據點,對 23 個國家 66 家教育機構的 138 項課程進行了評估。
學生,也就是所有時尚教育課程的終端客戶,他們的意見仍然是我們所采用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我們收集了超過 13500 名學生和校友的調查反饋。最終,BoF 發布了 2019 年度全球最佳時裝學院權威指南,列出了全球 16 個國家 43 所院校的 95 項課程。您可以在這里找到指南的詳細信息。
一些院校選擇不主動參與今年的評估。我們尊重它們的決定,因為我們知道它們也會完全尊重我們公布分析結果的權利。某些情況下,特別是那些沒有參與評選的英國和美國院校,我們可以利用公開的數據來源以及這些學校前幾年向我們提供的數據,將這些院校收入評選名單,因為我們確信,我們仍在提供一個具有統計代表性的評估。
如果我們無法獲得與某些課程相關的足夠資料,或沒有足夠多的學生和校友給予響應,或院校提供的資料不完整或不充分,我們寧愿將這些院校排除在外,而不是基于這些不完整的資料得出一個不準確的評估結果。因此,我們的最終評選結果可能沒有收錄部分非常著名的課程。這并不意味著這些院校沒有值得學生考慮的價值。這僅僅意味著我們沒有足夠的數據將這些院校納入評選范疇。我們希望透過我們的新評估,這些院校會考慮主動參與我們明年的評估工作。
人際關系與入行
我們今年的分析提出了幾個有趣的主題。為了讓學生準備更充分、在時尚行業斬獲成功,許多最佳時裝院校在其課程中引入了行業項目和強制實習。全球知名時尚界獵頭、BoF 教育委員會成員 Floriane de Saint Pierre 表示:“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得更長遠,我們就會發現,好的學校會在學生和工作室之間構建橋梁,因為學校也在品牌的延伸范疇之內。”
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的 Polimoda,以公司為導向的項目在我們調查的學生和校友中脫穎而出。這所大學為學生提供了參觀時裝公司的機會,并在學習期間就開始建立他們的渠道網絡。院校合作過的公司包括 Max Mara、Emilio Pucci 和 Pitti Immagine,其旨在幫助時尚公司尋找人才的“商業聯系網”活動吸引了包括 Gucci 首席執行官 Marco Bizzarri 和 OTB 總裁 Renzo Rosso 在內的參與者。
美國費城托馬斯杰斐遜大學(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的學生與 Verizon 合作開發了一個可穿戴技術項目。Verizon 公司負責開發原型,并以東道主的身份在其新澤西總部讓學生與他們的內部團隊合作。學生們表示,羅馬的 Accademia Costume e Moda 也通過與 Gucci 聯合開展的皮革和可持續發展項目為他們提供了極佳的跨行業合作機會。
然而,關于高質量實習機會的觀點卻是眾說紛紜。學習時裝商業管理本科和碩士課程的學生當中,實習比例只占了 68%,而學習時裝藝術指導和傳播以及時裝設計的學生中,參與實習的比例則分別達到了 75% 和 78%。學習時裝設計的學生中,有四分之一的學生不滿意他們在獲得實習機會方面得到的支持;這一比例在時裝藝術指導和傳播專業的學生中達到了 65%。Karen Harvey 咨詢集團首席執行官、BoF 教育委員會成員 Karen Harvey 表示:“人們最關心的是出去找工作極為不易。很多學生希望能夠自己創業,希望為品牌工作的學生并不多。”
BoF 教育委員會成員敦促學校繼續投資學生,因為很少有學生在離開學校之際就做好了進入時尚行業的充分準備。委員會名譽主席、倫敦中央圣馬丁學院榮譽教授 Jane Rapley 表示:“就我們培養的各類畢業生而言,這其中存在一種緊張的關系。時尚行業需要繼續投資,幫助這些人找到重點,并以最合適的方式發揮這些人才的聰明才智。”這種投資通常就是在所選學位范圍內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
多學科方法
在現代時裝行業中,創意總監對于可持續性的理解、或首席執行官對設計流程的熟悉程度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為了獲得更全面、更廣泛的知識,學生對于尋找多學科課程的需求不斷擴大,學校也作出了響應。
例如,在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的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學校鼓勵時裝設計本科專業的學生跨學科學習,并通過從阿爾托的藝術、設計和建筑學院或其商業和技術課程所學知識來支持他們的想法和思路。同樣,德雷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設計與營銷本科課程將商業和創意課程結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接觸到從紡織品和制造業到媒體和公共關系的各種途徑。
然而,BoF 教育委員會警告稱,院校需要在完善新技能和讓學生完全屬于某個特定學位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時裝商業顧問兼專欄作家 Christine Tsui 表示,例如,中國的時裝設計課程質量就達不到行業標準。她表示:“如今的教育教會了學生一些看似新鮮的東西,但卻忽視了傳統的元素。”
Karen Harvey 對此表示認同。她表示:“我認為經典技能非常重要。每個人都在做視頻(新的垂直頻道)這類新事物,但有多少人能懷揣著技能離開學校?有多少人真正動手去畫設計圖?有多少人在朝著獲取工作室技能的正確方向上努力?傳統技能依然是一項基本功,我認為學生并沒有完全掌握這些技能。”那些在幫助學生為職業生涯做好準備方面最成功的院校,在保留時裝教育學位關鍵基礎課程的同時,還能夠為學生提供接觸到不同技能的機會。
技術差異
隨著時裝公司為了適應快節奏的數字世界而不斷發展演變其商業模式,以及生物技術、3D 打印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初創企業一躍成為傳統時裝品牌和制造商的競爭者,學生正在尋求能夠增強其技術敏銳性的工具和課程。
Tsui 表示:“由于高科技的發展,更多的時尚公司都在以數據為導向。你需要知道如何使用數據、閱讀財務報告、獲取暢銷數據。大多數設計師不喜歡看數字。這些要求是一套新的技能。”
總體而言,院校似乎成功對課程做出了能夠反映整個行業變化的改革。時裝設計、時裝商業管理以及時裝藝術指導和傳播專業的學生對課程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工具和技術的滿意度分別為 85%、88% 和 78%。
在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一家當地科技初創企業為學生辦了一個工作坊,學生可以使用算法和數據集來設計印花、服裝和配飾,并設想與人工智能以及先進的機器學習計算機一起做設計的憧憬。同樣,在亞特蘭大和薩瓦納設有分校的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SCAD),本科生會學習制作自己設計系列所需的所有工序流程,其中包括縫紉技術和計算機輔助設計。這些學生還會練習二維和三維格式。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的一位校友表示:“我們可以在這里接觸到實用的行業標準技術,這些技術能夠幫助我們做好投身業界的準備。”
對于許多學生而言,技術也與可持續性有著密切關聯。創造出新的技術驅動型面料、做出以數據為導向的設計決策,這些正迅速成為他們針對現代消費者優化時裝業務的一種方法。De Saint Pierr e表示:“我認為我們不僅應該在時裝行業融入可持續性的概念,還應該考慮可持續的經濟和商業模式。這是關于產品、生產、循環性、包容性設計、如何對待內部和外部員工,以及時尚行業社會責任的最終發展目標。”
最后要說的是,時裝院校可能并不適合所有人,但對一些學生來說,時裝教育仍然具有很大價值。Rapley 表示:“我認為學生不需要讀時裝院校。進入時尚行業還有其他的途徑。然而,學習的機會可以幫助他們成長、認識自身和自己的才華所在,這通常會與他們的認知有所差異。他們對于這個行業往往有一種樂觀的看法,而這種樂觀也有助于將他們的才能引導至適合他們的地方。”
來源:BOF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