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六月,紡織產業卻呵氣成霜,產業寒冬中唯有自救最靠譜
今年年初的時候,央視還報導了廣州某“紡織村”的招工難的問題,依稀記得當時的標題是“月薪過萬都難以招到熟練紡織工人!”。而現在,僅僅過去幾個月的時間,很多紡織工人卻面臨被迫“放暑假”而失業的困境。
迎來夏季的六月份本是炎熱的時候,而現在紡織產業在六月份卻呵氣成霜,下游織造企業的庫存升至歷史高位,上游滌絲的產銷難以提振,整個紡織產業鏈都面臨嚴峻的考驗,需求端的持續萎靡成了難被治愈的頑疾。
現在,因為行情冷淡,已經有部分廠家迫于成本壓力選擇“放暑假”,這并不是紡織老板的意愿,卻是不得不做的決定。
紡織產業寒冬中,唯有自救最靠譜
風口再多,也沒有自己會飛靠譜
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很多人因為這句話滿懷激情地跑去追風口,跑去創業。殊不知,風停了,豬都摔下來摔死了。
前幾年雙面呢成為了紡織市場上的“風口”,雙面呢的衣服很受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量很大,一時間很多紡織企業開始做雙面呢。
以桐鄉濮院的紡織市場為例,前兩年這里有許多紡織企業都從事雙面呢生產。濮院某紡織工廠老板表示,他之前是做襯衫加工廠的,大概在3年前,雙面呢開始大火,他便開始轉型做雙面呢。這幾年也都專門從事雙面呢加工,車間的人數也從原來的十幾人增加最多時候六十多人,設備也從最初的四線拷邊機換成現在的破縫機、自動跳邊機等。
“前年這個時候,車間里機器轟鳴不停,馬達聲此起彼伏,當時小燙工的工資最高都能達到2萬,車位的平均工資都能到1萬多。”
而從去年開始,雙面呢的市場行情就開始一落千丈,我們也開始不斷裁員,目前僅剩兩個親戚在廠里幫忙,接點以前襯衫的活兒做做。從今年五月份開始,雙面呢的訂單幾乎沒有了,員工也都用的臨時工,做了拿工資,沒做就沒錢。
像這樣情況的紡織廠,在濮院還有很多很多。
雙面呢就像是紡織行業里的一個“風口”,一時間大受熱捧,看到有人從這個“風口”里掘金,大批量的跟隨者蜂擁而至,但是這畢竟不是一個永不枯竭的聚寶盆,當風吹過后,便落得一地雞毛。
雙面呢如此,先前火熱的羊剪絨如此,而現熱銷的顆粒絨和一些網紅面料也同樣如此。聰明人不僅要看到市場想要什么產品,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看到熱銷產品的生命周期,懂得順勢而為,適可而止的人才能長久的生存下去。而那些掙最后一塊銅板的人,最終只能在店鋪門口豎一塊牌匾“庫存清倉,打折促銷!”
沒有簡簡單單的成功
在紡織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找到許許多多這樣曇花一現的產品以及企業。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能夠找出許多歷久彌新一直保持生命力的紡織企業,他們很多都是從小作坊起步,一步步發展壯大,最終成為業內的翹楚。
這些成功的企業幾乎都擁有一項同樣的基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不斷精進的創新力。以一些優秀的化纖紡織企業為例,因為在產品工藝以及生產設備上的投入和創新,他們的產品已經成為市場寵兒,甚至可以說他們是“吃老本”都能夠躺贏。但是他們依舊投入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去研發新產品,去更新技術,去搭建人才梯隊,這其實才是他們能夠保持競爭力的根本。所以,沒有簡簡單單的成功,不安于穩定的現狀,有憂患意識,敢于迎接新的挑戰才能夠在一波接一波的市場“風口”浪潮中常駐浪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