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處置自有房產牧高笛遭減持 戶外用品企業日子不好過
近日,探路者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探路者”)發布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探路者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7960萬-8450萬元,同比增長230%-250%,其中,報告期內公司處置自有房產預計實現稅后凈收益約3600萬元,約占凈利潤的四成,而其戶外用品主業所產生的收益僅占凈利潤的三成。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除了探路者之外,其他戶外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上市公司三夫戶外和牧高笛均在今年遭遇了股東的減持。
探路者多元化發展遇阻
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從2015年開始,戶外品牌探路者開始探索多元化發展,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并購活動,全面進軍旅游及體育產業,但隨后業績便開始出現問題。到了2017年,探路者開始出現大幅虧損。財報顯示,2017年探路者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485萬元,同比暴跌151.24%。
面對虧損,探路者管理層進行了換屆改選,探路者創始人、實際控制人之一的王靜重回探路者并出任董事長兼總裁。上任后,王靜在探路者2017年報中提出了“回歸主業”戰略。
據記者統計,從2017年到2018年,探路者已經連續虧損2億多元。按照最新的監管政策,如果今年再次虧損即連續三年虧損則直接退市。今年是探路者成立20周年,同樣是該品牌最為關鍵的一年。
中泰證券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不排除探路者此次“賣房”是為了保住上市資格。
對于上市公司“賣房保殼”行為,從出現以來市場就存在爭議。有投資者認為這種現象不正常,更不值得提倡。因為一旦形成這種不良風氣,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上市公司加入到賣房隊伍中來,導致實體企業輕視主業甚至荒廢主業的狀況發生。
戶外用品行業需抓住機遇
《2018年中國戶外用品市場報告》顯示,去年我國戶外用品零售總額增速繼續放緩,僅取得2.1%的增長,即249.8億元。這也是自2011年創下59.2%的增速高峰后,連續第七年增速下降。
隨著我國戶外用品零售總額增速下滑,三夫戶外和牧高笛等戶外用品企業的業績也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并出現股東減持的情況。
去年12月13日,牧高笛披露了《牧高笛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公告》,截至今年7月5日,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浙江紅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杭州紅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均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了公司股份。
三夫戶外則在今年5月5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持股6.12%的股東上海歌金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因自身資金需求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或其他合法方式,減持不超過672.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6%的股份。
對于這種情況,上述受訪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結合歷史經驗,這種情況可以認作當前產業資本對于上述公司盈利情況并不看好,投資者對凈減持數額較大的行業和公司會更加謹慎。
中國文教體育用品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表示,資本有逐利性,要求在短時間內獲得收益,但他很看好我國戶外用品的長遠發展。
他認為,對于戶外行業而言,目前出現很多政策利好,例如《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相關企業應該抓住機遇,夯實主業,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占領更多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