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貿易摩擦下不迷茫?飛亞印染堅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中美貿易摩擦對紡織品出口企業造成的影響很大,但我們不迷茫不害怕,有信心有動力,我們要在正確的時間做對事,要做好研發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要沿著智能制造和綠色發展的道路走出更堅定的步伐。”近日,紹興飛亞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長裘建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
正是源自于這份對于自身信心的篤定以及出于對紡織行業發展和激勵青年科技工作者成才的使命和責任,飛亞印染成為2019年度紡織青年科技獎活動的贊助企業。紡織青年科技獎是中國紡織工程學會2015年設立的針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獎勵項目,目的是鼓勵和表彰紡織行業的優秀青年人才,同時也為紡織科技創新儲備后備力量,是行業里促進企業科技創新和青年人才成長的一項重要活動。在裘建榮看來,一家成功的企業不僅要重視自身的發展,還應該為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苦練內功應對市場挑戰
紹興飛亞印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專業研發、印染中高檔紡織面料為主的企業,公司主要生產棉、麻、滌棉及其混紡、交織、彈力面料,各類印花、染色產品暢銷美國、日本、意大利、法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公司與利豐、沃爾瑪、H&M、J.C.Penny、Uniqlo、AEO、M&S、Cap、Zara、Target等國際知名品牌有著長期合作和技術交流。
裘建榮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飛亞印染經歷了一次嚴峻的市場寒冬。中美貿易摩擦不僅造成訂單流失,還導致了原料、設備、用戶等多方面的負面連鎖反應。年初,公司上下確有些手忙腳亂,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公司已經制定了新的發展戰略,且初見成效,近半個月,訂單數量明顯回升。
放開國內市場是新發展戰略中的一環。裘建榮分析認為,打入國內高端市場,與國內快時尚品牌建立合作,一方面可以打通新的流通環節實現成本節約,另一方面則可以建立更加合理的產品和市場供應鏈體系。“之前我們90%以上的產品都是出口國際市場,此次放開國內市場我們發現,海瀾之家、雅戈爾等國內知名快時尚品牌的訂單要求不低于出口產品,部分指標甚至更高,可見國內企業的競爭力也在明顯提升。現在,我們已經獲得多家品牌企業的認可,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裘建榮說道。
爭取軍工類紡織品訂單是裘建榮探索出的另一條重要發展途徑。他深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是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的必然選擇,開發軍用紡織品,既可以為軍隊現代化和國防建設作出重要貢獻,更可以助力公司打造一支創新能力強、業務精湛的科研隊伍。事實上,裘建榮在2017年就已經開始組織公司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儲備,并與相關單位保持密切聯系,這也是為什么公司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應變,接下數個軍工類紡織品訂單,且仍有多個項目在洽談。
“我國印染行業本身就面臨著嚴峻生產形勢,中美貿易摩擦也給市場帶來了更多不確定因素,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沒有時間悲觀,必須要抓緊時間練好內功,才能在市場回暖之際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裘建榮說飛亞印染有足夠的信心和底氣應對市場挑戰。
技術創新贏得廣泛認可
飛亞印染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最主要是源自于其多年來對于生產技術堅持不懈的創新。自成立之初,飛亞印染就定位于生產中高端印染織物,始終將原始創新看成是對未來的投資,在軟硬件上不吝投入。
裘建榮堅信,注重科技創新才能具有行業話語權,才能實現企業技術鏈和價值鏈的提升。裘建榮接手飛亞印染有將近6年時間,這段時間里,飛亞印染堅持走技術引領生產、科技帶動發展的道路,注重人工智能、機器換人等智能制造領域的發展,從一家名不經傳的小作坊,成長為2019年度中國印染行業三十強企業,并成為眾多國家級科技項目的主要完成單位。
舉例來說,飛亞印染承擔了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項目“針織物平幅連續式印染技術”的研發。該項目目前已經結束小樣測試階段,正在進行設備的系統性安裝。裘建榮表示,這一工藝突破了困擾傳統印染工藝的世界性難題,在技術創新、智能制造方面明顯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堅定企業家應對貿易沖突的信心。此外,飛亞印染還承擔起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制定的重任,參與并修訂包括印花工、印染前處理工、印染后整理工等項目在內的多項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飛亞印染在設備創新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粘膠類低張力平幅煮漂前處理長車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獲得“中國十大紡織科技產業推動獎”。各方面數據分析結果顯示,依托粘膠類低張力平幅煮漂前處理長車機器換人項目,可明顯減少用工人數提高生產效率,且環保節能效果顯著,用水量不到原來設備的六分之一,該設備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生產。業內專家對于該項目也給出了高度評價:從能耗方面講,該設備可以節水85%,節約80%染化類助劑;從生產能量上講,該設備一天連續式生產可以達到8萬米,從原來的間歇式變成連續式,整個效率提高了50%。
“科技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線,飛亞印染只有不斷加強技術創新,不斷加強新產品研發、改進以及技術儲備,才能將產品做精做強。科技創新的理念來自勞動一線,科技創新的成功源自行業專家,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研發新產品時,我們一直堅持自己的創新理念,每一個產品都有自己的靈魂,我們要保證它的質量,讓更多用戶體會到更高的附加值。這一切,首先要源自于我們自身的進步。”裘建榮說道。
資源積累提升品牌價值
“用生命做企業”是業內同仁和公司員工對裘建榮的一致評價。他的辦公桌上放了厚厚的一摞手稿,是他隨時記錄的關于技術、市場、管理等方面的靈感和要點;他5年吃了72箱方便面,穿壞了13雙布鞋;他多年堅持每周兩天凌晨一點到三點與員工在車間奮戰……這位拼命三郎,正堅定不移地帶領著飛亞印染公司在激烈競爭的紡織行業中不斷發展壯大。
如今,飛亞印染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沉淀在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產品也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在完成一定的原始積累后,飛亞印染將如何再上新臺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應當定期多維度、全方位、多視角、立體化的檢查企業的自身情況。”裘建榮說道,“未來的企業競爭,絕不是單純的同質化價格戰,而是供應鏈、服務鏈、創新鏈體系的競爭,未來的市場重心會逐漸向具備科技創新領域優勢企業集聚,這一趨勢目前已經有所顯現,只有實現產業鏈的完善,才能實現自我變革與提升;只有共享價值鏈,才能實現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
裘建榮坦言,下半年市場依舊比較嚴峻,但他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他說,中國越來越強大,中國企業家越來越自信,中國制造的產品也將越來越有競爭力。中美貿易摩擦不會打倒中國企業,只會讓大家更加團結,更加了解原創科技的重要性,更加激發大家科技創新的熱情和意志力。
談及此次贊助紡織青年科技獎活動,裘建榮表示,由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主辦的中國紡織學術年會,是為全國的紡織科技工作者搭建高端學術交流、優秀科研成果發布的權威平臺,更是紡織領域科研人員探討新觀點、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成果的重要平臺。而紡織青年科技獎的評選,可以鼓勵紡織青年科技工作者奮發進取,培養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為行業帶頭人,助力行業永續發展。“飛亞印染一向積極參與行業互動,此次贊助紡織青年科技獎評選活動,一方面希望成為連接行業上下游的關鍵紐帶,為行業內企業搭建無障礙的交流平臺,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更多國內外專業人士知道、了解飛亞印染,提升公司的品牌價值。”裘建榮說道。
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我國印染行業面臨著環保壓力加大、勞動力成本增加、企業競爭加劇和市場需求放緩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大環境下,飛亞印染在成就自身的同時,也在努力地為同行企業提供有效的建議和方案,這樣的魄力著實讓人信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