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夾縫生存,唯品會旗下的樂蜂網停止運營
樂蜂網成立于2008年,由著名央視主持人李靜創辦,是中國第一家擁有專家明星進駐的專業美妝B2C網購平臺。2014年2月唯品會戰略入股樂蜂網75%股份。
8月28日,樂蜂網發布停止運營通知,稱由于公司業務調整,樂蜂網(包括PC端及APP端)將在9月18日停止運營。
曾經輝煌過
2008年,我國電商崛起迅速。有數據顯示,中國的網商數量在這一年已經突破了5000萬,而2004年,這一數據僅為400萬。
李靜是央視主持人,樂蜂網剛剛起家時的流量和收入大部分來自李靜的個人光環、人脈,靠的是電視互動節目和粉絲經濟運營,以及各大明星和時尚達人的輪番推薦。
而且,樂蜂網成立同年母公司東方風行集團就能獲紅杉資本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
依托節目聚集的明星資源,樂蜂網試圖通過開辟達人的經濟模式來獲得用戶關注,銷售自有品牌。當時,李靜簽約了數十位娛樂明星和美容護膚達人。
根據資料,樂蜂網在2011年的銷售額已達到10億元,到2012年銷售額約為19億元。其中,自有品牌貢獻了近4億元。
出色的銷售收入也為樂蜂網帶來了新的融資。2012年,樂蜂網獲紅杉資本和寬帶資本4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3年,樂蜂網的年度銷售額達30億元。
樂蜂網在當時非常火,有樂蜂網用戶表示,“那時候,大學女生宿舍樓下面充滿了樂蜂、唯品會、聚美優品三家品牌的盒子。”
然而,以美妝為主的電商平臺聚美優品當年的銷售額達到90億元,是樂蜂網的3倍。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也開始在新媒體頻繁利用個人IP發聲,其口號,“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更是風靡一時。
在連續八個季度實現盈利后,成立4年的聚美優品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在樂蜂網前CEO王立成公布的財務信息中可以看到,2012年之前已經實現盈利的樂蜂網在后續還有更大的野心,“2011年樂蜂網的銷售額不及10億元,預計今年將翻兩到三倍,同時,與2009年、2010年的盈利不同,2011年樂蜂網只實現了盈虧平衡。而樂峰未來擬在國外進行IPO。”
但是,誰都沒有等到IPO的那一天。
2014年2月14日,唯品會宣布作價1.125億美元收購樂蜂網75%的股份,成為樂蜂網最大股東,當時唯品會表示樂蜂網將繼續獨立運作。其后2月21日,唯品會再作價5580萬美元入股東方風行集團,持有該集團23%的股份。
2014年唯品會與樂蜂網聯姻之時,紅杉資本在唯品會的持股比例已經從19.3%銳減至9.4%,直至徹底消失。
2014年一季度,樂峰對唯品會總營收貢獻不足5%,2014年二季度,樂蜂網給唯品會貢獻了200萬個訂單,占當季度總訂單量的7.6%。
樂蜂網的終結早已進入了倒計時。
關于關停原因,樂蜂網在公告中稱是由于業務調整。隨后,樂蜂網大股東唯品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出于業務調整的考慮,樂蜂網確認將在近期關停。該關停決定已獲得樂蜂網股東一致同意,且有關部門已做好了相關準備工作。
伴隨人們對美妝需求增長,美妝電商平臺變得愈發擁擠。綜合電商也在日益擴張美妝品類,搶奪美妝電商市場占有率。
另一方面,各種新興媒體、渠道的崛起,也分散了微博用戶的注意力,而微博正是聚美優品等老牌垂直電商聚斂用戶的主要陣地。
網紅帶貨正當時
現在應該沒有人不知道“口紅一哥”李佳琦了,這個5分鐘賣掉1.5萬支口紅,3分鐘賣出5000單資生堂“紅腰子”的神奇主播。去年的雙十一,李佳琦更是和馬云來了一次口紅直播PK秀,能和大佬PK的網紅也是屈指可數了。
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化妝品消費也迅速崛起。2013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2017年中國化妝品的市場規模已占到全球市場的11.5%,僅次于美國的18.5%。然而,美妝滲透率仍然只有30%,還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不管是“淘寶直播一姐”薇婭也好,400萬粉絲的張大奕也好,淘寶直播負責人趙圓圓說道,表面上,直播是科技嫁接上零售,其實是消費者通過直播彌補了社交的缺失感。消費者們看直播不一定要買東西,她們更多的是消磨時間,與主播互動聊聊八卦、分享下彼此的狀態或者尋找一些共鳴。
電商直播受到追捧,是因為把在線購物從傳統的“貨對人”變成現在的“人對人”,“之前的電商互動邏輯是貨對人,商家躲在產品的后面。而直播間里全是人,人對人體驗感比較好,是帶有溫度的,社交過程中才能產生各種有趣的故事”。
在女粉絲眼里,李佳琦宛如生活在身邊的一個gay蜜,很難讓人產生排斥感;而薇婭的直播里,她講的最多的詞就是“老公”“女兒”“婆婆”,就像鄰家大姐姐。
除此之外,視頻在內容上更加直觀,網紅也以高顏值、有才華的人群為主,容易給用戶帶來視覺沖擊。
因此,從電視帶貨到微博、公眾號營銷,到網絡紅人崛起,滲透小紅書、抖音、快手、云集等渠道。對于美妝品牌而言,雖然產品本身未發生大規模變化,但是傳播方式和營銷方法的變化更能適應消費者的代際變遷。
老牌美妝垂直電商在適應時代變化的路上,似乎有些許延遲,終究還是慢了一步。
來源:財經早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