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場究竟怎么樣?這5點紡織企業請關注!
棉花市場究竟怎么樣?這5點紡織企業請關注!
近年來,隨著國內紡織工業的飛速發展,棉花需求不斷增加,棉花在居民生產生活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
近幾年棉花價格跌宕起伏,國家啟動了棉花臨時收儲制度并對棉花滑準稅計算公式及滑準稅配額進行了調整,保護了棉農利益,穩定了棉花生產。
新棉花年度已經開始,分析國內棉花市場的發展特點對我國棉花的生產和紡織業的發展都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以下5大點紡企請關注!
一、棉花播種面積下降受近幾年棉花市場低迷的影響,今年年我國棉花種植面積呈減少態勢。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的調查,全國棉花實播面積為7178.7萬畝,同比減少763.1萬畝,降幅達9.6%。其中,黃河流域棉花實播面積為2678.8萬畝,同比下降14.2%;長江流域棉花實播面積為1819.2萬畝,同比下降13.5%;西北內陸地區棉花實播面積為2664萬畝,同比下降1.4%。2012年棉花平均單產為95.5公斤/畝,較上年提高0.6%,預計全年棉花產量在685萬噸左右。棉花播種減少的最根本原因是種棉的成本增加,收益降低。中國棉花協會監測顯示,平均植棉成本同比上升21%,其中物化勞動成本上升5.4%,人工成本上升39.5%,人工成本占比首超物化成本為52%。而2011年棉花的交售價格同比下降20%,植棉每畝收益僅為287.8元/畝,同比下跌約62%,收益的減少必然使棉農的種植積極性受挫。
二、棉花市場需求低迷今年國內棉花消費市場依然疲軟,據美國農業部(usda)7月棉花展望預測,年度中國棉花消費將同比減少3.7%至861萬噸,占全球消費量的份額將減少至36%,處于8年來的最低水平。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pmi數據顯示,6月份紡織業采購經理人新訂單指數為31.2%,生產指數為41.6%,環比下降分別為5.7%和5.3%,產成品庫存指數為61.6%,創七個月以來新高,紡織業銷售壓力進一步加大。棉花消費量減少主要是受紡織企業銷售低迷的影響。國內棉紡織業由于承受過高的原料成本,國際市場競爭力減弱。在內需拉動有限、外貿需求萎縮的壓力下,部分紡織企業運營受困,減產、限產、停產的情況普遍存在,據棉紡協會調查顯示,當前棉紡織企業虧損已達40%,短期內行業回暖可能性較小,棉花消費量將呈持續下滑態勢。
三、庫存消費比不斷攀升據USDA預測,年期末庫存預計為710萬噸,較上年提高15%,占全球期末庫存的42%。隨著國內棉花消費量的減少及庫存的增加,反映棉花供求關系的庫存消費比不斷攀升。今年中國棉花的庫存消費比將達到80.51%,創歷史新高。
四、棉花進口維持增勢根據海關數據顯示,1-7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305.5萬噸,同比增長113.8%。內外棉價差高是棉花進口量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國內紡織企業通過加大外棉進口量,擴大外棉配比等方式,尋找削減成本開支的途徑。7月25日,代表國內328級棉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為18470元/噸,而進口棉花價格指數m級棉花按1%進口關稅和滑準稅折算的價格分別為14109元/噸和14935元/噸,進口棉和國內棉價的差價分別為4361元/噸和3535元/噸。國內外棉價的價差隨著下半年棉價的反彈將會呈擴大趨勢。
五、棉花價格止跌走穩在棉花收儲政策的支撐下,一季度國內棉價呈上漲趨勢,特別是在3月到達上半年的最高點。隨著棉花收儲工作的結束,棉價從4月份開始下跌,6月份已跌破19000元/噸的關口。隨著新一期棉花年度的臨近,市場對下年度收儲政策的預期增強,棉花價格將迎來小幅反彈。但受棉花庫存的不斷增加,新棉投放市場及紡織行業需求低迷的影響,后期棉花價格持續上升的空間有限,將呈平穩偏弱走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