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紡粘和熔噴法非織造布行業運行概況
行業運行質量穩步提高,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2018年,在國家宏觀經濟從規模數量向質量效益轉變,堅持穩中求進的發展總基調情況下,紡粘和熔噴法非織造布行業順應了優化結構、產能升級的發展態勢。雖然面臨復雜的發展環境,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行業仍然在運行質量和優化結構上不懈努力,牢牢把握主體市場較為穩定的優勢,取得長足進步,整體運行良好。
1.增長速度符合宏觀經濟形勢和發展預期
2017年以前,紡粘和熔噴法非織造布行業每年均以高于10%的增長速度發展,近年來,每年的年增長大約在6%左右,基本與國家的GDP增速同步,反映了行業與國家經濟形勢的高度關聯性。
2018年,國內紡絲成網非織造布總產能為446萬噸,比2017年的420萬噸增長6.28%;2018年總產量為302萬噸,比2017年的287萬噸增長5.38%。反映出了行業不斷調整經營策略的積極成果。
2.結構增長更加體現產品和技術升級需求
截至2018年年底,全行業共有紡粘法非織造布卷材企業近500家,一年中有幾十戶企業因缺乏創新能力和產品競爭力而出現關停并轉,對行業而言是結構調整、資源整合的必然反映。
根據統計,截至2018年年底,國內紡粘法生產線1477條,比上年增加65條,同比增長4.6%,其中PP紡粘法非織造布生產線增加3.38%,SMS復合生產線增加近13%,PET紡粘法非織造布生產線增加9.32%;年產量超過5萬噸的企業也比2017年有所增加。紡粘企業正在加快向規模化、集約化、高端化發展,加速滿足產品升級、技術升級的市場需求。
抓住高質量發展主旋律,行業亮點紛呈
1.創新驅動,新技術推廣不斷拓展
行業普遍重視以創新謀求企業發展,緊貼生產實際,開發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不斷有新的技術成果出現,并且行業整體加快向更廣、更深領域拓展。
2018年以來,國內不少企業研發產品往更輕、更薄、更高性能方向發展并取得很好效果。SSMMS紡粘/熔噴復合工藝600米/分鐘以上的高速運轉良好;10克/平方米左右超柔輕質量穩定的產品不斷涌現;彈性非織造布省去了傳統噴膠、上橡筋等工藝,大大提升了產品透氣、貼身、柔和的性能;綠色產品和可循環設計理念蔚然成風,100%可降解的過濾材料已經面市,具備環境友好、高效低阻、強耐高溫、高硬挺度等特征。
紡熔材料也已被廣泛運用于汽車領域;噴墨印花技術伴隨日新月異的紡粘非織造布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色母粒也不再是簡單的配角,為紡粘產品的功能擴展發揮作用,在高端市場中定制使用。
2.注重研發,裝備升級效果顯著
產品質量提升的“后勁”也來源于裝備水平的提高。紡粘裝備企業一直關注著設備的高產能、專業化、綠色化和智能化發展引領。行業內的骨干設備企業對研發高度重視,持續推出了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先進技術應用,使卷材廠如虎添翼,加快了產品創新。國產設備生產的紡熔非織造布滿足了國際質量標準而進入全球市場配置體系已成為常態。目前國產的卷繞機速度達到600米/min,分切機分切速度1200米/min,為國產高速紡粘設備提供了支持配套和保障。
一些中小規模設備企業主動尋找市場契機,為卷材廠提供個性化服務,推動了現有的不少紡粘企業積極投資新型設備,提升技術裝備水平。
3.多元轉型,市場穩進勢頭良好
醫衛用紡熔材料市場發展動力強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我國已成為醫衛用非織造布巨大市場,很多紡粘企業都加大了對醫衛材料產能的投入,投資高速、高產、多模頭新型設備的企業明顯增加,擴充新廠區的企業也不在少數;一些具有外資背景的企業先后宣布增建國際先進技術紡熔裝備。
PET土工非織造布市場不斷呈現新的拓展。去年以來,我國“美麗中國”建設、“一帶一路”建設,促使鐵路、水利、環境等建設投資繼續高位,為紡粘土工布產品帶來良好機遇,PET非織造布企業乘勢而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產品。
傳統包裝類紡粘布市場繼續平穩緩進。不少企業通過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加大市場競爭力,及時了解市場需求,采取積極的營銷措施,在多元化的市場中贏得了發展空間。
4.定標準建基地,行業發展謀長遠
響應國家和社會大力提倡建設環保型企業號召,低能耗的企業為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在中產協的組織下,業內數十戶骨干企業積極參與紡粘行業綜合能耗標準的制訂工作。“基地建設”也給紡粘企業帶來活力,“中國紡熔非織造裝備基地”“中國雙組分紡粘超纖非織造生產技術與裝備研發基地”“中國醫衛用納米改性非織造材料研發基地”等先后都通過評審,或者復審,將為行業和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檢視問題,加快解決發展中的若干短板?
1.要從強化管理中爭效益
紡粘行業眾多中小企業在轉型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以往規模擴張為主的數量增長型,改變為技術創新為主的質量發展型,引入先進的理念逐步把企業管理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在當下產能持續擴大、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為謀求可持續發展,紡粘企業還要強化向管理要效益,精益求精改善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改變現場管理缺位,質檢監督無位的粗、散、亂現象;加強原料采購和庫存的合理控制,杜絕各種生產要素的跑、冒、滴、漏現象,提高利潤空間;塑造具有凝聚力的企業文化,加強隊伍建設,弘揚勞動者精神、工匠精神,注重培養員工素質和提高員工專業技能;重視環境保護,加強節能減排,循環利用,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2.要注重創新誠信經營
近年來,國內設備制造商深度研發,將一大批高速、高效、智能化、數字化的設備投入紡熔非織造布領域,為卷材廠提供了更新換代的新機型,卷材廠得以積極創新了一大批紡粘非織造布產品,極大豐富了下游應用,助推了紡粘行業的技術進步。
據初步統計,目前國內大小不等的“成套”設備制造企業約50多家,對整個紡粘設備市場有一定的補充和積極作用。但快速發展中存在缺乏自律和監管的惡性競爭現象,作為行業協會,我們必須高度關注并予以呼吁。紡粘企業要加強自主創新的能力,以追求設備可靠、性能穩定為執著的經營目標。要秉承誠信經營的理念,樹立品牌意識,嚴令杜絕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方式蒙騙消費者。央視3.15晚會曝光用回收的、不衛生的散漿充作原料之事,引起社會巨大反響,給行業帶來了明顯的負面影響,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引以為戒。
3.開發“雙組分”產品要量力而行
現在,雙組分紡粘非織造材料的應用范圍迅速拓展,已經在醫衛材料、擦拭布,過濾材料、鞋布、家紡產品、美容面膜、汽車內飾、地毯基布、墻布等領域被開發或使用。
但是,雙組分產品發展也遇到諸多問題,主要是雙組分設備初期投入高,原料價格也高,合格品率低,紡絲組件使用周期短,部分產品的能耗大,邊角料、殘次品回收難,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等。因此要把雙組分物盡其用并非易事。據粗略統計,到2020年底能夠達產的雙組分設備產量規模將達到18萬噸,很有可能產生階段性供過于求的“井噴”現象。在此,特別提醒,面對一種新技術的迅速崛起,企業還須保持冷靜態度,秉承企業初心堅持差別化、個性化發展。
總體來看,2019年行業面臨的國內外宏觀形勢更加復雜嚴峻,行業結構性產能過剩的風險也依然存在,為行業推動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多重考驗。所幸,紡粘產業起步較早,行業已經積累了克服困難的經驗,一些技術條件好、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意識領先的企業已經在各自領域打開了新的局面。當前,國家明確要采取措施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要進一步高度重視發展實體經濟。因此,我們完全有信心,增強創新能力、深挖行業潛力、提升抗風險能力,繼續奮力拼搏,不斷尋求突破,把紡粘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