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6.2%!新亮點有哪些?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97798億元,同比增長6.2%。
新數據有哪些新亮點?穩增長如何再發力?
10月18日,《央視財經評論》邀請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任興洲進行深入解析。
前三季度經濟增速6.2% 新亮點有哪些?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3005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77869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376925億元,增長7.0%。
今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的貢獻率為60.5%,資本形成的貢獻率為19.8%,包含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貢獻率19.6%。
王昌林:經濟上臺階含金量提高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經濟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這個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里仍然是高增長。我認為經濟增長又上了一個新臺階,經濟運行的含金量提高了,表現在產業結構變化、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轉型升級的態勢持續發展、能耗強度繼續下降。觀察經濟運行數據,不能光看經濟增速,還要綜合其他經濟指標來看。
任興洲:整體運行平穩民生指數搶眼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任興洲:前三季度總體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很多民生指標比較亮眼。例如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9.7%。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有了就業就有了穩定的收入。
另外,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4%,多項民生指標都是比較好的。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穩增長靠什么?
王昌林:強大的國內市場需求支撐中國經濟穩增長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前三季度,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60%以上,強大的國內市場可以提供強勁發展動力,我國的國內市場容量大、潛力大,為經濟平穩增長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力。
任興洲:內需潛力大創新動力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任興洲:我們消費潛力是非常巨大的,關鍵是看如何把它調動起來。從最近“十一”黃金周就能看出,百姓消費需求是挺旺盛的,未來要持續在供給側、創新能力和服務上深入推進,隨著供給能力持續提升,消費的基礎性作用還會不斷增強。
王昌林: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要充滿信心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我認為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要充滿信心,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我國勞動力規模比較大,居民儲蓄率比較高,創新能力也很強,經濟增長的動力比較足;第二,我們國家工業化和城鎮化還需要繼續推進;第三,國內市場、產業配套、基礎設施等綜合優勢比較突出,要從大勢看經濟運行,堅定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
任興洲:抓落實穩增長實現全年預期目標可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任興洲:接下來的四季度,經濟工作要抓落實、穩增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出臺很多逆周期調節的政策措施,未來要進一步落實,包括推進減稅降費措施,在金融等方面更好助力實體經濟發展。通過落實和深化,我認為實現全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可期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