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打造“拆不散、搬不走、壓不垮”的紡織產業集群
*本文摘編自沭陽縣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石敬峰在宋和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感恩·共進·健康”風雨二十載答謝會上的發言。
近年來,沭陽之所以發展這么快,既得益于全縣上下齊心協力、奮力拼搏的結果,也得益于沭陽縣委、縣政府長期堅持招商引資不動搖的發展理念,更有像宋和宋這些企業對沭陽的充分信任。素有“提花機之王”的宋和宋智能科技公司,是集科研、生產、經營、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際上最具競爭力的電子提花機生產企業,年產銷量世界第一。2011年在沭陽縣興建江蘇公司以來,規模不斷擴大,研發投入逐年加大,銷售大幅遞增,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子提花機產業化基地,也是全市第二家獲批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擁有近40項國家專利和軟件著作權,2017年實現開票銷售1.9億元、2018年達3.4億元、今年可達6億元,可以說是一年一個臺階,一年一個樣,經開區對公司取得的成績表示滿意,更對未來發展充滿期望。我們將繼續堅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服務理念,一企一策,精準滴灌,全力推動宋和宋2021年上市。
大家知道,在高質量發展的今天,紡織產業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環保壓力增大、出口縮減、用工難等影響,使它在與新興產業競爭中處于劣勢,一度成為讓人猶豫的產業,遭遇到了“成長的煩惱”。
面對這一現實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的在“要與不要”之間做選擇題,而是要一如既往、旗幟鮮明地支持紡織業發展。只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把“綠色智能、高質發展”理念融入到工作中去,按照“無中生有、有中育新、有中出新”思路,堅持外引內培,著力打造“拆不散、搬不走、壓不垮”的紡織產業集群,開票銷售連續多年位列蘇北第一,今年可達160億元,已成為我縣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工作中,我們主要做好高質量發展和溫馨化服務兩件事。
一方面,聚焦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紡織新標識。目前,外部環境發生巨變,紡織產業只有乘上“綠色環保、智能制造、高效節能”的列車,才能駛向產業提質增效的新時代。對此,我們因勢而謀、順勢而為,全力打造紡織產業綠色供應鏈,加快高質發展。
一是抓鏈條產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以重點企業、重點區域、重點客商為主線,大力招引“建鏈、強鏈、補鏈、延鏈”項目,補齊短板、拉長加粗鏈條,以龍頭帶集聚,以協同促集群,壯大紡織產業規模和影響力。去年以來,經開區已成功落戶恒能家紡、橫扇紡織等30余個投資超億元紡織項目,全縣已形成涵蓋“機械裝備—紡絲—加彈—織造—印染—成衣”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二是抓智能創新。出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研發機構獎勵等文件,鼓勵引導企業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方式轉變。如江蘇恒能家紡新材料公司是一家從事差別化特種紗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生產的差別化特種紗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今年9月,全省重大項目建設觀摩推進會首次放在縣一級沭陽召開,該公司代表全縣紡織產業接受檢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樊金龍同志觀摩后,用“不虛此行”來評價,連說“這樣的項目,放在蘇南也是蠻像樣的項目”。還有,像我們書記、縣長上午講話時提到的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是全國首個智能園區、華藝時裝集團利用3D數字化技術提供個性化服裝定制服務,以及宋和宋、正將自動化等企業與武漢紡織大學等院校合作,開展紡織智能設備研究等,讓沭陽紡織站在了產業發展的前沿。
三是抓集約集聚。按照“產業集聚、布局集中、資源集約”發展思路,委托武漢紡織大學、東華大學、中紡聯等單位,規劃了6平方公里的千億級家紡產業園,走產業集中式布局、全鏈式發展之路,目前初步實現了主要生產設備采購不出園區,有效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這種以商引商,以產業聚商、促商、旺商的理念,契合了時下開放、共享、集約發展理念。
另一方面,突出溫馨化服務,全力增創營商環境新優勢。“你發財,我發展,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客商來了有錢賺、心情舒暢”服務宗旨,發自內心地把客商當好朋友、好搭檔、家里人,把客商的事當自家的事,猶如自家孩子上學一樣對待,用心用情用功當好企業“店小二”,讓客商在沭有“家的味道、媽媽的溫暖”。因為只有客商來了有錢賺、心情才能舒暢,如果大老遠跑來不賺錢的話,浪費了土地,浪費了寶貴的資源,這也是我們營商環境的失敗。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客商來沭有錢賺、心情舒暢,從而實現約定投資額盡快到位,并催生企業接二連三投資,產生以商引商的“葡萄串”效應。現在落戶經開區的項目,大都是客商介紹來的和現有企業追加投資的項目。如去年5月,浙江昊能科技在沭投資40億興建恒能家紡后,盧新榮董事長感受于我縣優越的營商環境,又把他的連襟、表兄弟、合作人等全都拉來,興建凱能家紡等5家企業,6家企業投資高達92億元,總建筑面積達160萬平方米,目前已建成45萬平方米,新上加彈、噴氣、提花、倍捻等設備4800臺套。再如譽有“一百年生產一塊布”的紅柳集團,2015年落戶沭陽以來,相繼興建紅柳科技、陸億紡織、紅柳織造等3個項目,總投資16億元;張家港新東旭紡織公司來沭9年多,建成了新東旭、紅磨坊、如佑三個項目,目前正在計劃香港主板上市。此外,像騰盛紡織、滬江線業等企業也都實現了裂變發展。產生這樣好的效果,我們主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講誠信。強化契約精神,承諾客商的,都是無借口去兌現。
二是講效率。實行引資單位親情幫辦和經開區專業幫辦“雙輪驅動”,大力提倡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的“四到”意識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我幫辦的“五辦”服務,少說空話做實事,全力打造區域內具有高度競爭力的園區。
三是講公平。堅持企業貢獻度決定幫辦力度,把土地、資金、環境容量等有限資源向其重點傾斜,精準服務、做大實體,真正用我們的真心、誠心、細心、耐心換得企業家的放心、省心、舒心、開心。
可以說,在高質量發展的今天,紡織產業不僅有出路、而且大有可為,關鍵看我們政府和企業,如何把紡織業更深層次、更高水平地融入美麗中國建設中去。展望未來,推動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們永遠在路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