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風險驚動央行!球鞋一面墻,堪比一套房...
“炒鞋”風險驚動央行!球鞋一面墻,堪比一套房…炒鞋,為何越炒越“邪”?
最近幾年,球鞋收藏的話題逐漸火熱,一些球鞋交易平臺也應運而生。不過,這也催生出了一種新的市場現(xiàn)象,那就是——炒鞋。
一些千余元的限量版球鞋,甚至會被炒到上萬元。炒鞋圈,究竟有多瘋狂呢?
01
炒鞋市場火爆 買鞋還得排隊抽簽
今年9月,記者在上海市南京東路發(fā)現(xiàn)一家球鞋店排起了長隊,這里要發(fā)售一款限量版球鞋。
不少自發(fā)前來的消費者直言不諱,排隊抽簽買鞋并不是為了自己穿。
消費者:十個里面基本上九個是用來賣的。
消費者:現(xiàn)在炒房不行,炒股不行,就炒鞋。
在這些排隊買鞋的人群中,記者還了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鞋販子專門雇來的。
業(yè)內(nèi)人士:對真正喜歡球鞋的人來說,基本不可能原價買到限量版球鞋。
當天,記者在某球鞋交易平臺查詢看到,一款發(fā)售價為1199元的鞋在發(fā)售后,價格就漲到了4499元。
球鞋商家榴蓮:我感覺有球鞋廠商的一些營銷在,因為它想把二級市場做高。
02
球鞋價格大起大落 “資本游戲”風險高
為了一款球鞋,排長隊、花重金。那么,在這樣一股炒鞋熱的風潮背后,是怎樣的一群人在參與其中呢?他們又是通過什么渠道來交易的呢?
方一鳴是上海的一名上班族,從去年開始囤鞋,今年6月份以來,由于價格瘋漲,他也進入了出貨的高峰期。
球鞋愛好者 方一鳴:這款鞋買的時候發(fā)售價才1899,但這段時間比較瘋狂,這鞋子現(xiàn)在就差不多接近1萬塊錢了。
方一鳴告訴記者,一些球鞋交易平臺上還推出了寄賣服務,鞋寄存在平臺的倉庫里,買家不用拿到實物,就可以把鞋轉賣給其他人。
球鞋愛好者方一鳴:其實我也沒見到鞋什么樣。漲了20塊錢我就先放放,像漲了200元,差不多我覺得合適,我就給賣了。
在北京的唐女士,進入炒鞋圈以后,前前后后一共投資了六七十萬元,雖然有所盈利,但其中的風險也不小。
球鞋愛好者唐女士:之前比如說2000多元買來的鞋子,它只有1000多元了,你也得賣,等于一雙要虧個1000元。
記者注意到,在某球鞋交易平臺,幾款熱門球鞋的價格最近都出現(xiàn)了回落,一款球鞋從曾經(jīng)的1.3萬元跌至6000元左右。而一款9月1日發(fā)售的新鞋,也從4000多元跌回了原價1000多元。
一雙鞋,剛剛買入,轉手就能加價幾千塊賣出;官網(wǎng)標價千余元,倒手幾次價格就能翻到幾萬;有人甚至聲稱自己靠炒鞋月入十幾萬……一段時間以來,“炒鞋”不斷升溫,日漸火爆,引發(fā)多家媒體關注,并紛紛提示風險。10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還以《警惕“炒鞋”熱潮 防范金融風險》為主題發(fā)文示警。
小小球鞋何以引發(fā)高度關注?“炒鞋”市場到底有多亂?風險又有多大?
11月3日晚,《央視財經(jīng)評論》邀請中國宏觀經(jīng)濟研究院研究員郭麗巖和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岳屾山做客演播室,深度解析。
“炒鞋” 市場有多亂?
郭麗巖:炒鞋平臺助推價格暴漲暴跌
中國宏觀經(jīng)濟研究院研究員 郭麗巖:鞋的本質(zhì)是消費品,即便限量版也是建立在使用價值上,現(xiàn)在這么大的價差,跟炒鞋平臺助長價格暴漲暴跌關系很大。
炒鞋平臺的交易量脫離了實物消費量的規(guī)模,暴漲非常之快;另外平臺還出了很多指數(shù)。指數(shù)是什么?是引起消費者信心變化很重要的因素,指數(shù)一直在漲,你預期它漲,你就會有預期恐慌的行為,要買、要囤。
除了交易平臺,還有一些網(wǎng)紅平臺,向消費者傳遞一種信號:這個東西稀缺,不一樣,適合你擁有,使得現(xiàn)在的潮流文化在平臺的加持之下,助推了虛擬交易的泛濫。最重要一點,這些平臺都成為了資本圍獵和加持的對象,放大了價格的波幅,這個時候,鞋已非鞋,鞋已經(jīng)超過了它原來穿的屬性。
岳屾山:炒鞋或涉嫌多項違法
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岳屾山:現(xiàn)在明顯不是投資行為,而應該屬于投機行為了,這里面涉及到一些法律問題。比如定價,雖然是市場行為,但如果有人故意捏造,或者散布消息哄抬物價,就屬于違法行為。一千多的鞋炒到三萬多一雙,如果買的是假鞋,這可能就涉及詐騙。
還有,交易不用拿到實物鞋,而是以鞋為標的進行炒作,這就很可能涉及金融違規(guī),甚至是金融市場的非法集資行為。比如有一些平臺,聲稱有這些鞋,你可以到這里存點錢,平臺幫你投資,可能有多少倍的回報,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吸收資金,一旦鞋的價格下來之后,很可能就無法兌付,出現(xiàn)金融風險。
“炒鞋” 風險有多大?
新聞鏈接:
央行上海分行發(fā)《金融簡報》提示風險
10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發(fā)布標題為《警惕“炒鞋”熱潮,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第15期《金融簡報》,指出:近期,國內(nèi)球鞋轉賣出現(xiàn)了“炒鞋熱”,“炒鞋”平臺實為擊鼓傳花式資本游戲,各義務機構應高度關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實防范此類風險。 郭麗巖:過度金融化 嚴重脫離商品屬性
中國宏觀經(jīng)濟研究院研究員郭麗巖:看起來是消費領域的事,卻驚動了金融部門,顯然當前炒鞋市場過度金融化的傾向是明顯的,已經(jīng)嚴重脫離應有的商品屬性。
一是這個市場的一些交易行為,類似證券化的交易行為,包括它的價格形成機制跟期貨類似;二是這個過程中有明顯加杠桿的行為,也就是推出變形的各類消費貸,一些盲目的消費者很容易踩坑,這也是風險傳播的一個渠道;還有重要的一點,交易規(guī)模較大的平臺,存在資金鏈斷裂、不穩(wěn)定、跑路、爆雷的可能,就會使得這些風險在一個鏈條上發(fā)生傳導。
岳屾山:誰都可能成為擊鼓傳花的接盤俠
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岳屾山:很多參與炒鞋的人可能都只是看到誰炒鞋掙著錢了,他沒看到賠錢的。其實炒鞋也好,或者炒其他標的物也好,真的就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過程。只要參與這個游戲,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擊鼓傳花的接盤人,到你手里沒人接盤,付出代價的就是你自己。加上在這種游戲中常見的加杠桿,損失可能會大到令人無法承擔。
郭麗巖:營造健康公平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理財觀
中國宏觀經(jīng)濟研究院研究員郭麗巖:特別想說一點,卷入炒鞋的人群中涉及為數(shù)不少的90后、95后,甚至是00后,在走向社會的過程中,他們樹立什么樣的消費觀和理財觀,對社會未來至關重要。我們有義務幫助他們認識到,不勞而獲、一夜暴富,既不理性,也不正常。
即便為了消費升級,但鞋終歸還是用來穿的,作為消費者要守住這個理性底線;生產(chǎn)者同樣有生產(chǎn)者的社會責任,包括平臺也有平臺的責任,共同營造和維護健康的消費環(huán)境,這樣價格形成才會更加理性。
岳屾山:資本利用暴富心理“割韭菜”
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岳屾山:如果往前追溯,國內(nèi)外一直不乏各種爆炒的案例:荷蘭郁金香熱,國內(nèi)上世紀80年代君子蘭熱,包括后來的普洱茶、藏獒、紅酒等等,最后幾乎無一例外泡沫破滅,價格暴跌,最后讓資本割了“韭菜”。
炒鞋也一樣,如果資本不參與,誰知道炒鞋?可能說只是愛好者之間很小的群體行為。所以一方面,暴富心理要不得;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資本的放大效應,不然,即便不是鞋,也可能會有其他標的物被爆炒。
2、本網(wǎng)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wǎng)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nèi)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wǎng)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 又見花開 持續(xù)驚艷 富民時裝引領時尚新勢力 2020虎門富民時裝節(jié)與您盛情相約
- 林間禪語:生命的時尚序曲2021虎門富民春夏流行趨勢發(fā)布11月20日驚艷登場
- 中小科技型企業(yè)的福音:關于平臺經(jīng)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 (征求意見稿)
- 木棉道 · 中國雅事 | 插花,居室一抹香
- 為打開國際市場 擴大山西知名度省長帶隊攜知名品牌亮相進博會
- 山西省紡織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毛麻絲產(chǎn)業(yè)科技服務隊在大同中銀紡織服務
- 虎門服交會早知道:第25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暨虎門時裝周備戰(zhàn)會召開
- 富民快訊:2020虎門富民時裝節(jié)11月20日—21日與您盛情相約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