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紡織服裝行業全面開啟數字化轉型
山東是全國紡織服裝業大省,2018年全行業有規模以上企業2475家,轉型升級既是企業擺脫生存困境的需要,更關系到全省經濟長遠健康發展。記者從12月24日在濱州召開的全省紡織服裝行業智能化技術改造現場會暨數字化轉型培訓推進會上了解到,山東省將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攻方向,以技術改造為重要途徑,全面推進紡織服裝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重塑。
技術改造投資省、見效快、效益高,傳統產業中小企業占比高,相比全部推倒重來購買新設備,智能化技改是實現轉型提速發展更現實的途徑。據介紹,全行業在役工業機器人2000多臺套,在全省制造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如意、康平納、華興、恒豐、酷特、韓都衣舍、愉悅家紡、威海迪尚等龍頭企業已開始從智能制造向智能服務轉型。但還有近70%的中小企業,因技術儲備不足、人才缺乏等原因一直沒有實施智能化技改;也有很多企業,處在從過往較單一的生產環節改造向全流程再造,從單企改造向全產業鏈協同改造轉變的過程。
“智能化技改遇到的不只是資金障礙,更多反映在企業不愿改、不敢改,還有的想改卻不會改。”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張忠軍表示。考慮到這一點,山東省圍繞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重塑要開展的三項重點工作都十分強調更好發揮龍頭骨干企業帶動作用,在帶動輻射中,加速破解當前整個行業智能化技改水平總體不高,智能化技改質量亟待提升,服務商隊伍發展滯后的問題。
首先是優化產業布局,建設智慧園區、智慧集群,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山東省將鼓勵龍頭骨干企業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導構建產業集群智能化公共服務平臺,以龍頭輻射區域內其他紡織服裝企業,培育和發展一批智慧基地、智慧園區。同時,通過打造新型紡紗織造基地、時尚服裝加工織造基地、產業用紡織品研發制造基地、高端纖維材料基地、創意品牌營銷基地,培育形成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
其次是優化產業結構,建設智能產鏈和智慧生態,促進產業高端化發展。依托龍頭骨干企業,培育一批智能化技術改造服務商,通過線上線下雙向發力,創新推廣先進模式,帶動更多中小企業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打造大小企業智慧共享、產能共享、模式共享的智能產鏈和智慧生態。線上推進方面,省工信廳將統一聘請高水平影視傳媒機構,策劃制造4K高清微視頻在全行業推廣;線下推進方面,山東省將通過政府部門搭臺、行業協會參與、服務商路演、企業現場觀摩、銀行參與對接、媒體跟進宣傳等推進范式,分行業推進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目前,包括如意“新材料+科技紡織+時尚品牌”模式、康平納“共享工廠”模式、華興“小微再造”模式、恒豐“小微托管”模式、酷特“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模式、韓都衣舍“智慧藍海”模式、愉悅家紡“睡眠管家”模式、威海迪尚“供應鏈集成創新”模式在內,企業智能化改造已經積累了不少可復制推廣的經典案例。
優化產品結構,發展智慧創意與智慧營銷,促進行業品牌化發展。山東省將打造一批市場影響力大、美譽度高的終端消費品牌,鼓勵企業構建國際化品牌創意孵化、研發設計、營銷及售后服務體系。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濟南、青島、威海等時尚城市魅力,對接國際化、高端化紡織服裝項目和時尚品牌營銷活動,培育形成一批符合全球流行趨勢的紡織服裝品牌。
“紡織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涵蓋面廣、涉及部門多,任務重、時間緊,下一步還將出臺相關指導意見。”張忠軍透露,這個過程中,省工信廳將發揮好新舊動能轉換推進專班和省經濟運行指揮部的作用,協調落實省級財政資金股權投資政策,落實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等政策措施,協調解決企業用地保障問題。圍繞產業改造升級,山東省還將在企業家培訓培養計劃中開展智能化改造專題培訓,增強企業家智能化技改意識和決策能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