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華:秉持初心,推進家紡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0新年說行業
在整體承壓和穩中趨緩的一路艱辛與不懈努力中,中國家紡人送走2019迎來了2020。過去的一年,似乎每個人都在說:“我太難了”。“難”歸“難”,但家紡人從未停下奮進的腳步,紡織行業已經連續數年歷經困境,卻依然能夠在拼搏、勇氣與擔當中砥礪前行。
面對更加不確定的2020年,家紡行業將如何把握變革與機遇,將以怎樣的姿態開啟新征程?對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為行業人作了分析。
新生態新路徑新制造
助推家紡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2019年,在紡織行業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復雜局面影響下,家紡行業積極克服下行壓力,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產業從新生態、新路徑、新制造方面實現新突破,助推家紡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家紡行業實現了總體穩中趨緩的發展態勢。
2019年,1-10月,1775家規模以上家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515.18億元,同比下降0.23,增速略有下降;內銷方面,實現營收1076.9億元,同比增加1.09%,保持穩定緩進;出口方面,實現出口交貨值438.2億元,同比下降3.33%;利潤總額同比減少1.02%,利潤率為4.43%,跟上年基本持平。部分產業集群、家紡企業通過打破固有模式、建設新渠道等方式實現了創新發展,找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楊兆華表示,這一年,中國家紡協會積極強化服務職能,從七個方面切實推動了家紡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是產業研究有的放矢。2019年中國家紡協會開展了“中美貿易摩擦跟蹤”、“布藝產業專題”等專題研究,實地走訪產業集群15個、企業60余家,切實發掘行業發展熱點與痛點,為行業健康發展把脈護航。
二是質量標準規范引領。2019年是中國家紡協會連續第三年成功組織召開質量大會,圍繞“品質家紡”主基調,完成了《家用紡織品分類》等14項國標、行標的報批工作;還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完成了《成品窗簾》等6項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填補了市場空白。
三是展會賦能產業升級。這一年,兩季家紡展共振產業上下游、跨界引領新潮流。春季展整合終端市場產業鏈、打造家紡品牌新高地,向C端延伸;秋季展則集聚行業優勢資源,從布藝展示向生活方式傳達轉型升級。
四是行業會議務求實效。從“2019中國家紡大會”等全行業交流會到“品牌布藝聯盟”、“床品專委會年會”等專題座談會,都在踐行務實性、發展性及針對性。
五是文化活動求新求變。中國家紡協會以設計大賽、流行趨勢、主題展會為抓手,積極推進家紡文化建設,活動不斷求新求變。
六是跨界合作與對外交流深度推進。2019年中國家紡協會與天貓家居、海爾等共同探討行業渠道提升與服務升級;與中國紡機協會、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發起成立了“家紡智能制造創新聯盟”;帶著家具企業、軟裝設計機構走進集群,跨界合作更加務實落地。對外交流方面,組織南美出訪團、巴基斯坦出訪團等出訪團組,積極互聯互通,拓展國際發展空間。
七是黨建工作持續深化,協會建設精益求精。打鐵先得自身硬,中國家紡協會深入開展黨建工作,并通過細化管理、提升骨干、強化培訓、擴大宣傳等,提升了全體職工對行業發展態勢的把握及為行業服務的能力。
強產品強品牌強科技
積極應對2020年的不確定性
展望2020,重任在肩。2020年是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國際國內諸多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科技的除舊布新加快了產業生態的變革,不同國家、區域、企業間的競爭力在快速刷新,這就要求家紡人順應潮流,把握好時勢,做強自己。
一是強產品。當前形勢下,家紡人更要回歸初心,回到產品本身。“科技、時尚、綠色”是紡織業的產業新定位,家紡企業要繼續發揚工匠精神,圍繞“科技、時尚、綠色”理念,營造家紡產品的功能性和多樣化,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并在做強產品的同時,做好產品服務,從“賣產品”到“賣生活方式”,實現企業轉型升級,推動行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二是強品牌。即多層次、全方位推進品牌戰略。從企業來講,要增強品牌意識、提高品牌粘性、增加品牌流量、提升服務體驗,真正創造出一批在消費市場上擁有知名度和消費引導能力的終端品牌,以滿足消費者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消費升級的需求。從行業來講,要深化推進家紡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實現區域品牌、制造品牌、消費品牌體系建設,力推“中國家紡”整體品牌打造,提高“中國家紡”的國際形象。
三是強科技。實現紡織制造業強國目標,必須依靠科技提高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我們要強化對行業自主創新的服務能力,推動新纖維、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在行業內的推廣和應用,不斷提高勞動效率,提升自動化水平,實現節能減排,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清潔生產,推進綠色標準體系建設,促進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楊兆華指出,“2020年,我們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并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這既是決勝期,也是攻堅期。只要在奮斗新時代的洪流中,不懼風雨,不畏險阻,一定會迎來我們所期望的高質量增長階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