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全國之力保障湖北醫療物資和醫護人員需求 它們暫免收增值稅
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保障人民健康安全是第一要務,財政金融政策也要進一步“加碼”,全力支持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生產企業。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切實做好疫情防控重點醫療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確定支持疫情防控和相關行業企業的財稅金融政策。要全力抓好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前期針對疫情防控已出臺各方面措施的基礎上,再推出一批支持保供的財稅金融政策。
先看本次會議要點:
1、要集全國之力優先保障湖北省和武漢市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醫護人員需求。督促相關國企盡快轉產擴能,在保證質量基礎上增加緊缺的重點醫療防控物資生產。鼓勵地方采取緩繳社保費等方式促進企業穩崗。對企業多生產的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購收儲。
2、全力保障“菜籃子”產品等生活必需品供應。積極組織蔬菜和畜禽等生產,推動相關飼料、屠宰、加工企業加快開工復產,保證養殖業生產需要。
3、及時制止擅自設卡攔截、阻斷交通等違法行為。突出保障重點地區疫情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運輸。
4、自1月1日起,暫對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擴大產能購置設備允許稅前一次性扣除,全額退還這期間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對運輸防控重點物資和提供公共交通、生活服務、郵政快遞收入免征增值稅;對相關防疫藥品和醫療器械免收注冊費;免征民航企業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
5、支持銀行向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的重點企業包括小微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由財政再給予一半的貼息,確保企業貸款利率低于1.6%。
此外,會議強調,宏觀政策支持要精準到位,財政和審計部門要加強監督,保證資金用在刀刃上,對借機騙取套取財政和信貸資金的違法行為堅決嚴懲不貸。
企業多生產的重點醫療物資政府全部兜底采購
會議指出,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精神,按照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部署,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加強督促協調,壓實地方屬地責任,全力抓好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圍繞大局主動履責,敢于擔當,齊心協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會議提出三大重點要求,具體來說:
一要集全國之力優先保障湖北省和武漢市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醫護人員需求。在抓緊做好現有企業復工、開足馬力生產的同時,督促相關國企盡快轉產擴能,充分調動民企等社會力量積極性,幫助解決資金、資質、生產場地、設備購置和原材料采購等實際困難,推動全產業鏈協調聯動,在保證質量基礎上增加緊缺的重點醫療防控物資生產。鼓勵地方采取緩繳社保費等方式促進企業穩崗。對企業多生產的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購收儲。
二要強化地方首責,全力保障“菜籃子”產品等生活必需品供應。積極組織蔬菜和畜禽等生產,推動相關飼料、屠宰、加工企業加快開工復產,投放庫存玉米,保證養殖業生產需要,增加肉蛋奶供給。
三要加強交通運輸保障。及時制止擅自設卡攔截、阻斷交通等違法行為。突出保障重點地區疫情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運輸,暢通“菜籃子”產品綠色通道,嚴格落實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和優先便捷通行。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系副教授、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采取的一些強有力的管控措施就是要把疫情控制住,哪怕犧牲一些當季的經濟增長都不是大問題。由于一季度GDP占全年GDP的比重不高,如果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只是局限在一季度,那么對全年經濟增長沖擊有限,一次性的沖擊最終都能夠逐步消化吸收。
顏色建議,需警惕政策過度對經濟帶來不必要的沖擊。面對疫情需加強防疫力度,但不應采取過分極端的措施,尤其需要警惕各地政策層層加碼各自為政走極端。例如目前出現的道路阻斷、封路等問題,或導致物流受阻,致使農業飼料無法運送從而給第一產業帶來二次打擊。建議應以封人不封城思路做好疫情防控,警惕政策走極端而給經濟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除了科學理性地判斷疫情,也要管理適當,強化隔離,減少封城,防止矯枉過正、過猶不及地限制生產。”顏色稱。
財稅金融支持再“加碼”確保重點企業貸款利率低于1.6%
前不久,央行、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下稱“《通知》”),出臺30條措施,重點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強化對重點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生產企業的金融支持等。
根據本次國常會的安排,在前期針對疫情防控已出臺各方面措施的基礎上,再推出一批支持保供的財稅金融政策。具體包括以下五方面進一步舉措:
1、對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擴大產能購置設備允許稅前一次性扣除,全額退還這期間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
2、對運輸防控重點物資和提供公共交通、生活服務、郵政快遞收入免征增值稅;
3、對相關防疫藥品和醫療器械免收注冊費,加大對藥品和疫苗研發的支持;
4、免征民航企業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
5、用好專項再貸款政策,支持銀行向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的重點企業包括小微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由財政再給予一半的貼息,確保企業貸款利率低于1.6%。
可以看出,上述“加碼”措施,主要還是優先保障參與當前疫情防控的相關企業擴大產能,加大對疫情防控的支持力度。《通知》就提出,在疫情防控期間,對生產、運輸和銷售應對疫情使用的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醫用護目鏡、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負壓救護車、消毒機、84消毒液、紅外測溫儀和相關藥品等重要醫用物資,以及重要生活物資的骨干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央行通過專項再貸款向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對名單內的企業提供優惠利率的信貸支持。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近日透露,在疫情防控期間,央行將向主要全國性銀行和湖北等重點省(市、區)的部分地方法人銀行提供總計3000億元低成本專項再貸款資金,要求獲得再貸款資金的銀行向應對疫情的重要醫用、生活物資生產企業提供優惠利率的信貸支持。
同時,央行已經會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對重點企業采取名單制管理,確保專項再貸款資金使用到應對疫情最需要的地方。1月31日上午,央行已經召集有關銀行召開會議,要求各商業銀行主動加強與名單內的相關企業對接,提供足額信貸資源,全力滿足重點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大銀行都按照監管部門有關要求作出部署。例如,針對參與疫情防控的企事業單位所需要的信貸支持,不少銀行開辟綠色通道簡化信貸資金審批流程,并適當予以利率優惠。
一國有大行省分行高管對證券時報記者透露,該行近日已在全行范圍內發布通知,對直接參與疫情防治工作的重點醫院、醫療科研單位、藥品和醫療設備生產及流通等企業的新增融資及存量融資續貸業務,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對重點企業可實施名單制管理,在用途真實、專款專用的前提下,可不履行集體審議程序,直接報授信審批分管行領導或行長審批。同時,總行對湖北區域防疫抗疫工作設立專項信貸規模,對于重點企業新增及續貸融資需求,可不履行集體審議程序,直接報有權審批人審批。對于政府主導的重點衛生基礎設施項目,可采取評審合一等簡化流程。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日前透露,銀行業提供抗擊疫情信貸支持已超千億。截至2月1日,國家開發銀行抗擊疫情信貸支持20億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抗擊疫情信貸支持合計63.75億元;工、農、中、建、交和郵儲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抗擊疫情信貸支持合計267.35億元;招行、光大、興業等12家股份制銀行抗擊疫情信貸支持合計473.85億元;21家城商行、民營銀行提供疫情防控專項授信達142.74億元;全國農信機構通過向相關企業提供信貸支持達85.04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