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印尼紡織業內需大幅成長出口微幅衰退
據印尼Mandiri銀行產業分析報告指出,由于印尼成衣內需市場強勁,帶動整體紡織及成衣產業發展,因此2019年印尼紡織產業表現優異,尤其第3季成長率達15.08%,同期全國經濟成長率僅5.02%。
該報告指出,印尼成衣主要出口市場包含美國、日本、德國,紡織品主要出口市場包含中國、日本、土耳其。據Mandiri銀行統計,2018年1-10月成衣出口額達74.2億美元,2019年1-10月成衣出口額達71.5億美元,衰退3.6%,并估計2019年全年成衣產品總出口額應超過99億美元。
印尼政府對紡織成衣產業態度樂觀,工業部盼2020年紡織成衣出口額提升至150億美元、年產能達164萬噸,且新增投資金額達81兆印尼盾(約59億美元)。為達成上述目標,印尼政府將加強打擊非法紡織品進口、加速開發爪哇以外地區的工業用地及周遭基礎建設以降低物流成本,并成立職業學校培養相關人才。
印尼政府亦盼透過雙邊經濟合作提升出口競爭力。目前印尼已在ASEAN架構下與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中國、中國香港地區、印度等簽署雙邊貿易協議,并已與智利、歐洲自由貿易協會及澳大利亞簽署經濟伙伴協議。同時印尼刻正推動與韓國簽署全面經濟伙伴協議(IK-CEPA),預計本年上半年簽署。未來將推動與歐盟、土耳其洽簽全面經濟伙伴協議,并與伊朗、莫桑比克、突尼斯洽簽部分貿易協議。
然而印尼紡織及成衣業者仍需克服幾項不利因素。如印尼天然氣、電價等能源成本為紡織輸出國中較高者,且印尼勞動成本逐年上升(尤其西爪哇與雅加達地區),使紡織廠遷移至勞工成本較低之地區或其他國家。同時印尼紡織業者(尤其傳統家庭企業或小規模廠商)機器設備老舊使生產效率降低,據分析報告指出,印尼30%紡織工廠所使用的機械設備年齡已超過25年。
外部環境因素亦可能影響印尼紡織產業,如由于印尼紡織業原料(如棉花等)主要依賴進口,因此印尼盾兌美元匯率變動亦可能使生產成本增加。據印尼紡織協會稱,去年紡織原物料價格約提升5-6%。此外中美貿易摩擦亦使中國制品傾銷印尼。
經查去年9月印尼貿易部一口氣針對人造纖維紗、窗簾及布料等產品展開防衛調查。其中布料已先行課征臨時防衛稅,窗簾及人造纖維紗等案則排除對臺灣進口紡織品課征防衛稅。除調查中案子外,目前課稅中的紡織品尚有聚酯纖維棉(28.74%反傾銷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