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09家轉產防護服、隔離服,逾65家轉產各類口罩,服裝企業彰顯行業擔當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服裝行業企業積極響應國家部署和號召,全力投入到防護服、隔離衣、各類口罩等防疫物資的轉產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服裝行業企業積極響應國家部署和號召,從國家和人民利益出發,用信心、決心和勇氣迅速行動起來,沖鋒在前,以高度的國家情懷和行業擔當,紛紛改造生產線,全力投入到防護服、隔離衣、各類口罩等防疫物資的轉產中。企業管理層及時而精準謀劃,分秒必爭地進行生產的部署與安排,員工們主動提前回到生產一線,夜以繼日地投入生產,為前方的白衣天使、防控戰士,為人民群眾提供防護保障物資,為新冠疫情阻擊戰做出了應有的努力和貢獻,體現了服裝企業在危難時刻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責任擔當。
據中國服裝協會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月26日,服裝行業轉產防護服、隔離服的企業超過 109家,轉產各類口罩的企業超過 65家(具體名單見附件)。 防護服、隔離服產能達到 97.5萬件/日左右; 各類口罩產能達到 825.8萬只/日左右。
如此迅速地進行防疫物資轉產,對生產日常服裝產品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面臨著生產醫用防護服資質審批、無菌車間改造、專業設備采購,以及醫用物資生產經驗和技術等一系列的問題。這意味著,服裝企業需要迅速調動各方資源,進行前所未有的全面部署和行動。
2月1日晚,紅豆集團就成立防護服項目指揮部,變更經營范圍,進行生產線改造。通過短短兩天的努力,紅豆就完成醫用防護服原材料、醫用專業設備膠條機等關鍵性節點工作,尤其是將旗下藥業公司10萬級潔凈廠房改造成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生產車間。截至到2月26日,紅豆集團日產防護服5萬件,隔離衣8萬件,口罩10萬個。
依文集團則用10個晝夜就完成六條生產線的改造,建立10萬級無菌凈化車間,并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設立工作流程和工序,對工人進行培訓,開始試生產。目前,依文集團醫用防護服擴能項目被納入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擴能改造方案,成為防疫重點保障企業,日產防護服5000件,隔離衣10000件。
山東舒朗則依靠自身加工基礎和優勢,專門成立醫療科技公司,進行衛生防護用品開發和生產。他們研發生產的防護服,風格簡潔,工藝精細,具有隔菌、防水、微透氣等功能,人體汗氣可以向外散發,而外面有害氣體和水分卻不能侵入。目前,舒朗醫用防護服日產5000件,隔離衣2萬件。
以純集團從2月1日迅速投入一千多萬元資金,火速改造廠房,引進安裝設備,同時組織員工,10天內建成3條口罩生產線,迅速形成了日產口罩30萬個的產能。同時,加快醫用N95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的生產布局,馳援一線。
卡賓服飾(中國)決定轉產醫用防護服后,一方面整合設備、面輔料等資源,同時派團隊到專業的醫用防護服生產廠家學習,并根據生產標準、工藝、規范以及流程,確定每一個工藝環節和節點。目前,卡賓從無到有,實現日產防護服上萬件。
這一批臨時轉產的企業和品牌,是中國服裝行業的優秀代表,閃耀著民族品牌的行業擔當,是新時代中國服裝產業精神的集中體現。面對危難之時,他們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人文精神和產業特有的氣象與格局,挺身而出,敢打硬仗,義無反顧地擔起行業責任,為抗疫成功提供基本安全保障,為行業發展積蓄了勢能和動力,也充分展現了產業創新發展的潛力與未來。
歷經這一役,中國服裝產業在接受大考的同時,也為行業在數字時代的戰略轉型和躍遷帶來了重大的推動。生活方式、流行趨勢、產業、商業邏輯及組織管理等方面將發生重大變化,數字化將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本質性地催動者產業的變革與發展。
春暖花必開。
我們相信,中國服裝行業完全有能力有實力轉危為機,在強國建設的偉大歷程中走向未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