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洲國際在柬埔寨新廠雇1.8萬制衣工謀求發展
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洲國際”)3月23日午后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6.65億元,同比增長約8.2%。毛利約為68.76億元,同比增長4.0%,母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約為50.95億元,同比增長12.2%,毛利率約為30.3%,同比下降1.3%;銷售額226.65億元,同比增長8.2%,截至2019年12月31日,申洲國際共有85700名員工,報告期內,員工成本總額占公司銷售額的26.3%。
申洲國際解釋稱,報告期內業績增長的原因在于主要客戶的訂單需求繼續保持理想增長;年內集團海外生產基地的產能規模和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權益增加主要因年內保留盈利增加所致。
報告期內,運動類產品的銷售額約為163.22億元,增幅為約14.3%,主要來自于中國大陸市場和美國市場的運動服裝需求上升。休閑類產品的銷售額上升約4.3%至53.88億元,主要系來自日本市場之休閑服裝采購需求上升。內衣類產品的銷售額減少約39.5%至8.03億元,主要系來自日本市場的內衣采購需求減少所致。
截至報告期末,申洲國際在歐洲市場的銷售額達38.90億元,同比增長2.5%,主要是歐洲市場對運動類服裝的消費需求趨于平穩所致;在日本市場的銷售額達35.42億元,同比增長9.5%,主要是來自日本市場的休閑類服裝和運動類服裝的采購需求增加所致;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達34.75億元,同比增長6.8%,主要是來自于美國市場之運動類服裝訂單需求增加所致;在其他海外市場之銷售額約為46.14億元,同比增長6.0%,主要系出口至俄羅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市場的服裝增加所致;截至報告期末,申洲國際在國內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約13.2%,其中,成衣銷售額約69.09億元,同比增長13.2%,國內市場繼續成為申洲國際最大的單一市場及增長最快的市場,特別是運動類產品的消費需求增長快速。
面對全球服裝消費需求增長放緩,貿易環境更趨復雜多變,企業用工成本普遍上升,行業承受著需求不足和成本上漲的雙重壓力,申洲國際加快海外基地的擴建和提效,在國內,進一步優化國內基地的資源配置和能源消耗結構化,同時,零售業務加快收縮并完全退出。
報告期內,申洲國際繼續擴大海外生產基地的產能規模,在越南新建的成衣工廠順利投產,員工人數穩步擴充,新成衣工廠和越南之面料工廠布局于同一工業區內,更有利于產業鏈的一體化,也有利于運輸成本的降低和物料利用率的提高;在柬埔寨金邊市的一家新成衣工廠于2019年上半年正式開建,工程進展順利,預期可于2020年年底建成,預期2021年開始分階段投產。
截至2019年年末,申洲國際在越南又啟動了一家新成衣工廠的建設,并為一家主要客戶建設專用成衣生產工廠,越南面料工廠的產能也得到持續擴充,其面料產能已占申洲國際總產能的45%以上,為海外成衣工廠擴建提供了上游面料供給的保障。海外工廠在規模擴充同時,運行管理日趨成熟,生產效率提升明顯,為申洲國際的長遠發展奠定了扎實之基礎。
公開資料顯示,申洲國際是中國最大的縱向一體化成衣制造龍頭企業,主要以代工方式為客戶提供優質針織品和服裝。公司主要客戶為國際知名品牌服裝零售商,前四大客戶分別為Nike、Adidas、Uniqlo及Puma。銷售市場覆蓋中國大陸、歐盟、美國及日本等。
產能方面,除了寧波總部的生產基地,國內還有安徽安慶、浙江衢州,海外還有柬埔寨金邊和越南胡志明市及西寧省的工廠。出口體量在中國服裝出口企業中排首位。
從客戶層面來看比較穩定,多為行業龍頭,2019年上半年半年報顯示。耐克為第一大客戶,占比32%;分列二到四位的阿迪達斯、優衣庫及彪馬分別占比20%、19%及11%。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王君介紹,1997年,申洲國際接到日本第一大休閑品牌優衣庫的35萬件訂單。公司抓住機會,嚴把生產時間,二十天內完成交付,成功獲得品牌好感。同期公司斥資280萬美元從海外購買先進生產機器,大力推動產能發展,為日后吸引更多服裝龍頭品牌打下基礎。2005年,申洲國際布局柬埔寨工廠謀求低稅收及成本優勢,同年9月,柬埔寨工廠正式代工耐克產品,此后PUMA、ADIDAS、KAPPA等體育品牌龍頭也成為公司的客戶。由于這些服裝巨頭天生帶有高市占率,2005至2012年,申洲國際的市占率也從1.7%上升至4.2%。不難看出申洲國際能夠打入國際龍頭產業鏈的原因在于快速響應機制和不斷謀求規模化及成本優勢的戰略思路。
也正是具有進入巨頭供應鏈的綜合優勢,并且能夠與多家行業內巨頭構筑產業鏈關系,申洲國際以此提升口碑和市占率,觀察來看,申洲國際進入龍頭供應鏈的好處在于一方面龍頭企業自帶高市占率屬性,意味著公司訂單充足,規模擴張加速,另一方面龍頭對于供應商的高要求也會促使申洲國際不斷優化生產能力,漸漸地與行業內非供應鏈企業形成區分度。
記者此間了解到,目前,申洲國際正在計劃適度擴大國內生產基地的面料產能,以替代當前從海外基地進口的面料,并最終實現海內外生產基地之上下游產能各自平衡,此舉將有利于進一步縮短交期和降低物流成本。為此,報告期內,申洲國際安排了寧波基地購置面料生產所需的相應土地。通過近幾年對生產設備的連續技改更新,年內國內基地之水資源和能源消耗水平繼續下降,解決了面料增產后政府對環保排放指標的限制問題。目前,國內基地已全面使用天然氣作為基礎燃料,有效降低了對大氣環境的不利影響。
財報也顯示,2019年度,申洲國際在于物業、廠房及設備和預付土地租賃款項的總投資約為28.41億元,其中約37%用作購買生產設備、約49%用作興建與購買新工廠大樓和預付土地租賃款項,而余款則用作購買其他固定資產。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申洲國際已訂約購建之土地使用權、物業、廠房和設備的資本承擔約達人民幣6.23億元,將主要以內部資源及銀行貸款撥付。
2019年,申洲國際在柬埔寨金邊建立新制衣工廠,公司投資約2億美元于柬埔寨建造下游制衣設施(以進行剪裁、縫紉、印刷、刺繡、包裝及水洗等工序),有關金額將用作租地、興建廠房及員工宿舍、興建基礎設施及購買機器及設備。
與此同時,申洲國際在2019年年底在越南投資1億美元建設一座成衣生產設施。
開源證券分析師呂明認為,相較于國內其他紡織企業,申洲國際較早地開始了海外產能的擴張:于2005年6月成立了柬埔寨首家工廠——申洲國際制衣,2012年成立柬埔寨第二家制衣工廠——大千紡織,2013年6月成立越南首家工廠——德利面料,作為當時柬埔寨制衣工廠的配套面料工廠,2014年9月成立越南世通制衣工廠,2018年6月成立柬埔寨第三家工廠(NIKE專用工廠)——榮德制衣、以及越南制衣工廠——德利制衣,2019年2月成立柬埔寨第四家工廠——越群制衣,2019年10月成立越南第三家制衣工廠(阿迪達斯專用工廠)。
截止2019年底,申洲國際海外上游面料產能占總面料產能約42%,下游制衣產能占總制衣產能約30%,隨著越南和柬埔寨新建三座工廠的逐步投產,預計未來申洲國際海外產能的占比將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而申洲國際此間也表示,新冠疫情對全球紡織服裝行業的供應鏈帶來較大沖擊,中國大陸企業在春節后普遍出現開工推遲、復工初期員工返崗率較低等現象,并導致一些企業的部分訂單交期延誤。東南亞、孟加拉等一些服裝生產國,因本國產業鏈配套不完整,產能亦受到中國面輔料等生產原料供應不足的影響。一些外國投資企業因人員入境受限,導致管理人員未到位而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行。
服裝行業普遍用工較多,為防止疫情擴散增加了額外的成本開支。而疫情導致的零售業消費需求下降,也可能帶來紡織服裝行業產能利用不足的問題。受新冠疫情最近在歐美持續爆發之影響,全球服裝零售業之銷售普遍下降,申洲國際也注意到公司部分核心客戶已關閉在一些國家的線下門店,而相關國家的疫情發展尚不明確,疫情對公司客戶的營業收入影響尚難評估。當前,申洲國際的產能利用率暫未受到重大影響,而疫情對客戶的影響也可能會傳導至公司,如果疫情持續得不到改善,未來一段時期內公司的產能可能會存在利用不足的情況。
天風證券研究員范張翔認為,2019年是申洲新產能建設期,2020年是產能爬坡效率提升期,2021/2022年可能是產能快速增長期。面料產能方面來看,目前國內產區和越南產區產能占比分別為55%和45%,未來預計各自產能會擴充到350噸/天,占比50%;成衣產能方面,目前國內產能占比約70%,預計未來3-5年國能產能可以擴充20%左右;柬埔寨目前產能占比16%,年產能在5000萬件,隨著新建1.8萬人成衣工廠逐步投產,總產能將提升至1.3億件/年;越南目前產能占比16%,預計2020年能夠實現1000萬件/月,2021年能夠實現1500萬件/月。
雖然經營零售業務已有多年,但未能取得理想發展,為進一步將管理聚焦于服裝制造業務,更好服務客戶,報告期內,申洲國際加快了零售業務的收縮,于2019年年底,所有零售業務的直營門店已全部關閉。盡管零售業務的清理對本年度的經營業績帶來較大短暫負面影響,但相信將有利于提升公司制造業之長遠競爭力。退出零售業務,并不改變公司對國內服裝消費市場需求長期看好的預期。
面對紡織服裝行業經營壓力顯著加大,申洲國際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將繼續重視生產基地之合理布局、產業鏈之垂直優化、產品之持續創新并保持充裕之現金儲備。而在困難時期,公司將更專注于企業競爭力的積淀和提升,在行業新一輪的整合中謀求更好的發展機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